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田乐淘(来自豆瓣)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我的前半生》收官。豆瓣上的评分一直下滑,从最高峰的7.1下降到现在6.4。在30集弃剧之后,我眼看的一星的评分迅速上升,深感可惜。
在《蜗居》之后,应该再也没有哪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赢得了如此多的关注,或弹或赞。全网的播放量即将突破100亿,微信公众号上每天有上千篇的文章谈论《我的前半生》,在另一个热点指标微博上,#我的前半生#的话题也在话题榜第二位,居高不下。如果,它的篇幅再长一点,人物的成长和转变再合理一点,应该会更加优秀。
——————正文的分割线———————
对于十几二十岁岁的情窦初开的年轻人,爱情是荷尔蒙;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爱情是谈婚论嫁;对于四十岁的中年人,爱情是相守;而对于老年人,爱情是争分夺秒。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甄珠阿嬷终于获得了和宝剑相爱的权利。突然间,她就死了。在罗子君们还在折腾前半生的时候,就草草结束了她的下半生。
在《我的前半生》里,有三个功能性人物,一个是老卓,他负责提供一个旁观者视角,为观众梳理剧情;一个是凌玲,她负责制造矛盾,推动剧情发展;还有甄珠阿嬷,她身上代表着传统女性婚姻观,负责和现代女性的婚姻家庭观两相对照。
这个世故又爱子如命的弄堂阿嬷让人爱恨交织,她的好只对最亲近的人,她的精明全部针对外人。自从37集甄珠阿嬷为了自己的女儿强行开解唐晶之后,网上就骂声四起。
话说,在情场摸爬滚打多年的阿嬷,爱情对她来说就是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一个不行就找下一个。她哪里可以理解深陷在友情爱情双重背叛下的唐晶?她反而会认为,身为爱情导师的她应该用她的人生经验开解唐晶:一人解脱,两相欢喜。她执着啊!即使临终的时候,依然在嘱咐唐晶:再去找一个啊。
甄珠阿嬷说,“男人如衣服”。在她被丈夫抛弃的后半生,都在寻找下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不让女儿们为自己的后半生担忧。她的实用主义爱情观从金钱出发,以亲情结尾。不虚伪,不矫情,理直气壮,任性通透。然而,就在她热情满怀地迎接爱情生活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
这是一个隐喻。人生,就是无数谜题交织的过程,生活从来没有答案,最后能解答的,除了时间,就是生死。
在这部中年爱情都市剧中,旁观过的,经历过的,爱过的,恨过的,苟且的,无耻的,尊敬的,期待的,拒绝的,所有的这一切,在这帮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这里,没有绝对的对错,也不会有标准答案。
比如,陈俊生的背叛成就了罗子君的成长;贺涵的错爱造就了所向披靡的精英唐;凌玲的报复阴谋反而帮贺涵赎了对唐晶的心罪,陈俊生的背锅又帮助所有人回归本位。看惯高山大川的唐晶,心怀着对山脚田园的希翼是一种欢喜,罗子君从山脚下摸爬滚打,一路仰望高山险峰又何尝不是成长的喜悦?陈俊生荣升副总会让凌玲妻凭夫贵,罗子群夫妇这对打打闹闹的贫贱夫妻难道不是另一种婚姻的幸福?
所以,人总归要明白自己要什么,更要知道,什么可以去争取,什么只能等待。在经历面前,所有的时间都不会浪费。在时间面前,所有的生活都只能选择感谢。否则,岂不痛苦终生?
《我的前半生》的故事核来自师太,她的独具慧眼戳中的所有都市女性的隐痛:女人在职场上一路拼杀,不敢结婚不干生儿育女,即使回归家庭,又有谁能保证生活不会开个玩笑,像罗子君一样,十年积累一夜之间归零?如果向唐晶一样孤身向前,是不是又会错过生命中的良人,失去家庭的呵护和成为母亲的权利?
没有答案,大家如痴如醉的追了42集,答案依然在风中飘荡。
师太呢,有没有答案?
亦舒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27岁时只身到英国留学,过了三年穷留学生的日子。30岁回到香港,因为经济拮据也只能寄居在兄嫂家里。人在屋檐下,她把自己关在房间只做一件事:写稿。睡醒了就写,写到精疲力尽再睡去。如此辛苦只为一件事——稿费。此后完全是职场女王开挂,公关、编剧、高级新闻官,她拿一根笔杆笑骂人生,也拯救了自己被爱情灼伤的生活。等到40多岁她为了女儿移民加拿大,职场女王再度变为家庭主妇,还和记者笑称,家庭主妇的工作太辛苦,写稿是调剂和放松。
1982年,《我的前半生》初版,亦舒写: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2002年,亦舒在《喜宝》里写: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事实的真相就是这样,找到自己的归宿,家庭也好,事业也罢,钱也好,爱也罢;可以“把前半生用来结婚生子”,也可以“用来奋斗创业”,即使最终叻女变成主妇,主妇被逼要变叻女,这就是你选的人生,那就面对吧!
不过,要记得,现实里,没有贺涵。只有罗子君、唐晶,还有那个自己选择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