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和前奏,一过腊八节“年味”便日渐浓郁了。
腊八节是华夏民族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节日,追溯其源应从“腊”字的字源意义谈起。
腊,古字通“昔”(音xī),《说文解字》曰“昔,干肉也”,今天所谓腊肉,即古人所说干肉的意思。因为祭祖敬神需要有肉,由此腊便引申为祭祀,这就是上古时候的所谓腊祭或叫“蜡”(音zhà)祭。
农耕时代的人们,非常注重时令,依时而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不同的时令不同的活计。春、夏、秋三季,人们都忙碌着农活,而冬季冬藏过后,有了闲暇,便有了思考的时间,一年的收成是谁给的呢?古人理所当然地归功于神灵的佑助,知恩要报,于是便“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求索聚合万物之神,用美味佳肴款待这些神灵们,这就是所谓的蜡祭(腊祭)。“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礼记·郊特牲》)由伊耆氏(尧帝)倡导兴起的蜡祭,在每年的十二月进行,周而复始,习而成俗,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作腊月,即行祭之月。前边行文中用了两个字一个是“蜡”,一个是“腊”。尽管都指的是祭祀,但由于字形、字音的不同,字意也必然有所区别。蜡祭为合祭百神,腊祭为祭祀祖庙,不论祭祖还是敬神,但时间都在十二月间,而具体何日行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因此也就难以称作节日。直到南朝人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之后,人们才逐渐确认此日为行祭之日,因为是初八,所以又称腊八,于是腊八节就这样固定了下来。
在古代,腊祭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的节日,从文献记载看,如西方的狂欢节,十分热闹,这一天人们戴上假面具,跳起一种神秘的舞蹈,驱邪避鬼,这种舞蹈就是“傩”(音nuó),现在除湖南、湖北等地仍保存着傩戏外,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腊八节的活动仅存吃腊八粥一项了。
有关腊八粥的来历,由于地域不同,说法不一,很难考证,但也有几种被多数人认同的说法。
一说源于佛祖成道,因为佛教的“成道节”即腊月初八。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前本是一位王子,于二十九岁离宫,先行苦修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濒于死亡,后因牧女送他乳糜(一种粥),食后体力恢复。从此端坐菩提树下沉思静修,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于阴历十二月初八煮粥供佛,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北京雍和宫内专备有一口为皇室、王公大臣和宫内喇嘛熬腊八粥的大铜锅,潭柘寺的大铜锅熬煮的粥也足够上千人进食。
再就是此日吃粥为的是告勤劝俭。据传从前有一个富家子弟非常懒惰,平素游手好闲,亲朋友邻屡劝无果,终于坐吃山空。到了年末腊月初七家里断炊,冻饿一天后,第二天初八,饥肠难熬的他,起床后遍搜米缸,将剩米遗粒,尽扫入锅,煮了一碗杂米粥喝下,看到家徒四壁,生活无以为继,顿生悔意,决心痛改前非,终成正业。于是后人便借此故事教育子孙,每逢腊八都熬粥喝。似有后来“忆苦饭”的意味。
还有如纪念岳飞说。据传抗金战场上岳家军由于遭奸臣陷害,军粮被扣,几欲断炊,百姓得知后,主动送去粮米。但军情紧急无法分类,只好掺合到一块熬杂粮粥,此日正值腊月初八。岳飞被害后,为纪念这位精忠报国的英雄,人们便于每年的腊月初八吃粥以示纪念。
再就是明祖御赐粥的传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山珍海味吃腻了,有一天突然想起当年贫困交急时所吃的杂粮粥来,就令御膳房将五谷杂粮煮成一锅粥,赐给群臣喝,此日正是腊八节,故称腊八粥。后来传入民间,便成为一种节俗。
至于腊八粥的做法,也是千奇百样,南北不同,但从总体讲,还是以米、豆、枣为主料的甜粥最为普遍。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而据《嘉靖南宫县志·岁时土俗大略》记“腊月八日,以豆、栗、稻、麦凡八种和煮粥食之谓之腊八粥”。为什么凡八种呢?我想可能是配合腊八之八吧。据有些资料记载有的地方腊八粥是咸味的,还要加肉丝、肉片或肉沫,这种粥吃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吧。
另外腊八这一天,还有腌腊八蒜的习俗。记得奶奶讲,腊八蒜得在腊八早晨让小小子儿光着腚在被窝里剥蒜皮腌,这样腌出的蒜才能变绿、味道好。正因此,我小时候每年腊八节都趴在被窝里腌蒜,而每当大人们故意冲着我夸腊八醋、腊八蒜好味、好吃时,我便喜滋滋地说“俺会干活”,于是又博得大人们的一片欢笑。
张范津 (《邢台日报》2007年2月3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