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里面从没有“透视”一词,这个是西方绘画所特有的。只不过在今天任何想学习绘画的学子,不管日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是什么,都大一统的是按西方绘画模式去培养——还是改装版的模式,所以透视,是肯定绕不过的一个学习科目。
只是问题在于,倘若用西方的透视观审视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几乎是没有一张符合此条件。当我们用透视法则进行中国绘画作品创作的时候,会发现无从入手或者与临习的经验大相径庭,尤其在写生的时候。但,我们在欣赏中国绘画作品尤其山水画的时候,分明感觉万里江山尽收眼底,重练叠嶂,此起彼伏,若没有一定的方法又如何能做到?如果说西方绘画里的透视法则表达的是如何“看”东西的规律,那中国绘画里面“看”的规律又是什么呢?人总会受一定的生理条件限制,例如我们的眼睛。视力指的就是我们眼睛看东西的能力。人的视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出这个范围我们的眼睛就看不见了。离我们越近的东西看越清楚越大,越远的东西越模糊越小,这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西方人通过研究,把这个总结为规律,成为“透视”,一般来说有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几种常见的透视方式。一条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我们看起来会发现公路由平行线变为成角线,最远方就像消失不见,这是我们眼睛给我们的假象——视力到了极限看不见了。于是总结出来一个东西叫做:消失点,这是人为假象的一个点,客观不存在的。像公路到远方消失那种情况,叫做一点透视,因为只有一个消失点,也叫做平行透视。这是透视里面最简单的。接着是两点透视,也叫成角透视,就是说一左一右在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常见于一些方形物体的不管大小,例如许多的室内装修,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等都常用到成角透视。三点透视,就是在成角透视的基础上,加上一个高度,在视平线上或者下形成。当你站在一栋夹角对着你的高楼抬头看楼顶,这个感觉就是三点透视。西方的绘画遵守着这些透视的规律,在画面呈现物象的时候,都会按照这个规律放大或者缩小不同位置的物象,尤其设计。
反观中国绘画,从没有就这个观看的方式进行过有系统的论述或者总结,最多在山水画里面,提出了“高远,平远,深远”这三远的概念。这个也只能说是经验总结,算不上放诸四海的规律。那为何中国绘画没有类似的透视规律?最终的问题,在于观看状态。
西方的观看状态是静止的,而中国的观看状态却是运动的。不管是消失点还是视平线,在西方绘画里面都是设定为静止的,所以西方绘画早期最多的就是场面性十分可观。场面性,通俗说就等于照相定格,定格于一个瞬间。纵观西方绘画历史,几乎都是这样的作品,宏大的场面,例如米开朗琪罗的圣西斯廷教堂天顶组画,都是定格的一个一个的场面。因此,需要叙事的时候,西方绘画没有长卷,有的是组画,一组一组的场面交代,这也是西方绘画的特有形式。这些都是静态的呈现,就是假想观者在某个特定角度根据特定的场景构图。而中国绘画却非如此。
中国绘画最早也是叙事,这点中西都很相像。但是中国绘画的叙事选择了另一个样式——长卷。中国的画者把自己当作导游,带着你去看他所需要展示的东西。长卷,有着特殊的观看方式,今天很多看的方法不对,所以画出来的东西也不是这个味道了,只能称谓比较长的横幅了。长卷正确的观看的方式,是放在条案上,先展开一头,从右到左观看。看的时候,右手慢慢的收拢,左手则徐徐的展开,一收一放,是非常优雅的事情,而不是像今天啪的一下把整卷铺开看。因此,我们看长卷,永远只看见自己身前展开的部分,这就很有意思了,就像电影的一个个分镜头,因此,长卷也被人称为静态的电影,一个一个场景面慢慢看来。这样的模式晋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可见我们的先人在艺术意识上是如何的超前,今天妄自菲薄言必称西方艺术的人们,羞愧不?这样的艺术形式,就决定了在绘画的时候,不会静止在一个点上,是一直在移动的,就是画到哪里看到哪里,相较于西方的绘画,多了几分“任性”。画人物的时候我站在人物跟前看,画人物背景的山水时候,我就不是以人参照了,我跑到山脚看,然后组合在一起。因此,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时候,我们发现早期人物画,人物跟背景的山水或者树木都是一样大的,在西方绘画这是不可思议的。
发展到后期,形成独立的山水画科目,就更明显了。对中国山水画的理念影响很大的宗炳认为山水绘画必须“可观,可游,可卧”三个可以道出了山水画的精神。不同于西方风景绘画时静态的观看,中国山水绘画要求画者和观者都能“进入”画中,身临其境的观看。所以,画者在绘画的时候,也是动态的。画山脚,就在山脚看,画山顶,就在山顶看,画山腰,就在山腰看,是分散的。试想一想,许多的传统山水画都会在山腰或者山脚有个小亭子,小木桥这类点缀,还有一般前面会有几棵大树,如果使用西方透视规律看,根本不成立,大小也不成比例的。所以,中国绘画是一种动态的观看模式。中国绘画的动态观看模式,使得绘画者可以摆脱一些观看的限制,通过不同的观看归纳总结,再呈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图式。因此观看中国绘画尤其山水,观者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原型,因为是画者自己内心的创作,同样的黄山,画了一千多年,人人不同,画画不一样就是这样。但是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都是有迹可循的,可以找到相应的地方。中国绘画去采景写生,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客观描绘,更多的是取景的意。即使现场写生作画,也绝不会照搬景物而是有选择的取舍,表达自己心中所想。
中国绘画的观看方式,决定了中国绘画没有“透视”,但却大大增加了多样性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