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期末的时候,我们给学生写评语,是不是有些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感觉?生怕写出来的评语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认为我们是敷衍了事写出来的;而如果针对学生个性写了他某些方面的缺点,则又会被学生所鄙薄。
网上流行着各种评语,总是只写了学生的优点,我们一线老师并不在乎,很多时候却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又是为什么呢?到底怎样的评语才能被学生接受?
在最近读到的万维钢所著的《万万没想到》一书中,提到了“确认偏误”这一概念,帮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了这一现象,并由此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
所谓“确认偏误”,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信息的来源,乃至不顾事实,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
可以试想,理论上说,如果我们在给学生写的评语,哪怕是一模一样,学生也只会从中挑出符合自己性格的一些话,而忽略不符合自己性格的话。当然,这是在设想学生的评语只有他自己看见,而不会互相交流的前提下,而实际的生活中,这样做当然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
其实这也难不倒聪明的老师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总是在评语中,多写学生的优点,少写或不写学生的缺点,积极表扬,鼓励肯定,多用充满正能量的词语,通过一两件与学生有关的非常个性化的事件、细节,强化他的优点。这就能非常好地做到了既个性化又能积极鼓励的目的。
有一本书《未来乱语》讲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实验者给每个受试学生发一套性格测试题,让他们做,然后说,根据个人的答案,给其各自分析了出来了一份性格概况,让学生评价这个概况描绘得准不准,结果学生纷纷表示这个说的就是自己。而事实是所有人拿到的性格概况,都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人们更愿意看到说的跟自己一样的地方,而忽略不一样的地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星座和性格的理论经久不衰。
由此,我们还应该想到,在评价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确认偏误”的影响。
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偏向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观点,是因为这个些人事和我们的观点因暗合而产生共鸣,对立的观点不符合我们的认知,就会被我们自动的排除之外。
我们是不是天然地喜欢长得和某个熟悉的人相象的学生?我们是不是不自觉地认可某个学生对待某个问题的看法(那怕这个学生平时总与你较劲)?我们是不是自然地反对任何新闻中提到的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件?……
既然我们总在受着不自觉的“确认偏误”的影响,那么,如何做一个客观、公正、有理性的人呢?
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给我们提出了人的两种思维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就是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
很多时候我们,拥有的都是“律师机制”,即先认可一个观点,然后把所有的问题都向这个观点倾斜,从而造成了“确认偏误”。
可是,如果人人都只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人们的观点就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有鉴于此,要想做一个客观、公正、有理性的人,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逊,就号召我们改变信息的消费方式,他提出的核心建议是,要主动刻意地消费信息,去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信息的新型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点的肯定的信息。
通俗地说就是:多了解一些信息,听从不同的方面信息和理论。
比如看一部电影,不只因为对某个演员、某个导演的好恶而褒贬这部电影,在表达了自己的评价之后,可以到豆瓣、时光等电影专业网站上看一看不同观点的评论,也许可以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思考角度,提升我们的审美品质,增加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能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这部电影的优劣,从而,让我们变得更有欣赏能力,提升我们的观影水平。
比如评价一个学生,就不能只凭借某一两件事的表现,就枉下断语。要多走访同行教师,多听取其他学生的见解,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涨学生,这样会给我们和学生都有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评价和印象,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还回到给学生写评语的问题上,那就是,多写学生的优点,不写或少写缺点,这可不是“只报喜不报忧”的敷衍和糊弄,这是有以上心理根据的。
即使想表达中立的评价,也尽量用一些略含正能量的中性的词,这样,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表现,在老师眼里是偏向于好的方面,即使他们会受到“确认偏误”的影响,但,这种饱含正能量的评语,也会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影响,让学生向善、向正、向美,不正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吗?
康庄大道路漫漫 ——文章健身房——神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