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昨天很多人都被“小朋友画廊”刷屏了。
据说,其中很多绘画者,是自闭症人士。抱着表达爱心和对自闭症小朋友绘画的支持,很多朋友都点开了“1元购画”的二维码。
你看完也许会惊呼,哇,这些自闭症人士好厉害啊,好有天赋!画的比我们家孩子好多了!更有很多人提到:“自闭症都有天才的部分,特别是有作画数学的天分”这种观点。
结果昨天晚上,咪蒙发文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这一事件,她提出:“其实,99%的自闭症小朋友都不会画画”。在真实生活中所接触、所认知的自闭症,完全不是一回事。事实上,99%的自闭症人士都不具备所谓的天分。
我们给自闭症儿童画蒙上了一层美好的外衣——天才、惊艳的画作。这种苦难中的美好及其难能可贵,于是我们在朋友圈疯转。
我们在表达善意的同时,是否有思考过事物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呢?
公众美好的想象背后,总是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大多数的自闭症患者,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就是生活能不能自理。生活是艰辛的,大部分的心酸常人却看不到。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看到“小朋友画廊”就会忍不住转载,却没有思考背后的原因。充满善意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不加思考被人错误引导了我们的善意,我们就沦为了传播的工具,甚至一不小心会成为谣言的帮凶。
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传播的工具?
之前的罗一笑事件,朋友圈刷屏之后的结局大反转;年初引爆网络的爆款文《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最后的真相更是狠狠扇了大众一个耳光。
事实表明,大多数突如其来的刷屏之后,剧情总是会偏离大众的预期。在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传播的助推者,抱着娱乐的心态等待结果之时,是否有思考过事情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是否有思考过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是否对自己的行为存在正确的判断?
我们这些动作的背后,对事件的主体是真正有帮助,还是在成为热点爆款,顺便抒发了一下自己的爱心伟大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如果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对自闭症患者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加深了社会对这个群体的误解,我们还会做吗?
其实影响我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点燃我们心中的善意,正义感,我们谁都不想成为一个坏人,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太多机会表达我们内心的善良,于是我们都很渴望有那么一些机会,能让我们摆脱日常的琐碎,抒发内心最纯粹的正义感,在某一个时刻成为内心深处高尚的自己。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善意却被利用了,误导了。
就像我们看到街上、火车站的小孩乞讨,会忍不住给他钱。但其实早早就有人发文说:各位叔叔阿姨,如果你看到年幼的我们在路边流浪和乞讨。请不要给我们钱,麻烦您用手机把我们拍下来!再麻烦您把我们的照片传到宝贝回家网站,同时注明拍摄地点,也许我们就是被拐卖的孩子之一。
有一个很好的检测方法,打开自己的朋友圈,看看自己近一年来随手转发的软文,你还记得当初自己为什么转发吗?仔细想想自己为何这么做的原因,有没有哪些行为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有些后悔?
我们谁都不想不知不觉中被人诱导,谁都不想被人利用自己的善意,谁都不想成为舆论的传播工具,谁也都不想成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但我们有时候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这一活动,是否会诱导大众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还有待讨论。但我们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却迫在眉睫。
1、避免随波逐流
看朋友考公务员,你也想考公务员;同学准备出国,你也想出国;同事准备结婚,你也想结婚;朋友圈转发,你也跟着转发;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别人说什么想什么很重要吗?我们是为自己活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和完整的,不应该随波逐流。首先要坚定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会不受任何行为与言论的影响。
大家熟悉的演员及导演徐静蕾,从2004年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到2010年凭借《杜拉拉升职记》成为“大陆首个票房破亿女导演”,从文艺到商业,徐静蕾一直在尝试挑战自己的“未知领域”。
她的导演新作《绑架者》,并不是她驾轻就熟的爱情片,而是以冷静理性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有关绑架者与被绑架者之间心理较量的故事,一部动作片。这就是徐静蕾,她从不按照“约定俗成”出招,总是跳出你的想象。她说:“别人说什么很重要吗?我们是为自己活着。”
徐静蕾总是在做成一件事情之后,就去探寻新的领域。没有一件事能限制她。对她而言,人生是为自由而活,不容许被绑架——最爱的人不行,事业不行,就连“自己”也不行。随心所欲,最是快乐。
在一个惧怕“老去”如同惧怕“死亡”的行业,徐静蕾从30岁出头的时候就开始自称“老徐”。她长着一张敏感而倔强的脸,是那种常常可以在法国文艺电影中看到的女主脸,无论在什么年纪,都带着一些少女气,又能够随时在深情和绝情中切换。当这张脸从幕前移到了幕后,她内心隐藏着的巨大能量才开始渐渐爆发。
生活中,你是随波逐流,还是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什么会让你开心,什么会让你觉得有意义?又是什么让你悲伤、难过、害怕、愤怒、内疚?你是否了解自己的情绪?又是否知道如何应对?
还是永远只有一种粗暴的方式——让你和周围所有关系产生联结,仅仅只是害怕自己跟不上最新的资讯,缺少共同的话题。
老丑说:一个人前行是不辛苦的,辛苦得却是跟随者别人的脚步。
随波逐流,看似是大多数人的决定,看似是一件保险的,正确的做法,就好像在拥挤的人群中,你跟随着行人的方向,内心总觉得踏实一点——没关系,这么多人一起走,难不成都是错的?
人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就永远无法跳出原有的圈子和惯性去做事,也永远不可能去体验到新的生活。因为他们选择的,永远是别人做过的决定,他们尝试的,也永远是别人做过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这样做,所以我必须这样做,看很多人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可是,你知道,大多数人过得并不快乐吗?
随波逐流是一种懒惰的思想,以及一种麻木的行为。这种思想,让我们懒于思考,因为你内心总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和他们一样,总没有错。
而这种行为,让我们一直无法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可一步一步跟随人群,可能走向的并不是似锦前程,而是峭壁悬崖或是海市蜃楼。
有多少人,在别人的眼光中失去了自我,又有多少人,在别人的非议中成就了自我。
2、提高认知水平
谁也不想被人叫做“工具”,“工具”两个字听起来仿佛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却又不断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复发生。所以在成百上千的信息中练就火眼金睛就显得格外重要,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成为一件十分紧迫的事。
最近看了蔡叔的《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对自己的认知又有了一次深刻的认识,书中的观点颠覆大部分人的固化思维,戳中了我自身认知上的很多误区和盲点,开始引发了我进一步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避免沦为工具的核心方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有了足够高的认知水平之后,才能清晰的分析和探究事物背后的本质与逻辑,达到思维层次的不断提高。
想要打造认知优势成为先人一步的竞争力,你必须重新认识你自己,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了解自己的人。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
虽然了解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各种蛊惑人心的言论大行其道,普通人很难通过一般的方式读懂自己的内心,一个人要了解自己甚至比了解身边其他人还难,但是了解自己的回报异常丰厚。
你对待事物的看法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的行为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认知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差别。而改变的方法,就是将阻碍你发展的那些错误观念进行解构和重建。
唯有了解我们自己本身时,悲剧才会终止。
3、不浪费精力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我们为什么会做这么多不自知的行为呢?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太闲了。没错,任何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根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和自己不相关的事情上。因为平常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哪里又还有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呢?
大家一定经常刷手机吧,现在每个人都有好多微信群,公司群、家庭群、朋友群、各种兴趣群、吃喝玩乐群,甚至还听说一个宿舍6个女生还能有6个群。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每天花在群聊的时间有多少,是不是回家躺着玩手机聊天,一晃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然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做?
我之前也是这样的,总觉得什么都没做一天就过去了,经常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后来我就反复问自己:群聊这件事对我重要吗?不做这件事对我会不会有所影响?答案很明显:完全没有影响!
当时我一天花将近2个小时在群聊上,到现在除了几个重要的群消息,我基本不参与闲聊。我不仅没有错失任何东西,反而因为没有浪费时间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而在工作中有了很大提高,甚至直接升职加薪。
最重要的一点,你甚至可以理解为我比之前的自己每天多活了1个小时,大家都知道,时间可以说是衡量我们生命的一个维度,那么从长期来看,我不是比之前活的更久了吗?
所以,在考虑是否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件事情对我重要吗?有没有比这件事情更重要的事?我有什么成长和收获?
如果我们确定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儿,那很简单,把一切注意力都放在那上面。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对事物的深层次思考,是我们提升认知的方式,也是促使我们成长的必要手段,当我们成长了,思维层次提高了,就能更加清晰的发现事物的本质,再也不容易被表象蒙蔽。
花一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我希望下次我们转发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先冷静下来,想想三个问题:
我做这件事情可以帮助到谁?
我做这件事情会不会对事件群体造成伤害?
这件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我们每个人每次都能再多思考一点,世界才真正能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