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这就是创新!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一项创新;汉字由繁体到简体也是一项创新: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赋予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这也是创新!什么是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前,并为改变当前做出努力,这就是创新精神!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近年来,这个被称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界,我们的企业。钱学森不止一次的提出这个问题,特别是在2005年,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说明高校传统育人模式亟需改变,大学文化亟需创新,企业文化亟需创新,中国文化更需要创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此决策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要求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可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创新呢?为什么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与进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有利于我国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创新型人才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肩负着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他们会使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将提高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有利于提升企业人员全面发展,提高个人整体水平!有创新精神的人,不仅有利于国国家,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员工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就会指引自己向着行业最前沿迈进,始终走在人潮的最前端,就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有利于适用人类生存方式变化潮流,为人类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当前由于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民族联系越来越紧密,依靠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通过科技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方式实现人类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及时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道。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呢?
首先要有科学性,遵从客观规律,不是靠想象一蹴而就的。创新,要遵从某些既定的事实条件,把之前的科学真理加以改造,突破原有的局限,这叫进步,这才叫创新。创新是生产和试验等自然界经验的总结,这个总结是有条件的,社会在发展,生产在发展,实践也在发展。发展就是不断地创新。
创新精神的基础是通识。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得要弄懂这一行业的基础原理,你去机加车间生产一个零件,你觉得工序太麻烦了,想要寻求一种简单高效的加工方式,可是你不懂这台机器的基本操作流程,不懂这台机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不知道这台机器操作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怎么能创新呢?你去复材制造部复合一件非金属产品,你不知道这件产品的基本生产流程,不知道生产时需要多高的温度、保温多长时间、多大的压力、多大的湿度,怎么可以做出创新呢?因此,要向创新,必须要对所在的领域有一定的基础常识了解。为此,我国才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适龄人都上学,接受高等教育,鼓励青年向更高学历处迈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有实践经验的人。这些一系列的措施,都是在鼓励我们的青年要有创新精神的基础,基础打好了,才有后面的创新,才有后面的进步!
要想有创新精神,就不要相信有天才。读书这么多年来,我确实是见过一些在学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但我并不是相信他们真的就是天才,我想那应该是一种方法,一种刻苦专研的、调查研究的、比其他人都好的方法,所以才在学业上取得了比我和我们都优秀的成绩。马克思认为,革命首先会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城市出现,毛泽东同时经过调查研究,仔细分析了当时的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极大的创新。所以,他也是很有创新精神的。
最后一点:与其求鱼,不如求渔。研究生的生涯中,导师教育我们:创新要有方法,我们鼓励提倡用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领域中的新问题;我们接受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原来一些旧领域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排斥用老的理论,解决新的领域中的新问题。但是,我们坚决反对用旧方法解决旧领域中的旧问题,这重机械式的重复,毫无疑问的会禁锢人的思想,无疑是在做简单机械的重复,这种方式段段是不可取的。由此看来,我们要想在创新的道路上走下去,“新”的内涵是毫无疑问必须要领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