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教委就孩子家庭教育上的问题在学生中间做了个民意测验。
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问的:当父母打你的时候,你心里想什么:
A. 改 B. 怕 C. 恨
—《教您如何赏识孩子》
800份调查卷中中选择改的为0份,40%选择怕,60%选择恨。
您打过孩子吗?
我想80%左右的家长都会打过,60%左右会狠狠地打过,另外那些40%的家长是那些没有时间去管孩子的家长。
我回顾一下我当母亲的六年,在乐乐三至四岁之间狠狠地打过,为了什么我竟然有些不清楚了,可能也就是犯了错误,不承认,反而怪到其他人身上,但我记得很清楚地是打过之后他失望的眼神。
每次打完之后,我平静了,会回头抱抱他,跟他分析为什么妈妈今天要打你,下次该怎么做,情到深处时,自己也会流眼泪。这时儿子也会很懂事地说:"知道了,抱抱。"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一时失控,就到手了,但是打完之后,却有后悔,会主动找孩子拉进距离。幸亏地是多了这个步骤,要不然到现在想想真的后悔不已。
网络上经常会出现子女在大街上一时上火,掌掴自己老母亲的视频,不可否认地是母亲是否也是把打当成家常便饭,所以没能培养好子女控制情绪的能力,气急攻心,竟然公然打自己的母亲。
所以,打这种教育方式不断地被证明,是非常错误的。
以前流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因为就是有那么一两个皮实的娃,心里承受能力极强,有一点出息,就大肆宣扬,却忽视了千千万万个心里出现扭曲的孩子。而且打是最没有智慧的管教方式,能产生一时的效果,所以才千万个父母才会想要用。
惩罚造成的四个后果
愤恨(Rec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相信大人”
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下次我得扳回来”
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
退缩(Retreat)-偷偷摸摸、自卑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时代不一样了,孩子天生叛逆。一味地严厉管教,只是赢了孩子,并没有赢得孩子。
那应该如何做呢?
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与鼓励)
是否有助于孩子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心灵纽带)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只有短期有效)
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与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美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符合上述的所有标准,以和善与坚定的语言、以爱与规则连接孩子,鼓励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自我控制力。
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也能加入我们一起学习正面管教、一起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