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是个健朗、风度翩翩的老人。
言谈举止在一众有朋当中,也算有板有眼。
外人只道他过着衣食无忧、栽花弄草的退休生活,却不知他为儿子的婚事整日愁云惨淡。
儿子打小乖巧,学业顺利,几乎不曾叫他格外操心过。
谁知毕业多年,事业尚可,过了而立,婚事却依旧波澜不惊。
明叔曾大费周章地为儿子安排相亲,结果竟颜面尽失。儿子直言不讳地告诉女方,自己是被逼来相亲的,还无意于婚嫁之事。
明叔连话都不愿意同儿子多说了,觉得自己在人前抬不起头。
或许人老了,财富和阅历有了一定的积累,不再为工作和生存忧心,闲来无事,难免会急着抱孙子,于是不假思索地要求儿女赶紧结婚、生娃。
更有甚者,完全觉得家里有大龄男未婚,大龄女未嫁,实乃有辱门风,似乎儿女长到了一定年纪就必须找个人结婚生子,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
否则,会招人闲言碎语,为人父母者脸上挂不住。
老人向子女表达希望其找个可靠的人成一个安稳的家,这无可厚非。但结婚、生娃这种决定岂可轻率,况且也不是努力了就会有结果的事情。
做长辈的,倘若只顾不停地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在子女身上,而不从子女的福祉出发,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子女在各方面面临的难处,鄙人窃以为实在是太没有界限意识了。
孩子是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却从来不是属于父母的,哪怕一分钟,哪怕ta只有一岁。
在孩子年纪尚小,阅历较浅时,作为监护人,父母有责任多方提点,给孩子适当的指引。
当孩子逐渐成熟,有了自己独立判断独立决策的能力,做父母的,就应该学会管住自己的言行,不要对子女的人生指手画脚。
孩子不结婚,父母感到焦虑,那是父母自己的情绪。
每一个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即便是血脉相连的孩子,也没有义务负担父母的情绪。
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人父母者,就应该意识到,亲子关系是指向分离的。
在现代社会,养育子女,早已失去了防老、防止孤单等实用性功能。
当然,爱会唤醒爱。一个从小在爱和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是不可能不爱自己的父母的。
这个长大了的孩子,必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智慧情商,为自己的人生做谋划。无需父母过多地去干涉。
倘若孩子在父母眼中是不成气候的,那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ta是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ta就有充分的自主权,不需要父母的横加指责,指手画脚。反过来说,父母也无需俯首甘为孺子牛,任劳任怨地继续为早已成年的子女负重前行。
就像征求一个三岁孩子的意见,你中午是想吃米饭还是面条,这并不容易做到,太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煮饭给小孩吃,是一种付出和奉献,还要征求意见?
但是你事先问了,并尊重了孩子的意见,才能理直气壮地在孩子不肯吃饭还硬说饭难吃时,教育ta我做饭给你吃,你应该谢谢我才对。如果我的厨艺不合你口味,你长大后可以自己去研究厨艺做自己爱吃的一切。
现在孩子三十岁了,不再是三岁。但太多的父母,尤其是老一辈父母,还是不懂得要尊重孩子的意志,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三令五申,你老大不小了,你该结婚了,你该给我生个孙子延续香火了。
归根结底,孩子自己的事情,做父母的,唯有放下。
父母放下了,孩子便自由了。
双方都离幸福更近了。
有一些父母和孩子之间,从来不曾亲密无间。
有一些亲子关系,随着孩子越长大越疏离。
究其原因,就在于父母不懂孩子的心,不知道要遵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界限。
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一个界限的。
每一个人,只要不是自己,都是别人。
即便那个别人,是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