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二十多年,白银案凶手终于落网。
内心感觉真是五味杂陈,难以形容。
曾归为“有生之年”系列的很多事情,原本只给它留了一丝丝的期待,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而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在这悬了很久很久的一丝期待终于兑现的时候,那种感觉很微妙,不是单纯的兴奋、激动可以描述的。
毕竟心中“有生之年”系列的很多事情,即使有多年之后兑现的,也可能只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真相,或者是一个狗血的现实,不能像白银案的结果这样让人舒畅。
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的无比的近。我们会与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一起同时看同一段文字,看同一张图。我们会看到很多物理距离很远的人的私生活,他们的各种信息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供人围观。我们自己也被很多人围观着,直到我们意识到网络无隐私可言这个事实。
在我们关注“白银案”“南大案”“弑母案”“朱令案”等各种悬案的同时,凶手也在和我们看同一篇帖子,获取同样的咨询。他们也会隔着网络笑我们对于案情推测的错误,也没准会回个帖子嘲讽一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么近,近得可怕。
一生中,我们会与无数人擦肩而过,会与无数人对视,这些人,都是路人,都是过客。这些人里,有工人农民无业游民,也有学生商人知识分子;有大富大贵衣食无忧的,也有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有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也有悲戚愁苦生无可恋的;有正直友善和平温柔的,也有扭曲阴暗好斗变态的。也许在这些人里,也有那些“有生之年”系列事件的主角,或者是主角家属,或者是受害者,或者是受害者家属。不管每个人身处于如何令人震惊的人生中,在旁人而言,可能都是个微不足道的过客。
原本我们只能在自己的故事中担当某个角色,结果有了互联网这个催化剂,我们的故事渐渐与别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在互联网这个庞大世界中,我们轻易地与更多人擦肩而过,而在现实中,我们一辈子也不会遇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我们很轻易地走进了别人的故事,别人也很轻易地走进了我们的故事,从原本几乎毫无牵扯的过客关系,悄无声息地变为了彼此故事中的角色。
以后,在你怀着或喜或悲的心情浏览网页、玩游戏、看视频、网络聊天时,会不会想到,有一个变态杀人狂正在和你一起看着这些内容?或者是正在和你组队?或者是正在回复你的弹幕?或者是正在和你对话?此时,彼地。
这感觉,无比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