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每一个人眼中,都揣着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端午情怀。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可能是小时候和阿婆包粽子的平淡朴实,是北方软糯的蜜枣甜粽抑或南方饱满的鲜肉咸粽,也许是手腕上系的五彩绳、衣角挂着的香囊。闻到粽叶清香,就会忆起童年里一粥一饭的温情,每一个故事里都藏着一份浓浓的心意。
后来你仗剑走天涯,那些雕刻在记忆里的故事,也慢慢变成永恒。东小农整理了部分小伙伴对端午的独家记忆,且让我将这一张张信纸上满满的回忆包成馅送给你~
你是我心中最明艳的山青水碧
牧童的短笛
晚野的歌声
禹禹独行的影子
像极了一幅绵延千里的水墨画
每次着色,每次落笔
都是关于我们的,独家记忆
@经济管理学院 张梦琦
小时候在老家,每逢端午,姥爷都会在凌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把我从被窝儿里揪起来,赶在日出之前去草地里拾一把柴,抱着柴爬到最近的山坡上扔掉,意为“扔百病”。或者去山间觅一眼清泉,捧着新鲜的泉水洗脸,眼睛就会更明亮。一般做完这些讨吉祥的事情,我就会和姥爷迈着悠闲的步调往家赶,一路听着牛儿哞哞叫,抬头望着远方鱼肚白的天空上渐渐浮起一个火红的盘子来,那是我童年记忆里如诗如画的一幕,虽然已经很久不去拾柴,山间的清泉也近乎干涸,但有些记忆很奇怪,无论怎么赶它都跑不掉。
@动物科学学院 刘淼
每年过年都想着要自己放鞭炮,可每年都不敢。每年端午节都想自己去踏青采艾蒿,可每年早上都起不来。已经成了一个死循环。但是每年这时候爷爷都会去采艾蒿。从小时候住的平房大院开始,伴随我每个端午的就是爷爷的艾蒿。艾蒿的清香像早晨蜘蛛网上的露水,露水还未干,我在千里之遥的地方仿佛就闻到了老房子里的奶香味和肥皂味。节日是个符号,它带着我们的回忆,无论今年的端午我身在何处,这样的回忆总能让我想起那艾蒿的味道。
@经济管理学院 高焕柠
我每一年都期盼着端午节的到来,而这些期盼的情绪,大多是给予了踏青罢。粽子的吸引力也远远抵不上踏青的快乐。所谓踏青,就是在端午节的清晨,远远地前往一处地方,度过清凉的早晨。每一年踏青的时候,我都会起得很早,和家里人一起出门。踏青的美好大多在于那一份晨光,夏天的晨光清清澈澈,既没有酷烈的炽,也没有砭骨的寒,明明静静,中正平和。在清光里走一走,吸纳的便是天地间的箐华,那种气息就像是日出日落一样,安静又纯粹。每次和哥哥姐姐出去踏青,我们都会骑着自行车,笑闹着穿过冷清的街区,寻一处青草地落脚,折带着树枝,讨论着无关紧要的琐事,或是粽子的口味,或是彩绳的颜色。到后来,哥哥姐姐都有了工作,天南海北,各自一方,我依旧守着踏青的习惯,早早地推出自行车,默默地、漫无目的地骑行。缺少了一起分享晨光的人,那耀眼的光都变得清冷了起来。
@农学院 王鲲鹏
在我的家乡,端午的早晨大家一定要将艾蒿揉碎混进水中,用这水洗脸。然后大家去爬山,以一身草木气息去亲近绿色自然。登高返回之时,儿时的我一定回到路边的小摊处,买一个小虎香包,里面装充的不是化学香料,而是发散出淡淡香气的草药。回到家后,门口是早已挂上的葫芦,一旁是微垂的柳条,一种古朴自然之风油然而生。而奶奶包好的粽子也可以吃了,揭开墨绿色的粽叶,粽子亮晶晶的,撒上白糖。一口下去,什么是甜,什么是糯,什么是粽叶带来的青草般的鲜香,就都得知了。端午节,就是人们重新回归自然的节日,我们从自然中来,不管社会有多发达,我们都不应忘记自然。
我仍旧怀念,所有在家的时间
灶上煮着的饭,桌上排列的碗
还未分开的大块冰糖
刚出锅便急迫入口的新鲜滋味
你佯装嗔怒的脸
窗口泻下暖黄色的光
我的眼中没有你鬓角日渐清晰的白发
只有,年轻美丽的模样
@园艺园林学院 刘浩棋
端午,是一幅画。
那是两只被微红的暮光拖得长长的影子,被画在厨房的地板上作出规律的浮动,两股稀松平常却并不轻柔的语调在轻松唠着亲坊黑白碎事,陈年老事或是家里的油盐米事。伴着舀米沙沙声,粽叶在手掌上轻松绽成一个漏斗,掺米入斗后,两股麻绳利索将其绾成一个三角锥投入竹箕。两双互望了五十多年的眼睛不再依赖对视动作依旧完美接合。我走进厨房,偷吃红糖,却被外婆训话糖丝织了一桌,外公特地帮我舀来了一小碗。微光中,透过两人交错的身影,瞥着盆中的糯米,我好像闻到了第二天早上的粽香……
@文法学院 李晓青
每年的端午,都是陪爷爷奶奶一起过,从小时候单纯地吃粽子,到长大后尝试着包粽子,一年复一年,我也从乳臭未干的小儿逐渐变得成熟,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着,但端午节粽子的香甜却是永远不变的,爷爷奶奶今年都年过八十,祝愿二老健康长寿,每年的端午都能吃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永远和和美美地生活下去,十年,二十年……
@文法学院 范馨予
一个节日,一个味道,从记忆最深处扑面而来,
我知道那是粽香千里。没有哪个时候如此想回家,归心似箭,魂牵梦绕的只是掌中那一小块绵密,咬下去,唇齿留香。嗯,又是一年端午。每到这个时候,手腕上已经被妈妈绕上一条细细的红绳,一直等到第一个落雨的日子里。摘下来扔到外婆家门前的小水坑里,落了水,终要归于土 。一个节日,一个故事,小时候,坐在外婆的怀里,听着她的故事,坠入香甜的梦乡。在梦里开始出现一大片一大片连雾迷蒙的雾气,汩汩的江水,叫汩罗江。生发出一种不知所往的悲恸情怀,叫纵使意难平。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伴着那奇异的香气,我知道妈妈、外婆、红绳都在等着我。
@经济管理学院 张云霞
很奇怪,我对端午的记忆不是从包粽子、包包子开始的,而是从母亲泡上一年新收的蚕豆开始的。在端午节的前两天,母亲会准备一小盆蚕豆用冷水泡开,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在端午节那天把它们煮熟。母亲会趁水沸腾的时候在锅里放蒜瓣,母亲爱吃蒜,我一直觉得她存了私心多放了蒜,以至于我记忆里的端午总是蒜香味的,我想念蒜香的端午。
@工程学院 杨雨
高三那年我们端午节不放假,本来只是想在学校随便吃点就算了。刚放学时,突然在门口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姥姥饭都没吃,坐了很远的车拎着大包小包的来看我了。她给我带了一大包粽子和满满一保温桶的鸡汤,一直等我吃完才回家。今年是第一次端午节没有吃到姥姥的粽子,对不起,姥姥,没能一直陪着你身边。
@生命科学学院 崔巍金琦
不知不觉已经是第二年在学校过端午了。好像魔咒一样,每次端午都是一个人在寝室。还记得去年端午,一个人去买饭,烤肉拌饭总喜欢要辣白菜,阿姨和我说:“别总吃这种腌的,吃新鲜的拌菜吧,都是今天新做的!我家孩子也在外面上学,你们这些回不去家的孩子也挺不容易的。”给我听的眼泪都要掉下来。
越长大就越对家有眷恋,上星期和妈妈说想吃炒米和奶嚼口,然后爸爸就在网上买了邮过来,刚刚好今天送到。
这几天练车,第一次要上车的时候还在家里的群里和爸妈说,晕车了难受,科三都考什么,好慌张,不敢上车。他俩还认认真真和我说开车都要注意什么。
今年食堂早早就卖起粽子,前几天还有包粽子的活动。昨天去南门顺便给小干事们买了五彩绳。嗯,生活总是要充满幸福的。❤️
未提笔
三千墨痕不干,难诉痴意
未逢你
满腹言语,难相吐露,绕于唇齿
唯百转千回,此意缚绳结
予你
@芃至子
初中时代,喜欢一个人是简单的。端午前夕,班里的女生便开始沸腾了,三五成群的扎在一起编五彩绳。五毛钱,可以买一大堆五颜六色的线,但编出一个好看的五彩绳,却要好多天。她们嘴上不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编完要送给自己喜欢的小男生的。
我这个好学生自然是不屑的,撇了撇嘴,觉得她们幼稚又可笑。可是不知怎的,心里却总是在想,上课也想,午睡也想,边想边不由自主得看向旁边正呼呼大睡,不解风情的直男同桌。
我可能是脑子出问题了吧,一定是的。
奈何不了心中总是飘在上面的诡异想法,终于在一个下午,控制不住地买了很多彩线。只是我不敢在学校编,只回家偷偷地编,一边编着,一边傻笑,一边自欺欺人地说编给自己的。
端午节的放假前,班里所有女生的五彩绳都编完了,那些五彩绳在青春的小心翼翼中,有了自己的归宿。
只是我的五彩绳被我紧紧得藏在袖子里一整天,几次跃跃欲试,却又以失败告终。
我心想算了吧,反正他也收到了一个,那女生对他的心意,鬼都晓得。反正也放学了,反正我本来也只是编给自己的!
正生着莫名其妙的气,没想到身边那个笨蛋竟然满脸通红的欲言又止。几次想说话,见他终于神色紧张又隐隐期待地张口:“你再不送我,我可回家了!”
仿佛空寂的房间中塞满了灰尘,突然窗外射进一道阳光,那瞬间,我嘴角怎么控制都控制不住地上扬:“谁说是给你编的,你脸倒是挺大的!”
@经济管理学院 闫美辰
记得那还是初三的端午节前夕,第一次开始流行那种用钩针编织那种小皮套做成的手链。亲自编制的手链想来也是一种心意吧。当时偷偷背着家长,买了材料,一边听课,一边手中不停,实验了好多次之后,挑出了最好看的那个。端午节假期的前一天,有节下课,磨磨蹭蹭的出去,一路跟着互赠手链的人流,到了喜欢了好几年的少年的班级门口,像其他的人一样,让人把他叫出来。我现在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映在我的少年的脸上,周围那么吵闹,可他身侧那种安静的氛围却自成一种美好。我知道他知道我的心意,可我还是选择把手链送出去,他说了不要,但是我塞给他就跑。端午当天清晨的踏青,我站在一片金灿色的野花花海拔着艾蒿,突然若有所感的转身,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假山山顶凉亭下的我的少年,眸光相遇的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荡漾着的最清澈的水波。
我当时就在想,艾蒿青青十里,粽香暖暖萦绕,我的少年,都不及你,都不,及你。
黏糯的晶莹
泛甜的红枣
清香的粽叶
甘美的馅料
魂牵梦萦的
都是熟悉的味道
@动物科学学院 王哲
在老家,端午节没有赛龙舟,不去拜屈原,甚至粽子也决计不包,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晋南特色的面食“老虎馍”。“老虎馍”除了外形像老虎,剩下的特点便是大了,比大列巴还要大,用来在端午节敬奉先祖,祈福平安吉祥。老家的民风纯朴却充斥着怂恿,除了好劝酒,也好骗小孩撑肚子,因此在老家小孩大多是以能吃为荣的,我也不例外。那年端午,妈妈和奶奶照例蒸好“老虎馍”,爸照例无所事事地和几个叔叔侃天侃地,我照例撑了半个“老虎馍”出来得瑟,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得瑟并未收获些许“夸奖”,反而招来几个叔叔的“嘲讽”――才半个,老子照你这么大的时候能吃一个!吃一半祖宗保佑你半辈,吃一个祖宗保佑你一辈!年少的我非但没有识破叔叔的诱骗,反而陷入“颜面扫地”和没有得到老祖宗足够多的庇佑的悲伤之中。只消片刻,我便恍然大悟,回去又撑了半个“老虎馍”。老祖宗的庇佑我至今仍在等候,但那个“老虎馍”却切切实实害我便秘了一个月。
@农学院 彭博
记得每年端午妈妈都会煮上一大碗的鸡蛋。生鸡蛋放进水里,打开火盖上锅盖,待水沸腾后,浮起的细小泡沫顶着鸡蛋发出“咚咚”的声音,竟是十分美妙。等待的时间总觉得漫长,鸡蛋刚出锅,烫手的很,但我还是会迫不及待的拿出一个,在双手间不停轮换,在桌子上滚过一圈又一圈。听着妈妈对我这一行为轻声的“嘲笑”,鸡蛋也终于在我的努力下降温了。实则温度还是很高,但我却再也忍不住,剥开皮,咬上一口,“呲牙咧嘴”地看着蛋黄冒着丝丝热气,却觉得这蛋黄比任何一天都要金黄可口。
@经济管理学院 薛嘉慧
小时候过端午节家里包粽子,乐于帮倒忙的我总会插手一下,美其名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自己包的粽子里贪心的多放几个枣。然而由于手艺不精,煮熟前我的粽子就已阵亡在锅里。但依旧很开心,烂酥的枣和米混在一起,我哇哇叫着烫,忙着往嘴里塞。长大后再吃的粽子,粽叶油绿,米香甜糯,却没有一个,比得上当年的好吃。
@经济管理学院 龚秋缇
端午看似平常,却各有各的韵味,不只是地区间的差异,还融合着每个家庭独有的氛围。我的端午一直是从踏青开始的,买上两把艾蒿便和家人去了江边,我们总会避开赛龙舟的鼓声喧闹,另辟一条小径,开始端午的早上。偶尔也会摘下路边的毛毛狗草和艾蒿捻在一起编成环状戴在头上,微风拂过,便被艾蒿的清香包围。生长在北国城市的我,偏爱甜粽,更不同寻常的是我偏爱白粽,连一颗枣都不放的白粽。姥姥会提前几天就包上了粽子,粽子个头偏大,扎的很近,是漂亮匀称的金字塔型,等到端午当日,蒸熟、打开粽叶,糯米的香气四溢还渗着粽叶丝丝清香,通透洁白,再裹上一层白糖,那特有的甜糯是我每年端午最期盼的事情。
@动物科学学院 黄睿奇
端午节形象最深的是绿豆粽子!外婆总会包好吃的粽子,粽叶是外婆五点就去市场买来的,糯米和绿豆都是泡过一整晚的,和在一起包在粽叶里。早上起床还会有外婆还会自己捣豆面,花生,芝麻,白砂糖放在一起,在小小的杵里细心的捣。我和外公也会去轮流去帮忙,于是茶几上就放着一个杵,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轮流捣着豆面。温馨中一起看电视,中午时候外婆就会和妈妈一起去包粽子,买米饭上面蒸上几个粽子。大家就能蘸着豆面一起吃粽子了~
@园艺园林学院 李佳希
我家在最南方,但和南方喜好甜糯糯的精美甜食不同,在我们那,粽子都是放满卤肉,鸭蛋黄,猪油冻的咸口大粽子。
我巨爱吃粽子。记忆里的小时候,外婆总是抢在端午前的两三星期,买来棕叶,因为这个时段的棕叶最是新鲜,包出的粽子更清甜。外婆将包好的粽子缠上麻绳,在院里升起大火,架口大锅,放满水,煮它个一晚。等第二天清晨,粽子的清香就飘满了整个院子。我总是愿意第一个掀锅,期待的等着蒸汽散去,露出个个绿晶晶的粽子。捞出一个,掰开,糯米晶莹饱满,肉肥美不腻,着实美味。
盈三寸日光,蘸二两旧谈,和记忆里最美妙的往事撞了个满怀。“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当夏日的风薰得路人醉时,我就知道,端午悄悄来了。后来啊,你还是会在每个端阳的清晨,站在粽香悠悠的清风里怀念过去。粽香里嗅到儿时的烂漫,艾叶菖蒲挂在门上辟邪,龙舟荡是碧波的狂欢,雄黄酒虽偶有人酿造,然五毒饼早已淡忘。
东小农希望,你的每一个端午,都成为一抹融化进心尖的温柔,照耀后来的每一个清晨。亲爱的,端午快乐,你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