2019年已过半,要说今年上半年上热搜最多的国内公司,“华为”肯定占一席之地。
从“美国封锁华为”,到“任正非的多篇刷屏演讲”、“华为年薪201万招聘应届生”等,上半年里,华为多次出现在公众的朋友圈里。
最近,华为再一次上热搜。
华为2019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图为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
7月30日,华为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财报。因为5月份美国商务部对华为的禁令,所以这次华为上半年的业绩备受关注。
当天,华为董事长梁华在发布会上公布:2019上半年,华为营收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高于此前两年同期表现。2017、2018上半年营收增速均为15%。
消息一经发布,不光是华为员工,很多国人都非常振奋。
“大国之器、万亿可期,加油华为。”
“走自己的强国之路,让美国羡慕嫉妒去吧。”
“这种情况下就很牛了。”
众所周知,2019年上半年,美国政府一度封锁华为,加上“实体清单”的影响,华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华为在核心技术上的强大、员工团结一心等等之外,更离不开华为对于核心业务的“极致专注”。
任正非:华为能走到今天,就靠“专注”二字
1987年,华为在深圳初创时注册资金只有2万元。
从2万起家的小作坊,到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导者,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的成功在于专注,在于核心业务的坚定不移。
记者:华为成长过程中,正逢中国房地产爆发,您是否动摇过?
任正非:没有。没炒过股票,没做过房地产这些东西。
记者:没有诱惑么?
任正非:没有。那时,公司楼下有个交易所,买股票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我们楼上则平静得像水一样,都在干活。我们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攻击“城墙口”。
在《华为的时间管理》这本书中,任正非也曾这样写到:
在华为创业初期,除了智慧、热情、干劲,我们几乎一无所有,从创建到现在,华为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专注于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始终不为其他机会所诱惑,敢于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把活下去的希望全部集中到研究小型交换机上。今天,尽管华为的实力大大增强了,但我们仍然坚持压强原则,集中精力只投入核心网络的研发,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任正非是这么讲的,华为更是这么做的。多少年来,华为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没有被其他诸如房地产等行业的高利润所诱惑。
在华为公布上半年财报的大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也表示,2019年,华为将在研发上投入1200亿人民币,继续强化核心技术。
这就是华为的专注,聚焦一点,持续发力。
只有把精力集中到每一个过程,你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长期回报。
每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因为专注而变得伟大
想做很多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缺乏“专注一件事”的能力,是我们很多人的通病。
互联网时代下,看似遍地都是机会。但其实真正属于你的并不多,只有足够专注,把一项技能打磨到最好,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说到“专注”,想起上周末和朋友吃饭时的事情。
上周,朋友推荐去吃一家毛肚火锅,他说:“这家火锅的毛肚非常有特色,一定要尝尝。”
了解后才发现,原来,这家叫做巴奴毛肚火锅的火锅品牌从2001年创始,一直专注于毛肚火锅,将小小的一片“毛肚”做到了极致。
其实喜欢吃火锅的人都知道,毛肚是火锅里最常见的一道菜,是清末民初以来火锅的头道招牌菜,吃火锅必点的就是毛肚,具有广泛的认知基础和消费基础。
然而,这么重要的一道菜却没有引起火锅行业的重视,没有哪个品牌真正重视它。直到巴奴聚焦于毛肚,专注于做最好的毛肚火锅,最终发展成为这个品类的领导者。
根据“餐饮老板内参”公众号的数据,在2018年10月份,巴奴北京悠唐店的翻台率超过700%,毛肚的点单率更是达到139%,可谓桌桌必点。
一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保持高翻台率,排队的时间达到2小时。即使这样,顾客也还是愿意排起长队,等待“那一口脆而鲜的毛肚”。
能把一盘看似简单毛肚做到极致并不容易。
一片毛肚好吃与否,需要从毛肚的色泽、厚薄、柔韧度等多个维度去衡量;为了带给顾客最极致的口感,巴奴为毛肚量身定制了12道严苛的工序。
这12道工序,经过了18年的不断改良,期间他们还与西南大学合作研发毛肚绿色发制技术,甚至与新西兰签下了一条冰鲜毛肚生产线。
在巴奴门店里,从店内灯箱的设计到画册,在视野范围内,全是毛肚的“身影”,甚至还特意为毛肚设计了一个岗位“毛肚专员”,这些都是为了向顾客传达这是一家专注于毛肚火锅的餐饮品牌。
巴奴对于毛肚火锅有多么专注,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过,“巴奴做了18年,这18年以来,我在路途当中遇到过很多诱惑,但是我都拒绝了,我都守住了,基本上我所有的精力就是为了火锅。”
“如果我的头上有代名词的话,也就是“毛肚火锅”。如果我死掉了,我的墓碑上刻上“毛肚火锅大王”这六个字足够了。”
这样的极致专注和深耕细作,让他们在毛肚火锅品类中,成为了绝对的领军品牌,甚至在郑州等区域,能与火锅巨头海底捞一较高下,这不得不让人佩服。
正如美团创始人王兴所说:
互联网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结束,精耕自作才是未来。在一个地方打井,只要挖的足够深,就能带来成功。
每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因为专注而变得伟大。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
前段时间看到知乎大V采铜曾在文章中分享的一张图片,很有感触。
他说:很多人写信告诉我说,他们有很多爱好,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但都不精通,以至于到最后,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当成职业,甚至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实道理很简单,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不专注,就很可能永远在「缓慢起步期」徘徊,永远到不了快速提升期,更到不了高原期。所以,最后的结果就变成:大多数人都在缓慢起步期「死」掉了。小部分人爬到了快速提升期。而只有极少数人到了高原期,笑傲江湖。
的确如此,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过多的资源和人脉,专注于一件事,争取做到最好、努力做到极致,才是最踏实的一条路。
那些“左顾右盼”,生怕错过每一个“风口”、在不同领域“浅尝辄止”的人,最后大多只能一事无成。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中年人被裁员、失业”这一话题被很人讨论,大公司裁员事件也越来越多。
我曾特意请教过一个人力资源行业的资深老师,我问,“为什么有很多中年人失业找不到工作,中年危机真的无法躲过吗?”
这位老师说,其实你看到的不是全部,那些被裁、失业在家的中年人,往往没有一项过人的能力。他们年轻时尝试了太多,看似什么都会,但其实没留下什么。
“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木桶定律在有些时候不再适用,(注:木桶理论,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公司、团队愿意用你,更多是看你最长的那块板,你最核心的能力。你的短板,会有团队成员来补。”
“另一些30、40岁的职场人,早已成为企业管理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晋升之前,绝对是有一项核心能力。
这就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即使被裁,核心能力依然在,他们根本不惧怕失业。”
正如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刷屏的那句话:
最牛逼的能力,是拥有随时可以离开的勇气。而这背后,就是专业技能在支撑。
当然,要想做到在一个技能上突出,你必须足够专注。
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专家。
只有保持专注,这个世界才会为你让路。因为,专注力才是最好的竞争力。
永远记住,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