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重阳节诗词六首:俯仰人间今古,寥廓江天万里霜

大气爱国重阳节诗词六首: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又到了一年重阳节。重阳节是最古老的民俗之一,因为源头真的实在古老,它不是历代帝王的登山祭祀,但却有一种长久醇厚的魅力。

比如在汉朝的早期,宫廷就流行九月九日,和菊花酒,佩茱萸,吃艾蓬糕,究其源头,并非汉朝宫廷的原创,实在是先秦的民间,九月辟邪的风俗带进宫廷。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作法长盛不衰呢?

这是因为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防止和治疗秋冬疾病的有效方式。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茱萸成熟的季节,先民生活条件简陋,深秋多半在农田秋收和山林打猎,此时疾病增多,利用草药治疗预防疾病,成为共识。而农历的九月九日,又是日月行在深秋的双九佳日,此时正是季秋秋分过后的寒露和霜降节气之间,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秋阳明丽,空气清新,人们对太阳的依赖更重,此时太阳紫外线强烈,干燥秋天的农作物,使果实成熟,又可以杀除病菌,秋天对于自然神灵和祖先的祭祀,经过漫长的演变分化,又集中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个美好的日子,大家祭祀先祖,登高祈福,晒太阳,插茱萸,喝菊花酒。为了健康,也为了长寿。

是基于民间已经形成的九月九日风俗,唐朝正式定为国家假日。此时官员都有休假,回家团聚,和亲人朋友登高欢聚,助秋收,话年景,总结岁月得失,洗涤身心,准备秋冬衣裳,是又一个内涵广泛的大节日。

其中唐朝崇尚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登高聚会,把酒言欢,成为流行的节日方式。

那么登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饱览河山秋色美景,乡国入望,自然形成了思乡爱国的浓厚情怀。

尤其是唐朝,在盛世的光环下,重阳节曾经是家国同庆盛大喧嚣的好日子,农村稻米熟,家家菊花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城市里,登高近水,黄花雅集,表达兄弟朋友间的情谊,抒发思乡情怀,是人和人重要的社交活动。

但是这一切,因为中唐的安史之乱而打了折扣。这个时候,重阳节就有了深重的家国之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朝杜甫《登高》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安史之乱爆发后,44岁的他逆流而上,冒着乱世战火,投奔代表平叛的在陕西的肃宗,尽着一个大唐子民和低级官吏最朴素的爱国心。但是不久,他就被肃宗贬谪弃置。当时国家动荡,杜甫的老家河南也被叛军占领,兄弟姐妹各自流亡,杜甫只得带着自己的妻儿,逃避战火,上秦岭,下四川,最后在唐朝边境四川艰难落脚。消耗了生命中最该有为的十多年。

在四川的岁月里,他无时不关心战局,国家和家乡的安危,听到河南被收复的消息,他手舞足蹈,恨不能一夜买舟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但是,一地之收复,并不意味着太平,四川到河南的路,多有匪盗盘桓,战争并未真的结束,而他本人在颠沛中并没有攒下足够的盘缠,已经多病的他是不可能像十多年前那样带着家人,忍饥挨饿步行回乡。

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也就是杜甫56岁的时候,多病的他重阳节登上了四川夔门的高台,在这里登高怀远。

写了著名的江山秋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长江滚滚来“。这句诗的气势宏大,早已经不是单纯的望乡,是他胸襟里所领受的帝国秋色,历史秋色。登高夔门望,河山万里长。只是这自然雄浑的景象更照应国土破碎,个人漂泊的悲感。

他将重阳节的登高望远,上升到了历史江山的角度,这是他的家,他的国,帝国秋色,家乡万里,而他知道他的生命也无多,他是多么渴望回到家乡,他是多么渴望重新看到一个朝气的,繁华的大唐。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唐朝·

这应该是杜甫56岁,同期的作品,他带着病,登上夔门高台。

这四川山区的重阳节,肯定不是十多年前他在长安见到的那种繁华,也不是在他少年家乡时的那种自然。他应该很清楚被战火肆虐后的家乡,是怎样的场景,他的兄弟姐妹,有的可能已经回去,有的还在外地,那遍地代表安定的菊花,想必开得也凄凉。

杜甫自知生命无多,重阳节本来就是一个祝福健康长寿的美好日子,青如竹叶,艳如秋菊,寿比松鹤。既然这人间并没有永恒的健康和长寿,那么你菊花开得这么恣意,只能带给人悲伤。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如果没有团圆,这重阳节的意义何在?这美好的盛唐的国家的节日,毁在了干戈里,而他消磨在没有亲人的他乡岁月。

这个重阳节后,杜甫立马买舟,向着家乡出发。他不能窝在这四川的角落,他要回乡,他要回到大唐的东都洛阳,那才是他的家他的国。

但是他死在两年后的一条回乡船上。

没有国家的安定,重阳节就不会有那种真正的快乐,个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无法长久。这是杜甫用生命告诉后人的。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苏轼《西江月·重九》

有历史感的人,不会只看到重阳节长寿祝福的含义。40岁到42岁,苏轼做徐州知府,重阳节登上当地古迹戏马台。这是先秦时代霸王项羽定都彭城之后的观马之地。

这里又是南北朝宋王刘裕,破燕有功,犒赏六军的地方,当时九月九日,刘裕在这里用秋冬良药茱萸赐予将士,国祚永存,武功长久。

苏轼重阳节在此登台,已经超越小我。

他是在这里大气怀古。

当年铁马金戈的战争之气,现在已经是历史的过往,剩下平静的秋江水,江湖一片。

这里的菊花没有盛开,这里的茱萸依然繁茂。

苏轼在这里俯仰古今,更具有深厚的意义。这是中国的历史,它并非只是发黄的史书,一个地方,真实的存在,连着过去未来,重阳节是民间的,但同样,有着历史的厚重。重阳节是家更是国,更是历史。历史向前,又仿佛在不断轮回。

作为宋朝的苏轼,此地登台,不为小我,爱历史就等同了爱国。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

陵迁谷变总成空。

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

觉来依旧画楼钟。

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虞美人·菊坡九日登高路》宋朝·张元干

国家多事之秋,自然会影响到重阳节人们的心情。

张元千,经历了北宋最刻骨铭心的“靖康之乱”,他不只是文官,更是武将。 宋靖康元年(1126年)一月,张元千跟随李纲在京都保卫战中指挥杀敌,抗金获得大捷。但是他仍旧无法阻拦北宋灭亡的命运,皇帝与次年被金兵掳走。

在南宋, 张元干曾官至朝议大夫,他努力支持抗金,其结果是遭到秦桧陷害,抄家入狱官场除名。终南宋一朝,也没有收复北方失地。

北宋灭亡后的南宋十年,张元干重阳节登高。他本身是福建人,所以这次登高,不是望乡,是思国。

在菊花开满山坡的九日,我踏上了登高路。

那些往事都在风里,已经成为烟云。

希望江山恢复,却沧海桑田,那些梦想岁岁成空,只剩下年年重阳,吹不断的秋思。

昨天一夜萧萧雨,我回到了北方中原的故国路。

我醒来却依然是表面太平的南国今宋,画楼笙箫,歌舞太平。

谁能像我这样,感受着登高的风,如此海山之烈,我是南国一棵桂花树,让我的香气,吹往故国吧!

张元千,爱国的一生,他和辛弃疾陆游一样,天生爱国。家国情怀是在战争中更加浓厚更加真挚朴素。在国家多难之时,无数普通人,都自觉将家国联系一起。所有传统的节日,都是内心的抒发和表达。


”万古长淮一带流,从来战地不容休。

间关千里军前饷,牢落重阳客里秋。

怅望白衣来送酒,了无黄菊与簪头。

何人早断楼兰首,试解君王宵旰尤。“宋朝吕声之《重阳桐城道中》

这是古代诗歌中的战地重阳。吕声之南宋人,嘉定年间人,就是和射雕英雄传的小龙女,几乎同期。在南宋,和金国划江而治,其实战争一直从来没有停止,吕声之从事的是节度使的推官,一个重要的军政岗位。

边关战地哪里有休息,守卫长江淮河一带,时刻防备金国的来袭。

我在重阳节和战士们一起度过,给他们分发饷银,来回奔波,而我也回不了家乡。

我多么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在这里有人给我送菊花酒,开怀痛饮,可是这里,连一枝菊花都没有。

实际这里已经暗示了这是战地的前沿,大家集中精力在战事动态上,而且条件艰苦,根本没有过重阳节那种松弛。给战士阵前发银子,也可以看到战争可能随时都会爆发。

有谁能够杀敌,断了酋寇的脑袋,来解除君王夜不成寐的担忧呢?

这首诗有战地鲜明的气质与军人的慷慨豪迈。

在古代,忠君就是爱国,这在古代的理念上不可分割,爱君主就是爱国家,奋勇杀敌,就是守护家国,对君主和国家的最大回报,也是军人神圣的信仰和责任。

我看了,非常感动。

那些历史中无数无名的普通人,普通战士,中下层官僚,用他们的生命守卫捍卫国家。历史中他们没有姓名,或者很少有事迹流传,但是是他们用生命努力延续着中国的历史和文明,每种牺牲都是永垂不朽。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润之《采桑子重阳》

这是最大气最伟大最磅礴的一首重阳节爱国诗。

野火烧不尽,风中吹又生的,不止是春草,还有秋天更耐霜更顽强的菊花。

人生短短百年,匆匆过客,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岁岁重阳。

但是饱经苦难的中国,早已经没有了盛唐的华丽,大宋的热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又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所谓的民国换汤不换药,谁真的是为了国家和百姓?

但是一种精神从来就没有磨灭,一种力量,终于靠自己绚烂成不畏风霜的菊花。

1929年的重阳节,润之在闽西征途中,看到了遍地的菊花傲然开放,他的军队在战争中艰苦取胜,像秋天菊花一样茁壮清新。

这首诗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自信,是信仰的自信,是对战士的自信,是对人民的自信。

在艰苦中磨砺,在战争中成长。

最终,这些黄花开遍了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中国的人民的历史,走向了当下的繁荣富强。

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爱国重阳诗。

那菊花,不是隐士之花,从来就是朴素坚韧的人民之花,爱国之花。终于代表了真正的人民和人民的力量。


重阳节是传统的长寿节,更是爱国节。有国才有家,处处美菊花!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四时佳节是重阳,河山万里长!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