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藏着她的未来
我不想改变世界我只想不被世界改变
八三夭乐团 - 生存指南
“生活应该随心所至,还是逆来顺受?”
昨晚逛空间的时候,看到很早之前,自己发过的一句话“不死就热烈地活”,甚是感慨。现在常安慰自己的却是:“活着就好。”
进入社会发现,自己怎么做都不对。外向点,别人让你别太张扬,低调做人;内敛点,又说你不积极融入集体,喜欢特立独行,反正左右都不是,似乎只有将自己打磨成圆球,到哪儿才能顺应。
chapter.1
前阵子,伊能静上了《吐槽大会》
在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问她:“你觉得你身上有槽点吗?”
她用台湾女生特有的嗲声回答:“全身上下都是,每个毛细血孔都是槽点。”
果不起然,在节目中伊能静被吐槽得体无完肤,什么矫情、公主病、做作,甚至爱哭、装嫩、圣母一系列不好的标签,全都贴在她的身上。
坐在台上的她,认真地听着每一位嘉宾对她的吐槽,笑得撕心裂肺,似乎在听别人家的八卦,高潮部分更是大声欢呼:“你说的太好了,我就是啊。”
等到她洗白冤屈的环节,大家都心惊胆战,生怕之前的话语说重了,让她承受不了,可她却满不在乎,站在演讲台上就说:“我就是一个独立个性,我行我素的伊能静妈妈,你们谁也别想改变我。”我不是她的粉,却被她的这句话戳到,这个看似嗲嗲的小女人,内心却充满自信,对自己人生信念十分笃定,淡定从容的模样,身上散发着光。
人活着如果被每个人一眼秒懂,那活得该多平庸啊!
chapter.2
坚持自我,不被改变有多难?
在崇尚自由的今天,我们遵从的主流文化,依旧是以农业理论为基础的儒家思想,在这种文化里,每个个体的面目都是模糊的,必须被放置和归类,好像只有在关系里、集体中才能有意义。
演艺圈,最近被大家实力圈粉的还有韩雪。
出道17年,戏约不断,却不温不火,演绎生涯里一直被大家当做“花瓶”,不以为然。在聚光灯折射下的女明星,个个都在渴求大家的认同,炒作话题,加大曝光率赚取流量,韩雪却坚持自己的“三不原则”——不拍吻戏;不把自己当圈内人;不和圈内人谈恋爱。
她不是高冷独断,而是拒绝参演那些为了哗众取宠而去亲热的戏,在她看来,那些戏是完全不必要的,压根够不上艺术的格。
她说导演认可,就会找她拍戏,不认可,那就说明之间没有达成信任,也就没必要合作。她从不去辩解,只想做好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当然,她也认为,当你把事情做好了以后,一切都会变好起来。
后来,我去翻看韩雪微博的时候,发现原来她很喜欢看书,通过看书,她变得豁达和宽容,坚韧中不失涵养,知道自己做什么是正确的,也清楚自己要成为的是哪一种人。
坚持自我,有多难?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chapter.3
我算是个希望刷存在感的人,但碍于工作的内容及性质,我需要静下心专注一件事情,特别是想方案、写稿的时候,不能被打断,不然很容易分神。
刚来武汉那会儿,去了在一家初创型公司做企划,条件有限,所有后勤人员全部挤在一间房间内办公。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闷头写稿,忙着绞尽脑汁的时候,其他人有事没事,就坐在一旁闲聊、唠嗑,声音愈聊愈热闹,完全不顾及你现在是否需要安静。
后来,每天开始工作前我就带上耳机,放着轻音乐,尽可能的避开所有干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也在那个时候,我变成了小集体中的不合群、特立独行的“怪物”,慢慢被隔绝,被无视。
那段时间,虽然领导对我的工作成果很满意,给我多方面的资源,让我静下心来做专事,可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却让我倍感痛苦。我从自己身上原因,尝试改变,为了缓和气氛,我选择迎合,她们有应必求,只要是能做的事情,我都尽力满足,可她们对我依旧是敷衍了事,最后,落到自己做的不开心,别人看着也变扭。
后来,我慢慢发现,一个人若无法活出真实自我,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存在。
我们只有在做自己的时候,才是快乐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有价值感的;只有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才能感受存在感和温暖。
“除了我自己,你们谁也别想改变我”,其实也是走了很多弯路,领略过骄傲和妥协、品尝过得到和失去后,跟自己的一场握手言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