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一个国外体育学校的视频,老师让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然后说:
不用担心父母债务的往前走一步
小时候家里有过保姆的往前走一步
不是因为体育特长来上了体育学校的往前走一步
……
最后,有的人已经站在了终点,有的人还在起点,当各种限定条件说出来的时候,很多无法往前的孩子,在擦眼泪。
我想他们已经明白,这些整日一起打闹、一起吃饭、一起学习的同学,真的跟自己不一样,这是穷尽一生也无法跨越的鸿沟。
如此残酷,如此现实。
老师一声哨响起跑,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人不断的超越同伴,冲到了前面;也有本来靠前的人,被人超越;但是总有人,本来就在终点。
老师说:如果让你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谁能跑得过黑人同学?但是你们生来位置就不同,如果今天的这节课,你们不能学到点什么,你们就是笨蛋。
视频看完,心里堵的好像不能呼吸,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年轻的时候我们不自知,总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天地。年长之后,不再恣意,不再口出狂言,不过是认清现实之后的无言以对。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就生在罗马。
那一年,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我原本混沌的生活,就像被一双大手剥开了乌云,金色的光芒诱惑着我向它走去。
去他的苟且,我也要去找我的诗和远方。
于是,我拿着年终奖,约上好友去了香港。
后来又陆续去了泰国,去了日本……
每次别人说,你该攒点钱了。我都在心里默默给他白眼,眼界难道是积蓄可以衡量的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年危机如同一阵瘟疫,席卷了我的生活。
看看渐渐变老的父母,而我人到中年,活的还像个小孩子,按部就班等待升职加薪,有一点积蓄就跑出去,美其名曰增长见识。
一年年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是否需要作出一点改变,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远远落后很多同龄人了。
我到处旅游的时候,跟我一个起点的伙伴,从公司辞职自己创业。
一年后,小伙伴创业失败,被公司领导叫回来直接负责部门;
我花完了积蓄,还在原职位打转;
我在商场、咖啡店流连的时候,我对面工位的姑娘,去学了日语;
一年后,对面的姑娘成功转行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
我依然没有积蓄,遭遇不公平对待,连辞职都不敢;
我被中年危机炸的皮焦肉嫩的时候,我同事按照自己的规划,不仅顺利换了大房子,还比我见到更广阔的世界。
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又残酷,我们大部分人连眼前的苟且都过不好,还以为到了远方就有诗和田野。
高晓松是可以随便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的。
他在清华园区长大,邻居都是林徽因这样的中国顶级知识分子,后来他们全家都移民。
他妈妈出生德国,家学渊源,所以他妈妈告诉他: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他跟他妹走遍世界,他妹妹比他挣的还多(中国艺人的收入之高不用强调了吧),所以他们觉得只要在远方就很幸福。
所以高晓松说: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我年轻的时候,深以为然。越是年长,越觉得这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一点都没有批判他的意思,相反我特别的羡慕,恨不能取而代之。
他的人生,与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不说家庭,连邻居都不能比。
我追求一回诗和远方,能花掉一年的月供,没有积蓄,不能受委屈的时候任性辞职。
我不能洒脱的一走了之,除了上班换取薪水,并没有其他才艺能挣钱。所以要靠加班、钻研,来提升专业能力,以换取薪水和职位的提升。
我没有家学渊源的妈妈,相反,作为家中的独女,我很担心爸妈的养老问题,尽管他们的医保和退休工资,已经给我减轻了大部分压力。
我没有惊人的才华,不敢奢求大富大贵,我还是想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物质更好的环境,希望TA可以追求诗和远方。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希望给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不会让他们担心的看价签。
在我盲目的追求所谓诗和远方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眼前的苟且才是属于我的日常。
而我只顾着远方,却没有给自己的眼前做规划,错过最佳成长期。
所以,我读了很多诗,也去了很多远方的田野,可是依然无法摆脱眼前的苟且。
赚钱、健身、学习,活在当下,心有远方。
青春已无,年华才开始慢慢透露出美妙的意味。
一个中年妇女的苟且日常,原来这才是我的诗和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