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来自原生家庭的谎言
才会影响我们一生
文:古瑟
出品:酷威文化
最近在微博上看了一则“闹剧”,某创业公司推出一款女性保健用品,请顶级流量带货大V推荐,全公司坐等大V推荐视频播出后蜂拥而来的购买者。结果几百万的视频播放量,几百人留言说“已经购买”,带来的却是零销售的尴尬局面。老板觉得被骗了,在微博吐槽大V是假的。围观群众却意外发现,这款女性保健用品本身也疑似假货,有网友点评笑称:骗子找骗子做广告,这真是一条谎言产业链啊!
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认为来自商场和职场的谎言不用太在意,毕竟那都是生意和“生人”。但是在家里,或是对亲朋熟人就绝对不能说谎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真相可能不太乐观,有专家表示,就夫妻双方来说:为了避免对方产生不满情绪,我们在婚姻关系中说的谎其实要比在其他任何关系中都要多得多。“我从不欺骗家人”,本身就是最常用的谎言之一。
不但大人说谎,孩子也一样:儿童在三岁左右开始说谎,而且他们一旦掌握窍门,到小学时就完全刹不住了。实际上,学说谎是我们学会吃饭、走路和说话之后的又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是还没学会胡说八道,那就还没发育完全。
关于“谎言”的更多真相,可以看看《谎言心理学》一书。该书是英国作家米兰达·道尔(Miranda Doyle)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以自己原生家族几代人的关系为实例撰写的心理学畅销书。从中你能看到谎言千变万化的伪装——自恋、作弊、辩解、自欺、伪记忆、工具性谎言……足以颠覆人们对“谎言”的传统认知。
米兰达在《谎言心理学》中写道:为了两个年幼的孩子,爸爸隐瞒了前妻刚刚离世的真相,初见才几个小时,他就对自己未来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我(作者米兰达)的妈妈,撒了他们之间的第一个谎……而这个“谎言家族”还包括我关闭心门的大哥,说谎成性的二哥,总是被欺负的弟弟,失踪的祖父,不忠的外祖母……以及叛逆的我。
当我有一天能够用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回放我们这个六口之家和整个家族的往昔时,我才震惊的发现,那些谎言,哪怕最微不足道的小谎,后面都有极其复杂的动因和惊心动魄的故事。从中我发现了更多潜藏的谎言,甚至有些还是从我嘴里说出去的。
那些有目的性的、漫无目的的:炫耀的、愧疚的;善意的、恶意的;甚至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谎言,到底因何出口?又会为原生家族带来怎样连绵不绝的影响?
我力图绝对真实的还原家族故事,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每回忆一遍,记忆就会被刷新一次。重温记忆与编造谎言其实并无二致。都会用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假设,填补空白……
《谎言心理学》堪称是一部来自原生家庭的谎言追踪报告,影响我们一生的根源追溯。是一部颇具心理学研究价值的例证之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毕竟跟踪和收集一个家族与“谎言”相关的资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建设性且很有难度的事,这些内容涉及了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个人成长、社交等多个方面。作者通过事件回忆与心理学分析的不断切换,终于理清并让我们看懂了我们所有人都曾遇到过的各种微妙谎言的深层含义。
谎言的目的,远非“欺骗”那么简单。每个谎言之下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心理诉求,思维逻辑。上至家暴、出轨,下至小孩之间的排他、霸凌,其背后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原生家族每一个被遗忘的细节。看后不禁让人沉思,有多少谎言是因人性本能脱口而出,有多少是特殊家庭遗留之祸,又有多少只是因为我们一再刷新的记忆早已变成了“伪记忆”。
《谎言心理学》最与众不同的点在于,它是一部罕见的极具文学价值的心理学图书,说通俗一点就是“非常好看”。
这本书让米兰达收获不少赞誉,其中就包括欧文・威尔士(世界知名作家、著有《猜火车》,后《猜火车》被搬上银幕,成为经典电影之一)、约翰·伯恩塞德(作家,艾略特奖获得者)、比·威尔逊(英国历史学家、作家、记者)。刚看见这个推荐阵容时,我还好奇,一本心理学图书何以得到文学界的高度肯定?
原来。作者本意是借由揭露隐秘家族史来呈现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谎言世界,因为文笔太好,意外的也成就了一部家族传奇故事。情节冲突与画面感都非常有张力。可见作者写作时是付出了相当的勇气和觉悟的。
因自卑而说谎报复的父亲,因自责而说谎掩饰的母亲,为自保而说谎逃避的兄弟姐妹——埃德里安、肖恩、艾德和“我”。尖厉与柔软交织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又一个谎言出口的真实瞬间,说谎者身不由己、可恨亦可怜的形象,让人心生同情。最后,你甚至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没有这些谎言,又该怎么过这一生!
最后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大家都熟知谎言是用来掩盖真相的,但却忽视了说谎这种行为自身也有“真相”。只有了解了这个真相,我们才能清楚的看到说谎者的内心。而在那之后,才能谈理解,甚至预防。
★《谎言心理学》金句赏析
●女人说谎大多为了取悦与自己说话的人,而男人说谎则大多为了拔高自己。
●爸爸还是不相信我们几个子女能接受真正的他,尤其是我。他说了很多谎,为的是不让我失望。
●说一个谎所付出的努力是诚实的两倍。我们要先看看需要隐藏的是什么,评估一下其重要性,再编造一个谎言,说的时候要表现得真实可信,最后,还不能把这个谎给忘了。
●妈妈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不再编造谎言,脱口而出皆是真相,这要归咎于认知负荷,也就是说她的大脑疲累了,支持不了说谎了。但她没认识到,谎话说着说着圆不下去要勒令自己闭口以免说漏嘴时,才是最消耗脑力的。
●我们说谎时所感受到的担心、愧疚和后悔,这是大脑在抵抗。
●这已经不知是第几回了,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我一点儿教训也没吸取到。我还记得那个把我骗到楼上的谎言——上面能看到整个城市的景色。从小就被教育不能和陌生人出去,可我还是和酒吧保镖搞在了一起;一直被告诫要警惕有床的房间,有了便利条件想不发生什么都难,可我还是把这话当成了耳边风。
●愧疚感有着近似爱的气味、触感和外表,当你对一个人怀有愧疚感,就会产生你爱上对方的错觉。
●当你和肖恩怎么都学不会时,爸爸就会痛打你们,希望能把知识打进你们的榆木脑袋里。每当这时我就坐在楼梯上试图通过心灵感应的方式给你们传答案。我很想进去制止他,但我没那份勇气。我把自己关在自己想象的城堡中,日久经年,那座城堡就吊桥高悬,甚至向每一个靠近的人挂起一块牌子——请勿靠近。那时我六岁或七岁。
●我们的记忆会按照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来构建,这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本能。记忆和说谎一样,都是一个再加工的过程,会将片段拼接起来,用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假设填补空白。记忆的构建与谎言的编造并无二致。
●肖恩经常跟我念叨他的一个愿望,那就是他非常希望爸爸去领养他时,他是醒着的,扭动着小小的身体发出声响,证明自己是上帝的赐福。可那个夏日的清晨,爸爸发现他时他睡得正香甜。关于这一点,肖恩如今依旧很是遗憾。
●作弊者玩的是一种“超游戏”,其他玩家在认真玩游戏,而作弊者玩的是自己的对手。所以“作弊”又是“不忠诚”的代名词。
●张伯伦曾说:“当希特勒承诺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我感觉他的承诺是值得信赖的,他这个人也是可信的。”但直到几十年后我们才知道,精神病患者在说谎时是不会露出破绽的。他们在说谎这件事上可谓独领风骚。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精神病人获得假释的机会是他们那些正常狱友的2.5倍。
●小孩子的确容易被父母骗,但这只因为他们愿意相信自己爱的人。
●有些科学家的研究领域非常稀奇古怪,他们发现,能够很好控制膀胱的人,其说谎能力也差不了。不然为什么每次和爸爸说谎,我都有一种急切地想要小便的感觉?
●我们会教导孩子说谎就是犯罪,有时还会因为他们说谎而揍他们。可几小时之后,或是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听到自己的父母说谎,甚至会被要求成为某一方的“帮凶”去圆一个谎。人们惯于让自己护佑着的人替他们保守秘密。
●我后来才知道,把事态升级是赢的关键。
●我们会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把握和感知,当这种心中的自我认知受到威胁时,我们就会拿谎言来捍卫它。
●一个极度渴望自由的男人,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名字都是一种束缚。
●自欺欺人的程度也衡量一个人撒谎能力的很好的标尺。人处在自欺欺人的盲目状态时最有说服力,他的心中只抱着一个信念,就算铁证如山也不能改变他所坚信的。我们会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没有说过多少谎。
●那些对自己能力实事求是,对人生不太抱幻想的人,长此以往很可能被临床诊断为抑郁症。抑郁的人谎说得少。
●我们有些人很容易被人诱导。洛夫特斯认为记忆就像录入维基百科词条一样,我们自己可以录入修改,其他人也同样拥有这个权利。
●故事就像记忆一样,在复述和经年累月的打磨中固化。每个人储存的记忆经过编排和讲述后,形成了我们区别于他人的个人身份。这些自我故事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人属性,但在叙述时,我们更关心它们精不精彩、有没有听众捧场,并不在意它们是否真的发生了。
●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认为,如果在大脑中搜索自我,我们会被误导。自我是一个故事,故事中我们是“首席虚构人物”,这个故事起草后经多次修改,最终盖棺定论形成单一口径。
●说服自己某个谎言是必要的,这是为了对方好,也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那条裙子好看,我为他感到高兴,完全没关系,你的孩子没问题,真没那么糟……每天不说上这么一两句,就感觉这一天没过一样。可这每句话背后都另有隐情。
●人们道歉后会在心理上感觉好受,但拒绝道歉却能给死不认账的人更大的快感。在向他人叙述不道歉的事情时,他们反而会出现极强的正直感。
●自恋者为了逃避道歉,会采取转移注意力的策略——用礼物代替道歉,或者将道歉的意思糅进自我辩解的说教中。更有甚者会在言语上大肆鞭挞自己,说自己多么多么不是东西,好与受害者比惨。
●忘记了,这真的是再简单不过的谎言,“忘记了”其实是我们与不堪回首的过往最直接了当的和解方法。
●过往的事实只有一个人留存记忆,这可谓是全世界最孤独的事了。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隐私要比真相重要。秘密既是压在心头的负担,又是别人不懂的窃喜。知道的人是自己人,不知道的则是局外人。
●宽恕是回忆的最高品格,很少有人达到这个境界。
【内容简介】
为了两个年幼的孩子,爸爸隐瞒了前妻刚刚离世的真相,初见才几个小时,他就对自己未来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我的妈妈,撒了他们之间的第一个谎……我们为什么会说谎?那些看似有目的性的、漫无目的的:炫耀的、愧疚的;善意的、恶意的;甚至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谎言,它们到底因何而起,又会带来怎样连绵不绝的影响?
当我有一天能够用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回放我们这个六口之家的往昔时,我才震惊的发现,那些谎言,哪怕最微不足道的小谎,后面都有极其复杂的动因和惊心动魄的故事。从中我发现了更多潜藏的谎言,甚至有些还是从我嘴里说出去的。
我力图绝对真实的回溯家族故事,但我不得不承认,每回忆一遍,记忆就会被刷新一次。重温记忆与编造谎言其实并无二致。都会用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假设,填补空白……
【作者简介】
米兰达·道尔(Miranda Doyle),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著有自传体小说《验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