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少,但更好|精读<精要主义>之一》中,我们认识并理解了格雷戈·麦吉沃恩的“精要主义核心思想”——更少,但更好。说得清楚点,就是就是时间和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围绕“更少,但更好”这个核心思想,建立精要主义思维模式: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尽管已经很清楚地认识了“精要主义思维模式”,但概念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怎么样才能把概念转化为自己的认知,指导行动、通过践行带来收益却不简单。就如同生气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后常常会懊恼不已一样,读懂文字和真正明白绝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精要主义者养成三部曲:探索、排除、执行。
01 探索
精要主义者常常需要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因而,精要主义就形成一个悖论:相比非精要主义者,精要主义者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去甄别、去取舍。但并非如此,精要主义者在聚焦某项事情之前,先广泛地了解事情的全貌并评估各种可能性,在有意义的少数上大干一场;而非精要主义者忙于追逐每一个机会和每一种想法,乃至于无法聚焦。
践行精要主义的难处在于“选择”,只有区分并选择“正确的事”,才能迈进“精要主义殿堂”的门槛。
首先,需要掌握探索精要之事的5个要素: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
游戏,拥抱内心孩童的智慧
睡眠,保护你的身心资产
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每个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选择——是否做某件事情、者做什么事情、怎么做事情。用手重重的拍下桌子的确快意恩仇、豪气冲天,但是在做出决定后你将面对可能带来的一切结果,有些结果可能会让自己陷入绝境。所以,决定之前的广泛考量和思考才显得极其重要。
思考需要空间,可很多人都忽略了独处对于思考的价值,总是在自己没有搞清楚之前去别处寻找答案。回想一下,我们很多正确的决定不都是独处时的灵光乍现?
孤独地思考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毕加索不也曾说过:
没有伟大的孤独,一切严肃的事情都无法做成。
探索和思考需要空间,留出空间,才能设计人生。鲁莽草率的决定往往让我们后悔不迭,而拥有一个思考和聚焦的空间,就是让我们后退一步,这样才能看得清楚。精要主义者不能紧紧盯死一处,而是根据视野的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精要主义者都是出色的观察家和优秀的听众,他们知道取舍的现实意味着自己不可能关注一切。我们不妨学学“新闻记者”,他们总是能在海妖之歌的诱惑下,集中精力抽离出有价值的新闻。
当然,思考也需要体力。体育比赛为什么能吸引狂热的人群?不只是激烈的对抗展示荷尔蒙,也许你我都在“体育游戏”中重新回复活力。玩的时候,人性得到了最纯粹的表达,个性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把游戏融入工作和生活,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当然,睡眠是恢复思考体力的最廉价的方式。
精要主义者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看似“不错”,等待“最好”。在审视一个决定时,如果没有一个肯定的“YES”,宁愿去相信“NO”。这或者比较极端,但不失为一种选择的好方法,如果一开始无法果断“say no”,不妨给自己设一个最低标准和一个极端标准。
02 排除
探索是精要主义者广泛的考量,为排除无意义的多数做足了前戏。大脑的“衣柜”中挂满了“必须保留的”和“可能应该扔掉的”衣物,仅仅需要确定那些行为和努力不可能带来个人贡献峰值是不够的,还得积极地淘汰它们——排除。
扔掉旧衣服并非易事。毕竟,你还会恋恋不舍,设想以后会重新穿上它们。但是,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一些看似还不错的机会时,你必须要坚守那条铁律——放弃看似“不错”,等待“最好”。
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
制定精要目标的两大要点是——重在实质,而不是形式;具体的目标才拥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在你未来需要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你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们只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到出类拔萃,那将会是一件什么事情?抛弃形式,追寻实质;“很清楚”远远不够,“真的清楚”才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要目标能够指导你获得更明确的目标意思,帮助你绘制生活的路径。
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
达成目标,你不得不优雅而坚定地说“不”。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必须得这么做。,“从众”是大多数非精要主义者者的特性,它让人丧失决断、勇气,当然也会丢掉创新,更不会说“不”了。当然,不是对所有要求都全盘拒绝,而是在于拒绝不重要的事情,以便承接真正重要的事情。
优雅的说“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开始时需要习惯尴尬,但你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把决定和关系分开(对事不对人)、说“不”不代表必须使用“NO”、权衡取舍、每个人都是推销员……
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衡量“赌徒”和“赌神”的标准是——止损。赌徒血本无归往往是放不下输掉的筹码,心存侥幸、以为下一把就能赢,越输越多也就不奇怪了。熊市中抛售股票被称为“割肉”,我宁愿把它看成是“割去腐肉”,否则,躯体会一点一点被蚕食。
不要盯住沉没成本不放,放弃它,你的机会成本会更高。
编辑,看不见的艺术。
一部精彩的电影,往往只是拍摄素材的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觉得剪辑可谓是看不见的艺术,迈克尔·卡恩就是斯皮尔伯格不可或缺的帮手。人生亦是如此,需要认真思考的如何做减法,而不是想法设法地新增形式。删减冗余不就是“极简主义”的最好诠释吗?
编辑人生,好更加专注,为有意义的事物腾出生长的空间。
边界,设定界限会带来自由。
精要主义者需要给自己划定“界线”,其实也是给自己“自由”。绝不做边界外的工作,哪怕会有不错的收益,哪怕会听到别人抱怨。不可以让别人来给你画界线,否则会失去主动,重新陷入非精要主义。
03执行
关于执行,精要主义者会通过淘汰无意义的多数来节省时间,设计一套体系,让执行变得毫不费力。必须要设计一套体系,不能等到衣柜被塞满时,才去用超人般的努力来清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留一个缓冲,我们就可以减少执行必要任务的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给我6小时看到一棵树,我会先花4小时来磨快斧子。——林肯
如何设置缓冲?
作完善的准备
比预计时间多留50%。卡尼曼的“规划谬误”指出:人们倾向于低估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即便是在以前已经承担过相同任务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建立风险管理策略
良好实施执行的另一个策略是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一步一步接近最终的目标。不能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平均用力。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努力追求在执行中达到的每一个微小而平实的进步,大包大揽往往会失去最初的目标。马拉松选手也是运用这一策略,不断完成途中的小目标,最终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作为管理者,让管理对象或团队成员感受成功,并适时地肯定、赞赏,以激励其行动的内驱力。研究显示,成就和对成就的认可,是人类行为的两大主要内在驱动力。
试问,谁又能不喜欢听别人对他的赞美呢?
精要主义者会设计一种常规,让自己所认定的精要事务沿着预定的路径实现。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人独揽8块金牌,而他的方法就建立常规,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常规并且坚持执行,每一次比赛就如同在脑中放映“录像带”,顺理成章地完成比赛,也不断重复着获得成功。
我们,也要设置属于自己的“录像带”,通过“刻意练习”让常规形成习惯,让习惯的力量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精要主义对于成就人生具有极大的意义,有些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却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正如同作者所言,精要主义对于他的意义,完好地体现在一些小小的瞬间里。它意味着失去很多,也意味着得到更多。聚焦在重要事务上是一种选择。它是你的选择。它本身就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解放。
精要人生,自律追求。
更多阅读移步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