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马上就要结束了,不少家长已经为孩子选择好了冬令营,甚至已经开始计划明年的夏令营安排了。但仍有很多家长心中还是不免疑惑:“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营地?”“孩子去营地到底能学到什么?”“孩子在营地中能有什么改变?”
为什么送孩子去营地?这大概是所有未曾经历与接触过营地教育的家长共有的疑惑。我们不妨通过这个视频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今年是梅沙户外陪伴孩子们走过的第3个年头。三年来,有近10万个孩子走进营地,他们在三亚的暖阳里,在白雪皑皑的吉林松花湖,在美国的胡德山、弗吉利亚,天南海北,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在回答“为什么送孩子去营地?”这一问题时,他们或许是最有发言权。我们特别邀请了四位有过夏冬令营以及其他营会经历“老营员”的家长,听他们聊聊孩子在营地的故事,以及他们是否如我们期待中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什么送孩子参加营地”
朗朗妈妈:
初接触营地时朗朗比较粘父母,不能独立参加活动。在父母陪伴参加一些周末营活动后,朗朗独立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夏令营。在没有参加营地活动的日子,朗朗会想念营地导师、小伙伴,主动让妈妈去了解最近有什么营地活动。
作为家长,我们对他参加营地活动没有功利性,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识要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他的能力。我们更多的是觉得这些活动可以给予他接触更多的人、看到更多有趣的事或物、参加更有意思的活动的机会。作为家长也特别想知道,他一个小小人儿独自去面对陌生的人、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会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营地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西西妈妈:
营地是一个可以让孩子快速长大的地方,参加完夏令营的孩子的进步不会马上得到体现,而是在孩子的身上种下一颗种子,静待种子成长。参加获得的目的和意义也会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显现出来。可能在某个时期,种子就开始发芽。
麒麒妈妈:
觉得营地在塑造孩子性格、人格的过程中是无可替代的。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多是引导性的,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团队协作、探索的乐趣,对于孩子是珍贵的体验和收获,这也是我们一家一直是梅沙户外“死忠粉”的原因。
“孩子在参加夏令营后有什么变化?”
朗朗妈妈:
接触梅沙户外这2年左右的时间,朗朗在长大。独立、礼貌、组织能力、合作意识方面看得到有成长。朗朗在参加完城市少年行活动后,他会告诉我们,他喜欢行走,喜欢当队长。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在等待,耐心等待他自己去发现他参加营地活动的收获。
西西妈妈:
参加完夏令营后的西西,开始对时间的管理很有规划性。他能够自己制定计划,而这个计划里包含了他今天需要完成的所有的事情。
元子妈妈:
参加活动之前,元子对自我的肯定不够,比如有些事情不会主动去做,怕做不好,怕别人笑话她,也不会主动和别人去说话。比如之前妈妈让她去做的事情,虽然行动上会服从去做,但是在内心上会去反抗。在参与营地活动后,面对妈妈发脾气时候的批评,元子不会只是生气与不理解,而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结合营地导师的做法和妈妈的做法进行对比,告诉妈妈哪些行为做的不是很好。
麒麒妈妈:
更加开朗、热爱大自然和户外,更加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朋友。在参加活动后反复和妈妈谈论今天活动中学习到了什么,总结自己哪个环节没有做好,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我也希望他通过营地教育变得更加有冲劲、更加有勇气、更加有团队精神。
营地是制造快乐的工厂,在这里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在营地里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技能、尝试新活动、结交新朋友,也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有了学习独立的最大推动力。
而不管是家长,还是从事营地教育的我们,惟愿能将营地生活的快乐和乐趣为孩子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陪着他们一起快乐、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