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有感于2019互加兴成长计划学习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快25个年头了,今年暑假的兴成长学习让我感触到——活到老,学到老,新的事物学习永远没有止境。
时间飞逝,两个月的网络培训学习很快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两个月的学习,我经受了一次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和精神的洗礼。这将使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信心满满、应对自如。培训以来,每个周四,都会准时地来到了直播的群里聆听、学习,感受信息化时代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益处,同时也大开眼界、回味无穷。
下面我浅谈一下近两个月来收获和心得
一、本次培训我参加的是教育信息化2.0素养提升班,经过七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2019年7月11日聆听了何其钢老师王子微课创始人主讲的《基于移动微课的极简教育技术的实践研究》,了解和尝试了王子老师推荐的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心情激动,收获多多。经常聊微信,竟不知其中隐藏这么多实用的小程序和公众号,非常感谢王子老师的无私分享。
2019年7月18日聆听了唐晓勇校长《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的精彩讲解,唐校长告诉我们“先设计学习,再思考技术”通过典型的中外案例解析了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跨学科中学……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人。应用技术省时高效的益处,赋予学生和老师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参于学习的变革,纵观国外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唤醒教育者要“对标国际,与世界同步”,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成为科技强国。这就需要在数字化时代,在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要重新思考教育,重新设计教育。技术促进变革,技术支撑文明传承,技术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听此讲座后,我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我会谨记这句话的。“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能改变。”
2019年7月25日有幸聆听了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实验学校梁勇老师所带来的《教学PPT的设计和制作》,很是受益,收获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知识。
梁老师从简要介绍、案例分析和基本原则三个方面,给在线的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程。
首先,梁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PPT?对呀!什么是PPT呢?我突然间反问自己,一款经常使用却不知缘由的软件让自己有些羞愧!(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
接着,梁老师讲了PPT的作用:一是视觉辅助,二是自动演示,三是资料阅读。那我们会做PPT课件么?梁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
梁老师讲的很细致全面:
教学性(服务教学)、科学性(内涵准确)、艺术性(颜值担当)、技术性(兼容稳定),我一下便恍然大悟起来,这才是PPT的制作方法啊!
紧接着,梁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讲了制作PPT经常出现的问题:
1.不协调的艺术字。一张完美诗意的图片被不符合场景的艺术字给破坏,导致不能更加“浪漫”的表达。
2.PPT代替讲稿。这是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制作PPT时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些内容需要我们自己去读,而不是整段的复制粘贴,这样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杂乱的颜色。在一张幻灯片当中,复杂的颜色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疲劳,让本应该跟容易接受的知识变得复杂起来。
4.模糊的图片。与上述类似,模糊的图片给人的第一反应是不舒服,看着很难受,这样在课堂的使用中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不相关的配图。所用的图片与要讲的知识内容毫不相关,对学生进行误导,同样起不到好的效果。
6.不相关的剪贴画。这也是我们以后要注意的地方,有时候过多的加入素材与内容也会适得其反。
之后,梁老师有详细的讲了PPT的基本原则、三大功能:情景创设、化抽象为直观、交互练习。
最后,梁老师接着教授了设计PPT的原则,以及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令我受益匪浅。
2019年8月1日 聆听了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副主任王思思老师《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耳目一新。统整项目课程、自然笔记、大概念……这些词语都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感觉自己太落伍了,再不努力学习定会被同仁们远远甩在后面。幸好参加了兴成长计划学习,使我的短板得到弥补。 从学习中我了解到开展跨学科课程就是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跨学科合作,知识共构。自然笔记是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跨学科学习,使学生置身真实情境,解决真问题。为什么要做跨学科自然笔记?首先是学生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其次是主题丰富,是共同关注的问题,符合课程标准,能够在学科内或跨学科进行有效连接。
2019年8月8日 聆听了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朱思思老师《教学定践中的思维导图》收获多多,朱思思老师非常的优秀,她同时还是《全球六大生态系统与世界文化探索》项目的负责人,值得我们向其学习。通过学习,我增加了以下知识: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更具体的说,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图文将左脑的逻辑、条例、顺序、文字、数字和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与整体思维等统一调动起来,将思维可视化,又被称为大脑的说明书。
二、常见思维导图的几种类型
通过朱思思老师详细的讲解,让我眼界大开,原来思维导图还有这么多的类型:
1.圆圈图。用来展开联想、描述细节、定义事物,例如:在中间的圆圈内表示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主题,那么,在圆圈外可以用来描述解释等;
2.气泡图。用来针对某一个核心的主题,对其进行分析解释,描述联想,不再是一个定义;
3.双气泡图。用于比较和对照;
4.桥型图。桥型图比较的特殊,通常在最左边去写主题,往右边写相似的主题或内容,描述相似关系,在中低年级一般不常用;
5.流程图。主要在大方框写主题,小方框写流程,主要是讲事物发展的一个内在逻辑;
6.多重流程图。用来讲事物产生的原因,讲述是什么东西导致这个事情的发生;
7.括号图。用来分析一个东西的结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思维导图类型,像列提纲啊等等;
8.树状图。用来分类一个内容,一般在一年级的课堂中比较常用,可以顺着逻辑往下去排列。
三、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运用与作用
1.知识归纳。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同类知识和单元知识整合,甚至对整本书的知识进行整合;
2.思维发散。利用思维导图对一个主题自由的想象、类比的联想,可以是任何学科、任何问题,还可以从图片到文字,从字到词再到完整的句与段的一个联想;
3.逻辑梳理。主要应用在从一个想法到另一个想法,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
4.写作。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段落结构与格式,以及主题的展开等等;
5.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对一本书的主题进行总结,将多余的文字去除,方便对整本书的记忆,反之又可以通过导图将主题展开,增家对整本书的认识与理解;
6.合作与探究。在合作探究中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其进行角色分工,制作交流记录和操作流程,以及用来分享成果等;
7.习惯培养。通过思维导图运用自己的方式来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就能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再就是列书单等等。
四、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
朱思思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有kiddpiration、mindmanager、imindmap、xmind、Mindmaster等等,这些软件都是我以前不曾接触过的,通过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是为自己增添了一项技能,课下我会尝试这些软件,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软件。
2019年8月15 日聆听了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陈晓粧老师《学习类APP的教学与运用》,首先讲了为什么把APP 应用于教学中?怎样应用APP, 用什么APP 等内容,每一次听课都是很长见识,使我了解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应该用到很多的教学软件,每一个学科使用什么种类的软件,都想尝试一下,很有趣,很有用。关于学习软件,我运用过微信,QQ, 小猿搜题,作业帮,CC talk, 小打卡,一起作业等。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各种软件的使用都是为了辅助教学,帮助老师讲解更透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适当的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面对各种学习软件,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所以要养成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和老师也确实要做好监督。社会发展是迅速的,学习类app在教学中也会起到重大的作用,要合理利用好!了解到在不同学科教学中APP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9年8月22日聆听了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美丽中国》课程项目负责人钟文妙老师《项目式学习(PBL)设计》一课
课程开始之前,钟老师提出五个问题:
1.你是否曾经为孩子学习兴趣不高感到苦恼?
2.你是否曾经为低效能的教学感到沮丧?
3.你是否曾尝试为提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改变教学?
4.你是否有某个瞬间,发现“平时不大爱学习”的孩子是个“天才”,而这个瞬间发生在你转变教学方式后?
5.你是否正在寻找或尝试一种新的教育学的方式?
钟老师从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逆向拆解案例、项目式学习特征及流程、项目式学习设计案例、项目式学习脚手架五个方面给了我一个清晰的答案。听了钟老师的项目式学习(PBL)设计,使我了解了这一学习模式,也让我认识到了项目式学习对于教育学生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所感
以前的学习就是一根粉笔,一个黑板、一本书。现在是网络来临的时候,除了常规的学习途径,我们还可以从互连网上获取更多的信息。 能够使用网络工具是我们提高信息素养的一个基本条件。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我们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所以学会持续学习,学会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