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没有回家,不是不想,而是我没有想好如何面对回家后即将发生的事情。除夕期间,父母多次打电话过来,我选择没有接,我甚至能想到他们接下来会说什么,因为我担心我们会因为某些问题达不成一致,将我们本就十分脆弱的关系越推越远。
春节前和父母有过二次通话,让我渐渐的发现,随着我慢慢的长大,我和父母的价值观渐渐走向了对立面。
我:爸,我辞职了!
爸:为啥辞职,你啥时候能让我们省省心,都30好几的人了,一点都不省心。
我:你就不问问理由么?
爸:还有什么理由,肯定是你不听话,被单位吵了呗!
我:。。。,好了,快到吃饭的时间了,我下次再给你打电话啊!
过了几日,发现亲戚群里聊的热闹,实在忍不住了给我妈打了电话
我:今年的春节这么热闹啊,好可惜我不在,
妈:腿长在你身上,谁能拦得住你。
我:我担心我爸又骂我,这不,上次还挨了一顿骂。
妈:他是你爸,骂你怎么了,就是把你打了也是应该的,你看你都30好几了,连个媳妇都去不上,有什么用?
我:你们的世界只有娶媳妇吗?就没有别的事了吗?
妈:那你还想干嘛
我:。。。
接着,我又随便找了个理由挂了电话,这个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我也许再也回不去了,都是家是最好的港湾,可我渐渐发现这个所谓的港湾让我望而却步。
利用春节这几天,我反反复复在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段关系呢?
一、客观的讲,父母在很多时候情商是很低的,特别是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成了中国父母的口头禅,这个简单粗暴的话里面有两个很大的误区:
1、父母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着过度的自信心 。
2、同理心的丢失,忽略孩子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同样需要被理解和被尊重。
3、与自恋相伴而生的,是父母愈加强烈的的情绪化表达。
当事情没有顺着自己意愿进行,父母便会传达出负面情绪。比如,没取得父母眼中的“好成绩“时,孩子就会遭到责备和不接纳。
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往往会陷入“我不够完美,我有很大缺陷的“的自卑中,难免沦为父母的傀儡,按照他们的完美标准来成长。
中国的父母往往喜欢把孝顺和被控制混为一谈,这背后,牺牲的是孩子自己掌控人生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二、他们的一言一行始终伴随着我们,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和陌生人的相处模式
不会聊天,聊起天来又强行上纲上线,简单地说,情商低的父母难以和子女进行气氛融洽、有建设性、有意义的对话。和他们交流时,他们很少就事论事,理性平等的讨论,而只顾单向输出自己的想法和评价,极少考虑子女的心情、本意、承受能力。对话可以从一件极小的事情,迅速拉高为对子女为人、成长、个性的负面评判,变成对子女的“人身攻击”。
这会日益降低子女与父母的交流意愿,把子女推得远离自己;还会无形中造成子女的性格缺陷,让子女难以习得合宜的人际交往模式。在必须和父母闲聊的时候,我会非常谨慎地选择话题,非常谨慎地接话,因为我知道,稍不留神,谈话的矛头就会对准我。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叛逆,不好管。平心而论,他们自己说起话来,又何尝不是戾气满满?在无脑责备孩子不听话之前,请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好好说话了。这对于子女的成长和人格形成会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
因为我不论说什么,父母都能轻易上升到我这个人的高度。少不更事,尚无法独立思考的我真的一直以为我满身都是毛病,而且时至今日,与我亲近的人都能感受到我内心深处深深的不自信。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很少做过或说过什么事情是让父母无保留地认同、肯定的,这让我在人格形成的大部分时间内言行无所适从,胆小怕事,怕担责任。而要命的是,这些又会转而成为父母持续性批判我的靶子。想想看,闲聊时都动辄对子女“人身攻击”、扣帽子、贴标签,当子女真的遇到大麻烦,大委屈的时候,怎么可能再想跟家里说呢?当子女不再将父母视为自己可靠的“大后方”时,子女的成长路径是很容易走歪掉的!!!
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身边人交流时,都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无法自已,完全不考虑对方心情和感受,完全不懂得去思考对方的言外之意,只顾把自己肚子里的话说出来——这简直是我父母对我的交流模式的翻版。潜移默化的力量实在太强大。我潜意识中以为亲密的人之间的交流就是这样,越亲密越是这样。这让我很难交到朋友,伴侣也表示和我交往时,心好累。而迟钝的我真的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意识到我的问题所在。如今已经不再和父母一起生活,可以有空间和时间完全跳脱出来,回想自己所言所行,回想身边人当时的种种反应,有种恍然大悟,捶胸顿足之感。然而如今性格已然成型,虽然我努力调整,但是,很难。
由于我极少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直接的、无保留的爱和欣赏(我不否认父母爱我),我只能向身边人寻求这种感受。也许是为了补偿内心的某种缺失和空洞,我急切地渴望有人来无条件地理解我、包容我、爱护我、指引我。这一度为我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困扰,自己也因此绊过很多跤。经常的结果是身边人被我恶心到,而我自己内心也很受伤。其困扰之大之复杂,完全可以开一个新坑来说了。是的,父母尽职尽责地抚养了我,但是他们日复一日无意中的言语损耗,在我童年和少年的内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形空洞。我在成长中通过巨大的代价发现了这个空洞,但是只要这个空洞不填满,我在接下来的人生就要花费同样巨大的精力去避开这个空洞,而且一不留神仍会掉进去。
而后来我才慢慢和陌生人相处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先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接下来的关系才能是健康的。
那么,和父母聊天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简单一句话就是投其所好,转移他们生活重心,让他们把注意力分散到整天操心我婚姻的其他事情上。
1、母亲,你要知道你他们有哪些爱好,拿我母亲来说吧,她一大爱好是跳广场舞,另一大爱好是喜欢和那些亲戚唠家常,第三大爱好就是喜欢和一些大妈出去玩。我采取的方式就是尽量满足她,你喜欢什么我就帮你买什么,漂亮的衣服、包包,要什么买什么,喜欢出去玩尽管去,缺什么说就好了,当她发朋友圈时,我就疯狂点赞,啥年轻啊,漂亮啊,比我身边的菇凉还精神啊,把你能想到的好词都用上,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和她的相处模式会慢慢发生变化。因为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2、父亲,他喜欢养花,家里有什么坏了几乎不用拿去修,他三下五除二给你解决了。所以,我帮我爸在我家楼下开了一个修理店,赚个零花钱;另外鼓励他多养花,这不,我弟春节给我发的我家屋顶照片,各种花都有,春节一聚会大家都纷纷走向楼顶,我爸觉的可有自豪感了。总之,充当他们的迷弟就行。
所以父母年龄大了,生活也越来越空虚,我们能做的一方面是丰富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参与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没有被抛弃的感觉。对于自己生活中事业上的事情能不讲尽量别讲,遇到事情自己拿主意,尽量做到孝而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