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写在前面
昨天的课程意犹未尽,永澄的精湛的讲解加上高能的课程内容,全面的展示了积累的力量。今天的课程内容让昨天没有听够的小伙伴们满足了一把。不仅对之前的知识进行了回顾,还重点的分析了复盘和分心工作法,详实的案例已经让自己蠢蠢欲动了!
一、复盘不得不说的事儿
1.1、不同规模
上一次课程说到了复盘的框架也给出了案例,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处在震惊和鸡冻之中。今天永澄就开始“庖丁解牛”的来分析复盘了。
任何事情都可以复盘,但是对于不同规模的事情,复盘的落地还是会有细微的差别。所以这里用:行动、任务(活动)、项目、战略来区分做事情的规模,针对不同的规模,永澄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流程。
实际上,无论是什么规模的复盘,其核心的流程需要思考的逻辑都是一致的。
1.2、相同流程
在讲解完逻辑之后,永澄利用昨天的课程里讲解STAR工作法的部分给大家做了一个实例,让所有的人都参与了进来,真正的感受到了复盘的强大了。
在流程中让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主持人的角色,另一个是复盘流程的实际应用。
关于主持人的角色:在团队复盘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主持人,如果人数少,主持人甚至可以兼任。我认为这个角色的引导会对复盘的全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复盘的主持人要陈述规则:我们今天来做复盘,复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从哪里学呢,从我们做过的事情里去学习。在复盘过程中要就事论事,请尽量的使用中性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在复盘过程中,请每个人都做好记录。
上述的规则描述对于没有参与过复盘的人是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的。即使是都参加过复盘的人,或者说仅仅是自己做复盘,也有可能出现不按照流程要求来执行的可能。所以自己还需要分心出一个角色来担当主持人。
复盘流程
- 陈述规则
- 回顾目标
- 评估结果
- 分析原因
- 总结经验
根据现在我的认识,这个流程是通用流程,在前期的学习中,要严格的按照流程推进。目前还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个内容不会错。后续有了更多的体会再来分享。
二、分心工作法
关于分心工作法,其实自己以前下意识中也在做,但是没有进行刻意练习。所以自己是断断续续的在想,还没有做到积累。自从现在开始自己在尝试刻意练习,中间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分心工作法中,当自己能有多个角色的时候,其实记录这件事情也很重要,这部分是永澄在课程中没有太多展开的。我一般会开至少两个文档,一个用来利用STAR记录法记录整个流程(其实这就对应了一个角色),然后再开一个文档对应具体的内容记录(这是另一个对应的沉浸的角色)。
另一个问题,自己要有几个角色呢?这是一个困扰了我一段时间的问题。在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多个角色hold不住,能力强的时候到底要几个角色也会有一些迷茫。
这个问题和两个点相关,一个是目标,这是永澄在课程里提到的,也是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其实角色的多少和目标紧密相关。
为什么是澄清目的,角色做的事情也是为了目的服务的。所以回到初心,目的清晰了,角色的多少也就清晰了。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是因为Caie和我沟通时提到的一个困惑,到底要多少个角色呢,为什么永澄可以有那么多个角色学到那么多。其实这也是表象,背后是永澄对自己的目的的清晰。
另一个关键点是能力,只有能力够了才能真正的服务到自己需要分心的角色并且把控到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能力不够怎么办,那就不要那么“贪”减少目标,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另外自己要提高能力,补上这一部分的内容。通过复盘,其他的刻意练习都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的。这是另外的话题了,以后再聊。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是在实践中的感受,全程高度集中精力在数个角色上进行学习的时候,对自身的体能消耗非常大。体能不光包括了身体的疲劳,更多的是精力、意志力的消耗。往往几个小时之后自己就会什么都不想做了。所以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三、STAR记录法
在永澄上次讲完这部分的内容后,自己就一直在尝试使用,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现在想来,其实只是做了记录,并没有做到“STAR”记录。
Situation:背景情况;
Task:任务说明;
Act:具体怎么做;
Result:最后结果怎么样。
光知道这些是不够的,因为使用的不到位,知道了等于不知道。
Situation:背景情况;
这一次会议之前,已经完成了XX工作。
Task:任务说明;
本次会议是要讨论XX,期望达到一个XXX的效果。
Act:具体怎么做;
在会议中,实际发生的一些情况XXXX。
Result:最后结果怎么样。
最后不仅仅达到了原来期望的结果,还实现了XXX
以上是自己初步的一个尝试,后续会继续按照这个逻辑来进行思考。
四、总结
烧脑的课程结束了,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新的个人积累时代的开始,感觉自己又要开始加速进化了~
实践、实践、实践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实践之后再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