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沥沥,人的内心和思想偶尔会有所波动,是应景还是善感?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反问自己,我们到底是驾驭了思想,还是说终究难逃情感的支配。
有人说,思想如斑斓的彩蝶,飞舞在盛开的花园中,取其味不损色香;也有人把思想喻作海洋,有着不可测的广度与深度,时而波浪平缓,时而海啸汹涌,时而又静寂的令人神畏;也有人浪漫的形容思想如《诗经·大雅》中描述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那般,思想如鸢或鱼,无不充满活力。看似美好的寄托,真的就好吗?静静的思考之余,我觉得蝴蝶生命过于短暂,思想舞动颇于有限,而海洋过于博大,深邃没有边际的未知,谁又能真正的主宰?而鸢和鱼,前者欠缺了温柔的性质,过于急躁和强猛的本性难免会给自己带来困扰,鱼又本能的多了一些惊慌,只是为了活着。所以看似美好的一切,慎思之余还是能看到一些不完美的存在。这么一看,思想究竟是什么,能喻为什么,到底由何而来,为何又那么多善感?
在我看来,思想更多的是因生活而生,又终于个人认知。我们都是从零起步,无负重的前行,有的人,走到终点虽一身重担但从未觉得疲惫不堪;有的人只身前行,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身心疲惫。为什么?佛家有言“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执念太深,终成魔障”之所以有些人会因情感思想而烦躁苦闷,有些时候更多的是执念太深,放下,即是幸福——君子以独立无惧,遁世无闷。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能放下,会别离,懂自重,或许就是最好的一种自我安慰。不过于争、不过于辩、闹心的少闻,烦闷的少看,躁动的少思,或许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情感就会平静如初,不会迷乱。
能够让生命感到丰盈的,不是内心欲望的扩张,而是心灵深处的触动;让生命焕发出价值的,不是看自身财富多少,而是看己有多深的智慧;让人感到充满意义的,不是对某一事物或执念的努力,而是每一步都能负重前行,踏实心安。
一阵风吹过,一切的念想终究会随风而散。我们可以有情感,也可以思想丰富,但不要活的被情感支配,更不要蹉跎的随内心而行。毕竟,这一生,无论是活几年还是几十年,我们要走的路很长,不能过于“负重”,不然艰辛前行的同时,受伤的终归是自己。不被情感支配,不被思想驾驭,少一丝多愁,能放下一些善感,人,就不会多苦闷。不管是多美好的憧憬和构图,抵不过一个温暖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