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互联网是什么?有人说,互联网在本质上是一个建构在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用于存储和交流的虚拟空间。这么说对不对?曾经对。为什么要用“曾经”这个词呢?辩证法有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进而引发质变。就像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加热提高温度只是引起质变的外部条件(外因),水分子的主要热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才是引起质变的根本原因(内因)。
同样的道理,互联网无限连接的特性,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资讯沉淀和个体连接,连接的渠道、方式、类别也不断延展,当跨越一定的临界点后,互联网对于人类而言,就不再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载体,而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到了这个时候,互联网就不再是个虚拟空间,而是一个虚拟世界,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独立于物理世界之外,又与物理世界密不可分甚至融为一体的一个平行世界。如果聚焦到商业层面,那就是一个依托于等价交换原则和既有货币体系而生,但非以往人类所创造和经历的以实物为基础的物理化的商业世界。
这个质变,已经发生。确认质变发生的评判依据有这么几条:
1、智能手机以及其他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台式机由于空间固化和携带难度而导致的使用时间限制,意味着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已经融入了个体生命历程的每个时间点。
2、无线通讯技术的全球覆盖和零付费趋势,使得互联网融入了个体生活轨迹的每个空间点位。
3、线上支付认证系统的成熟,意味着整个线上交易闭环的形成,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对于实体商业世界所有领域的渗透。
那么,这样一种质变的发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变革能量(深度X广度X跨度)已经实现了对人类社会以及地球四维空间的全覆盖,一旦形成变革或是颠覆,必定是根本性的。
我们再来考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体系这三个维度。
物质组成的人类社会尤其是商业世界,有一个基本的存在标准,就是“有”。首先,要有一件客观事物,它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为人所认可,之后通过生产或捡拾或宣示为某人所“有”,形成存量和增量的所有权,而后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加以保护、交易、剥夺,而在这个过程中这样的游戏规则又形成了相关的操作组织和体系。而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却有着有、无或者说虚、实两种天然属性。
《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易经》中的古朴文字,却极为贴切地反映了互联网混沌而生裂变成长的内在逻辑。互联网原本是由物理的网络技术与运用法则组成,启用之前的虚拟空间是虚无混沌的。但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以虚拟代码表征现实世界中的现存事物,这就产生了阴阳、虚实两种关联现象和逻辑,这两仪是相依相存对立统一的;而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有好坏新旧有无存废两种内在对立关系,阴阳两仪各自内在的矛盾因素的演变就构成了“四象”,而内在矛盾因素随机两两对应发生关系就是八卦。这种复杂的作用关系作用于原本一元化的现实世界,就会形成一种颠覆性创新的局面。
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以传统哲学认知,知行同样建立在万千世界的既有存在之中。那么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体系这三者之间,生产关系自然是率先感应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动的层面。
前互联网时代,实物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包括金融等领域也是基于实物经济的衍生品类),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自然是生产关系的主导者,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一方只能是接受指令的弱势一方。
比如交流思想这事儿,除了小范围的讲座沙龙,一个人要想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最传统的方式就是找出版社出书,那么排版、校对、印刷、销售,这是一个完整的物化生产的过程;同时由于交流通讯的有限性,基本上这种思想交流是由作者到读者的单向度。即使是广播电视出现后,这种交流依然要依托编辑设备、发射机、接收机这样的物化渠道,依然是单向度的发-收过程。那这个单向度的指向中,可选择的无非是要不要承接出版、要不要代理销售、要不要购买、要不要反馈。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抽象理解为阳以及之下的少阳、太阳。而互联网出现后,首先作者与出版社的关系变成,我的作品可以付印出版,也可以直接发到网络上分享,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作为读者不但可以做出买不买看不看的选择,同时基于互联网个体与个体自由连接的特性,还可以选择是否在任一时空做出反馈,比如是否续订、是否互动,甚至反向定制关于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释等等,同样是双向选择。这就是阴阳两仪生四象。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所有权不变,但所有者的权威在消解。互联网赋予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个体以空前平等的协作地位。这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BAT不是凭借着大型平台对于入口和大数据的垄断,形成事实上的优势地位吗?实际上,这正是互联网在质变前的社会现实生产关系在网络上的投射。在互联网发展的雏形阶段,基于总体规模和对于物理世界覆盖程度的有限性,很容易形成先知的垄断权,而所谓的去中心化去中间环节,在短期内,很容易变成去别人的中心化和去别人的中间环节。
但是,在连接成本持续消弭、互联网覆盖领域日趋全频谱、连接渠道日趋多元化的大趋势下,个体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空间将持续放大,几乎达到无限,这种情形之下,大数据和入口的垄断成本持续攀升至无法想象,而所谓大数据的价值不断贬值,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中心地位和中间环节就将失去存在意义。这也是淘宝天猫市场份额下降,BAT急着扩张产业布局的根本原因——延缓平台衰亡的速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