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句经典的评论,见证了《哈姆雷特》的艺术魅力价值。千百年来,这部一直为世界人们所推崇的名著,在世界的舞台上,文坛上盛演不衰。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折服了千千万万读者。这种的独特魅力,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见解。而在我眼中,在这些千姿百态的理想与悲哀后面,哈姆雷特完成的忧郁蜕变以及对世界和生命的勇敢诘问,是莎士比亚的最高成就——《哈姆雷特》的光芒之所在。
《哈姆雷特》讲述了青年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最后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这部剧作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把西方对于不可抗拒的命运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推向了极致,可以说是达到了文艺复兴文学创作的最高峰,同时几乎也是其终点。
剧中哈姆雷特的形象深入人心,对于他的形象,历来都总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化身,有人说他是一个复仇王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勇敢与善良的化身,这些不断被挖掘出来的人物性格形象,都远远无法囊括住哈姆雷特这个感性丰富,思想复杂的人格个性。也许哈姆雷特之所以如此的耐人寻味,就在于他本身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而他忧郁性格的蜕变更是智慧和勇气的囤积,让他的性格更加丰富饱满,哈姆雷特,这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思考者,在一夕之间巨大变故的刺激下,内心的羞赧与踌躇让王子踏上了忧郁之旅。
当分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时,总是与作者创作那个时代背景相联系。可以说哈姆雷特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影子,然而他又是矛盾的。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莎士比亚创作的那个文艺复兴时期,个人的价值认知正不断的提升,尊重个人,尊重生命,追求价值观等观念也开始具有普遍意义。但是旧思想并没有完全根除,对人的思想和行动仍然有桎梏作用。这点在哈姆莱特身上得到了体现。哈姆雷特作为一个封建王公子弟,虽然接受了一些新鲜的思想,但封建落后的思想对他仍如影随形,这也就形成了哈姆雷特性格中的矛盾,也是他忧郁性格的形成的一个原因。
当然也离不开剧中哈姆莱特所生活的环境。主要可以从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他的不利位置。在与克劳狄斯的斗争中,哈姆莱特在力量上处于劣势。克劳狄斯不仅拥有宫廷的力量,而且可以借用长辈的名义对哈姆莱特发号施令。二客观环境与哈姆莱特是敌对的。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丹麦宫廷开始对哈姆莱持恃疑虑态度,强行将他留在宫中,不让他再去威登堡,以控制他的行动。继而对哈姆莱特持敌对态度,必欲置之死而后快。三客观环境与哈姆莱特的主观意愿相背离。它的发展不受哈姆莱特的控制,总是违背他的意愿,出乎他的意料,把一个一个的事件摆在他的面前,使他处于被动的局面,在他装疯的时候,克劳狄斯试图秘密把他杀了。
他的忧郁性格从他自身的主观意识来说,还来自对腐败和无秩序的社会的失望和忧虑。“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着庄严的屋宇”,下却是“一个不毛的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这是个混乱的时代,就像哈姆雷特说的那样“谁愿意忍受世人的鞭鞑和讥嘲压迫这的凌辱,傲慢这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
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上,他不断地反复于思考人,思考这万物之长的动物。冲击着复仇的欲望和对理想的回望,他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为父报仇,拿回王位,还是一个在“重整乾坤”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文主义与现实丑陋的极端争锋。痛苦的彷徨、思想的游荡,使他逐步变得深沉、清醒、坚定和敏锐,也让他迟迟无法下手。
越精于思想,越疏于行动,以致一点行动的力量为思想吞噬殆尽;谁眼见白昼的日照为自己胸中升起的怀疑浓雾所遮蔽,前面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谁不痛感宇宙无垠而个人渺小空虚,谁宁愿自身向人世孤注一掷---究竟谁才是是真正的哈姆雷特?这个让人无法读透的人物。也许正是它这个让我们无法将之断然割舍开来的特征,才就造了他永恒的艺术形象。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形成的原因的追溯,展现了时代的弊端和矛盾;通过对他忧郁性格的解剖,展现了他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