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由日本的山下英子所著,这是一本不到两小时就可以翻完,却足以改变人生的书。
当你为某一物品是否需要扔掉而纠结困扰时,就是应该进行内在自我分析的时候。
“断舍离”是你与崭新自己相遇的过程。
“断舍离”的“断”是凭借自身意志切断家中物品蜂拥而入的势头。
“舍”是对家中堆积的物品逐一品味,甄选,舍弃。
反复进行“断”与“舍”,可以正视物品,精挑细选。如此一来,不单是家庭,连内心也可摆脱重负,以轻松的状态进行取舍,这便是“离”。
1
试着先拿起身边的物品问一问自己吧。
它很重要吗?它是经常要用的必需品吗?如果没有了它,你会不时遇到困难吗?
然后最后一个问题:你喜欢它吗?
人们常常误解“断舍离”的本意,其实它并不是强迫人们把什么都扔掉,而是通过这类提问甄选可以“舍弃”或“留存”的物品。
2
小时候,老师总会留作业,我们手写在练习本上,一本写完就换另外一本。
我们的作业那么多,练习本也渐渐堆积着,一本叠着另外一本,一叠摞着一叠。
很多时候,我们都随手扔了,扔到不知道哪儿去。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在茶几下随手拿起一本旧练习本,好奇打开看,正好看到一道以前做过的题,于是就琢磨研究着。正好隔天考试,居然考到了,我是全班少数几个答对的人。
那一刻好庆幸,那本练习本没扔掉。
因为这件事,家里人也一直津津乐道。
他们夸我运气好,而我却感恩那本还藏在茶几下的旧练习本。
从此之后,我再也不敢轻易扔掉任何一本练习本了,因为说不定我哪次重要的考试又需要它们。
舍不得扔掉,家里的旧练习本越来越多,我的书桌可以写字的空地越来越小了。
每次写作业,只能扒拉出一小块地方,刚好放个作业本,在一片杂乱的书本堆中埋头艰难地写作业。
如今回首这一段往事,真的是忍俊不禁。
正因为一次的幸运偶然,结果就自己脑补了理所当然的必然。
随着高年级的读书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书本和练习册越来越多,整天泡在题海里,不断加深巩固知识,渐渐储存在脑海中,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知识是思考验算而不是小时候简单的记忆背诵,根本没时间也不可能再回过头去翻开那一本本书写过的旧练习本。
也再也没有哪次考试是通过无意中翻开那些旧练习本而获得高分的。
总想着再复制一次小时候的幸运,舍不得丢弃那些旧练习本,那里面仿佛寄托着一份浓浓的“安全感”。只要保存那些旧练习本,说不定在关键考试中获得高分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坚信自己已经牢牢掌握了知识点,深深印在脑海里,尽力而为,无惧任何考试的考验。
信息原本“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发现有用”。倘若就此收藏,只为不知何时才有用武之地的“有朝一日”,其实毫无意义。信息排不上用处,不能有所帮助,那还不如没有。
丢掉“没有就感觉不安”,让资源回收,获得新生吧。
3
每年的毕业之际,每个准毕业生都会准备一套西服迎接面试。
我觉得,一套好的西服才更有利于通过工作面试,顺利找到好工作。
当周围同学都在买两三百一套的普通西服的时候,我买了一套将近一千元的西服。
它剪裁得体,高级灰的颜色,不是单排扣,而是一个很有设计感的环和链将衣服巧妙系起来。
当年穿着它的时候,无不受到众人的称赞。
然而,当年面试后签约马上就进入了工作。然后有了统一的工作制服,于是它只能被束之高阁了。
工作后,再也没机会穿它,真的就这么一直压箱底了。
每次看到它,总是想起了当年毕业的事情,感慨万千,可是又不知道拿它怎么办。
它见证了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钱买了如此昂贵的衣服,
毕竟当年学生时代花了大概一千大洋买的衣服,远远超出自己的金钱消费承受范围。
它见证了我走过的那段面试找工的岁月,有艰辛,也有喜悦,
毕竟每个找工面试的酸甜苦辣只有走过的人自己能懂。
它见证了我当年的审美和敢于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花大价钱的魄力,
毕竟当初觉得未来是如此美好,想要的东西迟早唾手可得,自己的赚钱能力肯定与日俱增,那份青春不懂现实残酷的青涩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不会再有了。
如此审视这件西服,它凝聚多彩回忆,饱含万千深情,心念至此,更不敢等闲视之。
它是这么重要,实在令人难舍。
事实却是之前不穿它,以后也绝对不会穿它。
它已经失去了一件衣服的功能角色。
留着就是占用地方,更增添了一些些“往日不可以追”的愁闷。
我们便是这般对物品注入各类情感和历史,使其超越本身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难以舍弃。
应该承认它与自身的缘分已经渐渐走到尽头。
冷静客观地审视“作为回忆”的收藏,把它作为寻常物品看待,狠心舍弃之。
倘若犹豫不决,毅然拿起剪刀剪破也是令自己死心的好办法。
最要紧的是,不要沉浸在回忆里,要憧憬美好的未来,以后可以买质量更上乘价格更昂贵的西服。
丢掉现在不用的东西,与物品告别,也是同过去的自己告别。
4
《断舍离》这本书,强调“断舍离”与寻常的“整理”“整顿”“清扫”具有显著的区别,它更多的向”物品”提问,借此询问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向内心深处那个纯真无邪的自己提问,走向更成熟的自己。
针对各类物品,笔者分别从难舍的心态,转变的办法以及具体的舍弃法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归根到底,断舍离的实质就是要深入挖掘自身,更倾向于类似行为心理学。
多问问自己,喜欢它吗?适合我吗?它能让我快乐吗?
购物时三思而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考虑,只添置必需的物品。
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
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断舍离并非一个循环即告结束。只要生命不息,为了每一天的轻松愉快,这种方法必须贯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