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读书而读书!——致自己
以前读其他书的时候,总是读的很快,读完之后也能记得内容的大概。自从前不久决定阅读《古典风格》并坚持读书笔记时,发现要读好这本书,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用以前的模式去读,会发现一遍读过去作者在说什么都不知道。 唯有细读,考究,琢磨,才可以深刻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古典风格》的读书笔记,和读书进度格外缓慢。对于急性子+轻微强迫症的我来说,让人很是难受,总想很快读完!但是、
好书如同一道美味、一壶好茶、一杯好酒,需要慢慢来品尝。于是乎不段暗示自己,不要快,要细细咀嚼,不得囫囵吞枣!即使忙,也不能为完成任务而敷衍,这是态度!
——写在前面的话
在本节中,主要叙述了在巴洛克盛期与古典主义发展时期中的过渡阶段,这个时候某些结构和比例的总体概念逐渐的清晰起来。即第一部分从主到属,第二部分从属回到主。只是在前古典的风格中,回复到主这个音乐事件很少以一个具有重要性的终止式来予以标明。为了获得一种满足感,这就要求古典时期必须发展出有关节奏和乐句的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体系。
关于古典风格和前古典风格中,发展基本上就是强化[intensification],以更加戏剧性的和声或在一个远关系调上演奏这一主题。巴洛克最常见的强化方式——主题的扩展,避免终止式 ;
从历史视角看:
历史学家普遍倾向认为,判断一首前古典的交响曲或奏鸣曲的“先进”程度,主要看它是否拥有一个分开独立的、时间较长的发展段落。
对于18世纪音乐风格观点,它允许我们区分,哪些仅仅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反常的,哪些是真正让人惊讶的。说这句话,你或许可能不会很理解。作者举出莫扎特,贝多芬几首作品的例子,虽没有谱例说明,但文字表达一目了然。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开头,在诸多方面可以满足“奏鸣曲式”的定义,但它听上去却违背了我我们对一首奏鸣曲的期待。
那么,什么叫 奏鸣曲的期待 呢?对于奏鸣曲式 的定义又是什么?
在曲式中的定义里,奏鸣曲是一种富于辩证性的结构,他的曲式过程体现出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运动,因而适用于以表现戏剧性冲突或哲理思辩为音乐内容的作品。
这一曲式的出现,与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脱不开关系,在这个时期,思想启蒙运动,理性世界的发展壮大,无不影响着这种形式的出现。
对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而言,“奏鸣曲式”的原则并不必然要包括一个“主题性”的发展段落,他们不要求对比性主题、呈示部的完整再现,甚至在主调上开始的再现部。这是最常用的模式,但并不是奏鸣曲形式。
仅仅是在创造性的冲动和引发奏鸣曲式的风格已经完全逝去后,这些模式才成为了奏鸣曲式。只有在史册中,我们才能看到他们的变化。正如,当局者迷。或许在这个时代,即使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大神,也无法断言说,这就是我们的style!
就像,在属调上开始的再现部(如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所为)逐渐变得不可接受,而在作品稍后出现的下属调上的再现部(如莫扎特中的情形)却成为一个合理的可能。3个例证可以说明这一问题的内在性质。
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545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从下属调开始,听上去既不机智也不让人惊讶,仅仅让人产生惯例性的满足,虽然并不多见。如果你还不是很清楚,我从钢琴书里找到,并做了对应,或许会更明白些。
其他的几个例子我不再一一列举,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选择读一读。通过这个例子,便可以证实作者如下的观点:从长时段的角度看,毫无疑问的是,艺术可以做任何它想做的事情。社会与艺术家为了表达所希望表达的东西,召唤出他们所需要的风格——或者更准确的说,满足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审美需要。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再满足于对某种形式进行描述,我们需要知道,音乐的总体感觉与前一个时期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以地道具体的音乐术语来把握这种感觉。
艺术的可能性无限广阔,但并不是没有边界。甚至一种风格的革命,也是有这种革命在其中产生的语言的本性所控制。同时,这种革命也促使语言发生转型。
即,一切作用都是相互的。这个道理,古往今来,全球通用!
以上,便是今天的读书笔记。明天就要开始读第二卷了,大概的扫描了一下,发现有很多谱例,这意味着更具学术性。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秉持着专注,学习的态度,认真解读本书。
关于《古典风格》和《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带着好奇心翻看了《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里对古典主义时期的描述,与《古典风格》可谓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从内心感受来说,其实更喜欢后者,似乎对于历史更为偏爱。 只不过,我既然选择阅读《古典风格》,那就会好好坚持下去,绝不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