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的艺术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文 |兰梅
曾经听一场讲座,专家说他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写了满满一大篇生字,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合格的,但是他努力找出其中一两个好点的,告诉女儿这几个字写得真的非常好看,看这笔画笔顺写得多好,连爸爸都不如你哦。接着他女儿再写了一篇生字,明显进步很多。他女儿上三年级时写了一篇作文给他看,这哪里是作文呢?就那么几句话还不通顺,但是这个专家却骗女儿说她写得真不错,一直夸她。过了一会她女儿写了一篇更好一点点的作文拿给他看。再“骗”再鼓励再赞美,结果那一天,他女儿不停地写,乐在其中,居然写了十几篇作文,而且越写越好……
一位妈妈去开家长会,老师跟她说了她的孩子纪律非常差,上课经常走神、思想开小差,听不下去,成绩也很差。妈妈听后心情沉重,回到家,孩子问是不是老师批评她了,其实孩子很有自知之明的,妈妈深吸了口气,骗她说老师没有批评她,反而表扬他了,说他今天这节课认真多了,比上节课好多了。孩子有点将信将疑。但是接下来的第二天,他不敢有半点迷糊,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课,就连同桌找碴也不搭理,生怕老师给妈妈告状,而影响自己在妈妈眼中的美好形象。为了保护自己完美的形象他就这样装下去,一直装,习惯成自然,最后不用装也是这个良好状态了。
可见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十分担心老师会告诉家长自己表现不好。当然老师如实向家长反应实情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切记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孩子。家长也不能全盘把老师说孩子的实情不好的方面全盘说给孩子听,否则就糟了,结果绝大多数是不如意的。这方面家长更应该“骗”过孩子,让他觉得老师是关注他并喜欢他的。
很多有智慧的家长都是在“骗”孩子,孩子考了最后一名,家长没有批评,反而觉得他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说他不认真听课的情况下能考这么多已经不错了,要是再认真一点那一定会考更好的。孩子之后真的越来越专心听讲,学习习惯越来越好,成绩当然也越来越好。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几乎所有家长都是骗术高超的优秀老师。孩子刚会说一个字,刚会走一步路,刚学会的一点点小本领,家长们都把他当作是非常了不起的本领,是那样的惊喜,一直鼓励,一路“骗”,就这样孩子越来越棒。可是到了孩子上学时,不少家长们的眼里似乎只看到了一大张白纸上的一两个小黑点,一直盯着小黑点看,总想着要用涂改液把小黑点涂掉,结果呢越抹越黑,最后一大片黑乎乎的,再也回不到最初单纯的小小黑点状态。这就忽略了白纸的存在,其实我们应该让白纸更白,放大优点,让白纸的范围更广,这样潜移默化不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小黑点消失掉了吗?
假话说一千遍也成真,当你说孩子是小作家、小音乐家、小舞蹈家、小画家……,孩子一定会很开心,觉得自己被关注被认同,也会发自内心的想成为你所说的那个名家,当然会加倍努力。大人“相信孩子”会有如施了魔法,孩子会越来越自信,成为你期待的样子。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不过她的母亲不但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他很有才华是天才。由于他的母亲超高的“骗术”,爱迪生才有如此瞩目的成就。
“骗”是有魔力的,“骗”的艺术就是无痕教育。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教子方法和思想与众不同,他是个有点另类的父亲,是一个善解儿意的好爸爸。他曾说:“孩子永远是对的,鼓励可以把白痴变成天才,要把孩子往死里夸。”在教育方式上,郑渊洁彻底信奉赏识教育。他曾说:“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同类的欣赏。越是年龄小的人,越希望获得认同,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由衷欣赏。欣赏是天才催化剂。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女儿隽隽从小酷爱阅读,到小学二年级时写的看图写文,语句不通,有不会写的字,错字也不少,我一直鼓励她,甚至自以为是的骗她说:“我觉得你那么爱看书,阅读量那么大,作文绝对不会差的,要相信自己,多去写,你想写什么就去写什么。另外,你挺能说会道的,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一定会是一篇完美的文章哦,试试看……”终于在二年级的期末考试作文上写了篇让我大开眼界的文章《我的爸爸最勇敢》。去年,刚读完三年级的隽隽,在暑假期间写了上万字童话小说《琳茜尔传》,更加证实了我的“预言”,这一骗是很值得的。
隽隽写她喜欢写想写的文章那会写得很不错的,但是写老师布置的作文,却常常不知如何动笔,她说没东西可写。她认为她只会写童话类的文章,而纪实类的记事类的作文却写不出来。前段时间参加作家常新港的讲座“亲历、写作、成长”,常老师把他的亲身经历讲得非常精彩,这些经历就是他写作的源泉。我请教常老师关于隽隽写作的困惑。常老师告诉我说要我不停地鼓励她写,写她喜欢的内容,不要限定她写什么,想写能写就很不错了,也不要为了应试而去写作,要一直鼓励她写……
如果孩子爱阅读喜欢写作,那就多去图书馆多借书多买书,多观察生活,多记录生活,多参加与写作有关的各类活动、讲座,特别是孩子的偶像作家,那更是不容错过。如果孩子热爱舞台喜欢表演,那就要他练好本领,然后多去比赛或表演……总之,除鼓励以外还要多创造各作机会、平台让孩子去学习、锻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这个特长会通过自身的各种信息反映出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孩子就是千里马,伯乐就是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的特长,不停地“骗”,不间断地鼓励,并加以重点培养,让他了解特长的相关信息,并且为他提供展示特长才能的舞台,这个非常重要。
舞蹈课上老师把隽隽的位置调到最前排的中间,跳得不错才会有如此待遇。她感慨万千说了一句特有意思特逗的话: “人生就像股票,有时涨有时降,是镜子总会发光,镜子遇到太阳就发光了”。
骗的艺术,关键在于会骗,不仅仅在表面的不停的骗,而是真正要骗得无痕,让孩子识破不出来,感觉你说的是大实话是千真万确的,当然这就需要你不停地创造条件,比如孩子写作文其实挺差的,你偏说好,结果老师给了他作文差评的话,孩子就会疑惑了,你应该也要懂得一些作文技巧才行,能教他写作文,不然你的谎言很快就会被现实戳破的,到时孩子就不信任你了哦。总之家长自己也要有一把刷子才行。
也许有人会说,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辈子,万一孩子识破了这个骗局,那就大事不妙了。其实只要你能灵活运用,都会管用的,就像今年的高考题考98分的挨打,相反考61分的还受表扬了,观点不一样,立场不一样,结果也大不同,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就好了,没必要跟别人比,没必要一直盯着分数看,心态更重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开心、自信、努力才是最佳状态。“骗”到孩子真正有这个能力了,他才不会在意别人是否是骗他的呢,他会对你对他小时候的“骗”感激不尽。
反之,当你一路不厌其烦地指出孩子缺点错误时,其实你也是个骗子,只不过骗术用错了方向,放大了缺点,你一直唠叨说他做事拖拉、动作慢、写字丑、胆小怕事、笨……,你口中的这些词语不会让他变得更好,而是在强化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仿佛永远也改不掉了,成了他心中的一道痕,过一段时间,孩子会成为你口中常说起的那个样子的,被你不幸言中,这不是刻意……
“骗”的艺术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是如何“骗”孩子的。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优秀,请你“骗”他说,他就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