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前的小男孩伊夏一直生活的无忧无虑。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 虽然邻居经常向爸妈告他的状,虽然他的作业本满是红叉,考试零分,但依然改变不了他调皮捣蛋又快乐的性格,即使被老师罚站,站在教室外的他依然搞怪,自得其乐。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平常的秋天结束了!伊夏的爸爸觉得小儿子故意不努力不学习不上进,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把他送到一个以严厉著名的寄宿学校,让老师们替他管教。伊夏苦苦哀求,依然没能打动父亲,他被如期送到寄宿学校,他站在学校门口,看着载着爸妈哥哥的车一溜烟没了踪影,孤独感深深地包围了他,他觉得自己已经被世界抛弃了。
新的学校的老师也都不喜欢他,因为他的学习依旧很糟,不管他怎么努力,他也不能正常的读写,他每次看书写字总觉得那些字在跳舞,严厉的老师抽他手心,罚站等等,8岁的伊夏成了边缘人,曾经快乐的小男孩变的无比敏感,自卑,消沉,再也没笑过。
一位新来带班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他在第一课扮成小丑的模样翻着跟头进教室,和孩子们又唱又跳。整个班级沸腾了,只有伊夏除外。郁郁寡欢的伊夏吸引了尼克老师的注意,经过调查,终于知道了伊夏患了一种叫“读写功能障碍”的一种病,并不是他不用功,而是不论他怎么用功都无法分辨字母之间的不同,他的自信心被彻底湮灭,他只能用调皮捣蛋和反抗社会掩盖自己的这种无能,这样别人就不会认为是他“不能”“脑子有问题”而是认为他“不想”,他以此来拯救自己的信心。当尼克老师把伊夏的这种读写障碍反馈给伊夏的父母时,他的父母竟然不相信尼克老师的话,认为他的大儿子是每科都能考满分的学霸,小儿子不可能是“智障儿”,他也不可能降低对小儿子学业的期望来培养他画画的天赋,因为“他以后怎么和别人竞争?难道我要养他一辈子?”
尼克老师无功而返,但他并没有放弃伊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培养伊夏画画的同时,在多个感官、多处活动场景下训练他的读写和阅读功能,在和尼克相处的日子里,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来,他不但在缺陷上战胜了自己,而且在绘画上战胜了全校师生,他的作品被当作了学校纪念册的封面,风靡全校。尼克老师也被校长器重,转成正式老师。
伊夏就是《地球上的星星》里的小男孩。据统计,我国儿童读写障碍发病率为5%,国际学习障碍组织(Inter- 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简称IDA)解释:读写困难的成因源于神经系统,是家族性学习或是处理语言的困难,会根据个体的不同在严重程度上造成差异,常见到在重复及表达语言、阅读、写作、拼字、书写及数理上有困难。有这些问题并非由缺乏动机、感觉障碍、不适当教学技巧、以及环境所直接造成的。这是一种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这样的孩子就和伊夏一样,虽然努力,但因为方法不正确,得不到任何进步(因为专业知识有限,对这个症状先不做过多讨论)。
遗憾的是每个孩子并不是都如伊夏那样幸运,遇到一个懂他的尼克老师,不懈余力教育他。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这些父母,来爱他,关心他,善待他 。如果我们都放弃了他,他们的一生还有什么指望?什么是关心?伊夏的父亲认为“我们把所有以关于读写障碍的问题都研究了,我们不是不关心孩子的父母”。而尼克老师对他的解答是:“关心就是让孩子觉得他是被需要的,一个拥抱,无时无刻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吻,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关心他。我爱你,孩子,如果你害怕就来找我。你出错了,失败了又怎样,我都会陪着你,不要怕。并一再保证”。可我们家长一贯的做法是什么呢?“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并且扭头走掉藏起来,这样的话每说一次,每藏起来一次,就会在孩子心里刻下一刀,有了难以消除的疤痕。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重要他人,包括父母,某个特别的朋友,老师,你约会过的对象,或你很看重他对你评价的某个熟人,他们都会改变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有时候更好,有时候更糟。家人是重要他人最典型的例子,由他们释放的破坏自我的信号也格外伤人。而孩子天生就容易相信人,他们也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人生自己,所以只能全盘接受来自这些似乎无所不 在无所不能的成人的正面或负面的表面评价。
我们每对父母都是孩子的那个“重要他人”,我们不能滥用这个称呼,要对得起它。怎么对的起它,很简单,不要有过激的言辞,不要说些伤人的话,多给对方正面的评价,多承认他,即使他错了也不要紧,拥抱他,对他说:不管你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