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吹皱一池
一个放浪形骸惹是生非的“问题少年”,一个大学临时聘请的清洁工,一个让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折服的数学天才。这三者是同一个人。
教授蓝勃将一道高级傅立叶算式布置在研究生班教室外的黑板上,第二天就被人解答,但是找不到答题人。他又写了一道更难的,是他和其他教授花二年时间才解出来的一道数学题。当天下午,蓝勃发现有个不认识的年轻人正在黑板上作答,看见教授来后马上就溜了。。。答案是正确的。
当蓝勃费尽周折找到这个年轻人时,他正因为殴打他人、袭警,在少年法庭受审。并且,他已是数进宫。
在向法官说情和缴纳大额保释金之后,蓝勃成为他的新一任监护人。
这就是电影《心灵捕手》令人困惑的开头。
少年名叫威尔.杭仃,他是一个孤儿,自小在养父母家饱受虐待。这样的经历养成他很强的防御心态。一方面,童年创伤导致他在归因他人时高度依赖外部的评价,在得不到正面肯定时,在人际交往中回避、退缩,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漠中的鸵鸟;另一方面,在归因自己时觉得自己没有被爱的资格。为避免再次受伤害,会采取攻击性手段来保护自己。
无论是在街头无厘头的找人斗殴,还是在与女主麦考兰谈恋爱过程中的踌躇反复,在见心理医生时的刻意挑衅,见国家机关招聘人员时的敷衍逃避。。。他的这种防御心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这一切的根由威尔并不自知。
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里有一句箴言,也就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常说的,“认识你自己”。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一个人被要求认知自我、关注自己的内心时,往往只是关注于自己的身体状态和行为,或者自己的情绪,或者是与他人的关系,这是具身认知和聚焦偏差的局限,无法抵达内心。所以说“离每个人最远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尼采)
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座大冰山,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动机与欲望、冲突与困扰,才构成我们真正的人性。
我是谁?
弗洛伊德说,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现在的问题是:你是不是有勇气去揭开这片黑幕。
蓝勃教授是最早意识到威尔的心理问题的:“他有防御性,得打开他的心防。”但他先后找的五位顶尖心理咨询师都失败了。没办法,他只得去找大学同学、心理学教授肖恩。
肖恩与威尔的接触费时长而曲折,影片呈现出来的就有八次之多,其中重要的节点有三个。
第二次见面,肖恩联系自己的经历,有一大段真诚而精彩的论述,从女人到战争再到爱情。最后他告诉威尔:
。。。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爱别人胜于自己才能体会。我怀疑你敢那样爱人。看着你,我没看到聪明自信,我只看到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
我不能靠任何书籍来认定你,除非你想谈自己,谈你是谁。
刚开始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到肖恩和其他心理咨询师的区别,不是把受治者当作一个客体,刻意地保持距离,而是坦诚而平等的沟通,一针见血地指出威尔存在的问题,借此引导威尔进一步反思自己。
第四次和第五次见面,都是肖恩以自己和已故太太的故事来开始谈话的,威尔也饶有兴趣的参与其中,就像二个熟悉的朋友在闲聊。
谈到太太的各种小缺点时肖恩说,她有各种各样奇妙的小特质,那是我最想念的事,这些不完美让她成为我太太。。。当他得知威尔正在恋爱中彷徨时,鼓励威尔努力去尝试。
肖恩谈起与太太当年一见钟情,并为此放弃了去现场观看那场超级球赛,热爱棒球的威尔表示非常不能理解。肖恩告诉他,我不后悔和她度过的每一天,不后悔为她做的每一件事,更不后悔错过球赛,只是有点遗憾。
这是在以切身体会来告诉他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被爱和如何担当。告诉他没有体验就没有真实的感受,引导他体会到爱自己、被人爱、爱他人的感觉,这是开启新灵魂的钥匙。
在第六次谈话中,肖恩一直在诘问威尔,“你热爱什么?想要什么?”“能做清洁工的地方有很多,你为什么要坐二个多小时的火车跑来顶尖学府里做?还在晚上偷偷演算那么难的数学题?”让他正面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第七次谈话是最关键的一次,有了前面的铺垫,也是水到渠成的一次成功解脱之旅。
法官送来的鉴定档案中,有一些是威尔当年被虐待受伤的照片。烟头烫伤、被刀刺伤等等,勾起了肖恩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
喝醉回家就想打人的酒鬼父亲(继父),保护妈妈和弟弟,扳手、棍子或者皮带。。。二人貌似轻松的回忆,却是血淋淋无法忘却的过往。
“这不是你的错。”慈父般的眼神,充满着怜爱的口吻,真诚无间的同理心,肖恩一遍又一遍的轻声提示着威尔。从眼眶潮湿,到情绪逆反波动,再到扑在肖恩怀里放声大哭,威尔心灵的禁锢终于得以释放——不再用别人的错误来否定自己。
从小缺爱的人总是习惯性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这成了他们一辈子的魔咒。而破除魔咒,获得超越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实现“认同自己”、“感受被爱”、“关爱他人”的三大目标。
其中“认同自己”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包括自我认知和接纳二个部分。影片中,肖恩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你要让他自己发掘。”他所要做的只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而蓝勃的欣赏和极力推荐,女友麦考兰的无私之爱,死党查克发自肺腑的劝诫,都使威尔不断感受到真诚的爱护。
罗杰斯认为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不断成长和实现自己。因此,心理治疗的目标只是"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能的人早已存在的能力释放出来".
就像是一颗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中,它一定会发芽、成长。对于某个具体的人而言,适宜的环境条件就是正确的“自我认同”和“感受被爱”。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则是长成大树、最终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欣慰的看到,威尔接受了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并且开车去寻找麦考兰。
人类的思想总有许多是相通的。在三刷本片到结尾时,我突然想起禅宗的一个公案故事。
唐末龙潭寺,某天晚上宣鉴侍立在师父崇信身旁。见夜已深,崇信便让宣鉴回房。宣鉴走出门外,回头说:天太黑。崇信便为他点燃烛火,宣鉴伸手去接,崇信却一口吹灭。宣鉴顿时开悟,倒头便拜。
宣鉴说天太黑,言外之意是这世界太黑暗,崇信点燃烛火,意思是佛法就是明灯。这是所有习禅人都懂的道理。而一口吹灭是要给他觉悟的机会。
幸运的是宣鉴开悟了。他明白了这盏明灯原本就在自己心里,师父不过帮着点一下,烛火明灭之际,便是心灯燃起之时。
机会都是自己抓住的,觉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一路走来,我们的人生难免会有受挫或迷茫的时候。也许你会像威尔一样遇到一位心灵导师,也许只是看见一本书,或者看过一部影片,甚至只是某一段话启发到你。最关键的还得靠自己将心灯点燃,看清自己是谁,看清自己真实的需求、目标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