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
还归,遗其玄珠。
使知索之而不得,
使离朱索之而不得,
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
乃使象罔,
象罔得之。
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尧之师曰许由,
许由之师曰啮缺,
啮缺之师曰王倪,
王倪之师曰被衣。
尧问于许由曰:“啮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
许由曰 :“殆哉,圾乎天下!
啮缺之为人也,聪明睿知,给数以敏,其性过 人,而又乃以人受天。
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 ?
彼且乘人而无天。
方且本身而异形,
方且尊知而火驰,
方且为绪使 ,
方且为物絯,
方且四顾而物应,
方且应众宜,
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
夫何足以配天乎!
虽然,有族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 父。
治,乱之率也,
北面之祸也,
南面之贼也。”
【解释:黄帝视察北方边境,北渡赤水,登昆仑山,南望中国,非常得意。
回到山下行宫,发现胸前一串挂珠丢了,急得要命。
黄帝说:“俺那玩艺儿是命根儿,是道的象征,怎丢得呀!”当即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派人率领队伍搜昆仑山,找回“道”。
黄帝吩咐大臣阿知,说:“你是知识分子,读五车书,通万国文。你领队去找吧。”
阿知去了,没有找到。
回来报告:“我用知识去找。
百科全书翻遍,找不到那玩艺儿。”
黄帝吩咐大臣离朱,说:“你是视力冠军,暗室察五色,百步观针眼。你去找吧。”
离朱去了,没有找到。
回来报告:“我用视力去找。
遥视透视用遍,找不到那玩艺儿。”
黄帝吩咐大臣叱吼,说:“你是辩论专家,能说会道。你去找。”
叱吼去了,没有找到。
回来报告:“我用辩论去找。
逻辑术用了,推理法用了,嗓子喊哑了,还是找不到道的象征,那串挂珠。”
黄帝莫可奈何,叫象罔来。
象罔是隐身人,他的名字译成白话就是形象没有,谁也看不见他的尊容贵体。黄帝说:“只好派你去试试了。”
象罔去,找到了。
黄帝闻讯惊叹:“怪哉!
有形找不到,无形找到了。”
象罔说:“无找无,容易找。”
尧帝在位时,拜许由为师,常常请教。
隐士许由的老师是啮缺。
隐士啮缺的老师是王倪。
隐士王倪的老师是被衣,又名蒲衣先生,也是隐士。
尧帝想让位给许由,许由说笑话推掉了,还反唇相讥呢。
尧帝又打啮缺的主意,询问许由:“你的老师啮缺怎样?他的修养可以坐天下吧?我想拜托他的老师王倪从旁促成,行吗?”
许由说:“你这是拿天下去冒险!
我的老师啮缺,一聪二明三圣四智他都占全,谋略深远,办事果断,禀性非凡。
他敢用人为的力量捆死天生的自然,就象马夫用(革酋)带勒紧马的臀部,所谓主观战胜客观,人定胜天。
百姓触犯刑律,他只晓得严办,而不晓得他倡导的聪明圣智正是万恶之源。
天下他来坐吗?
他用人力否定天然,有好戏看。
第一幕是自我中心,打倒对立面,大家围着他转。
第二幕是鼓吹智能,智多好做官,士人急得火燃。
第三幕是扩充官府,自己找麻烦,累得寝食不安。
第四幕是改造世界,主观碰客观,碰得青鼻肿脸。
第五幕是号令四方,全民总动员,大家手忙脚乱。
第六幕是陷入困境,矛盾堆成山,应付各界请愿。
第七幕是不幸逝世,天下又大乱,留下一个烂摊。
天下他能坐吗?
我很了解啮缺老师,确实禀性非凡,有凝聚力,有创造力,能做地方官,但是不能当国王。
作为国王,面对天下,
他的主观能动性太强了,是个典型的治理迷。
治理走在前,动乱跟在后,因果关系啊!
什么治?那是百姓的祸事。
什么理?那是国王的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