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的处女作,也是我读的第一本石黑一雄的小说。
颇为惊艳。
它的惊艳,不是开门见山的耳目一新,而是必须耐着性子读到最后才能获得的意外惊喜,像安静坚持到下课的孩子才能得到小红花。
它的故事情节看似松散,实质如出色的推理小说,在剧终忽然颠倒乾坤,让读者觉得前情潜伏的所有不可理喻,都是理所当然。
这个桥段很出彩。忍不住又从头看一遍。
下文将严重剧透。
步履不停,是致以平凡人生的崇高敬意
书的背景设在广岛原子弹爆炸,死亡与重生是不可避免的史实。
开篇在英国,悦子远离了家乡长崎,多年来沉浸在女儿景子自杀的悲伤中。
所以,刚开始我以为这本书要探讨:“如何在劫后余生保持向前看的积极心态”,像《活着》;或者,“如何在困境中前行”,像《步履不停》。
书中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探讨,譬如被炸弹烧焦的废墟,建起了混凝土公寓楼;公寓里很快住满了新婚夫妇,并开始养育下一代;原是上等人家的藤原太太,在战后失去高官丈夫及几个孩子,犹可放下身段运营小面馆维持生计,不失从头再来的坚韧与勇气。
这些以配角出现的零碎故事,自然而然地宣告:步履不停,是致以平凡生活的崇高敬意。
但这只是这本书的表面。
母亲的自我私心应把控在哪种程度?
整本书的风格正如书名:远山淡影。书中的世界像一个梦境,回忆从朦朦胧胧的暮色中跑来,虚虚实实,似真还假。
该书以回忆倒叙的方式展开,先是悦子的次女妮基来看寡居英国的她,引起悦子关于景子自杀的回忆,再引起悦子对出国前的好友佐知子的回忆。
佐知子与当时环境格格不入:她自称家境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现实中却因父母、丈夫在战中死去,只能带着十岁的女儿借居在灾后残留的破旧小木屋里。饱受磨难的她厌恶这种破败环境,想离开长崎以获新生。
她认识一个花心的美国中年秃头男人。他许诺带她去美国,又三番四次临阵脱逃。佐知子明知他不可靠,却不得不依赖他,因为他是她摆脱现状的唯一希望。
佐知子一心逃离日本,并将这种逃离的冲动归因于想为女儿寻找一个更好的未来。她不断为这种疯狂行为找理由: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女儿。因为女孩子在日本只是家庭的附属品,在美国才有机会成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女儿万里子不这么认为。万里子希望留在熟悉的环境,并且非常讨厌那个美国男人,称他为猪。
这对母女的冲突是这本书的情感主线之一。佐知子平时几乎不理会万里子,尽管万里子因曾目睹一个陌生女人溺毙自己的孩子而陷入恐慌的幻觉。佐知子没有正确引导万里子,反而将这种幻觉当成孩子幼稚、矫情的幻想,完全忽视这件事在万里子心里造成的巨大影响。
佐知子安慰自己: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我在为万里子寻找更好的未来。然而读者明眼,心知这是一位母亲的私心:想要等到更好未来的,其实是佐知子。
全书在佐知子亲手溺毙万里子的猫咪时达到高潮。看到佐知子当着万里子把猫咪浸在混浊的河水里,我心中泛起着阵阵寒意:难道佐知子忘了万里子曾目睹其他女人溺毙孩子而陷入幻觉吗?
若说这是佐知子为了断绝万里子的念想,好让万里子同意去美国,这份为人母的私心真是恶毒到极点。
情愿她自己去美国,把万里子单独留在日本。
也情愿还有第三种可能,佐知子为了顾全万里子的感受,拒绝了美国男人,留在长崎大伯家。
但结果会更好吗?也许最后自杀的会是佐知子。住在泥泞土地上破旧小木屋里也要用上精致茶具的她,又怎堪寂寞余生?
母女缘分一场,不是为了牺牲谁的幸福而得到谁的幸福。母女的幸福几乎是捆绑出售,一方不幸福,另一方总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痛。
一位母亲的自我私心应把控在哪种程度?
这是薛定谔的猫。
作者没有对佐知子提出明确的道德审判,他淡淡地表述故事,容许读者去推开薛定谔的门,鼓励读者来决定猫是死是活。
景子为谁而死?
景子是悦子的大女儿,她的自杀贯穿整本书,作者却由始至终没有给出答案景子为何自杀。直至最末,悦子说“那天景子很高兴。我们坐了缆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景子就是万里子。
那么,悦子就是佐知子。
这个回忆中别人的故事,全是悦子对往事的回忆、忏悔啊!
此时的悦子已意识到,当年自己身为母亲对景子情感的忽视、强迫,正是景子自杀的重要成因。她为此痛苦难言,夜不成寐。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她为当时坚持离开日本的私心感到愧疚。
所以她坚持寡居在景子曾生活过的家里。
所以她幻想出一个温柔、耐心、充满爱意的形象来爱万里子。
往事如远处山丘的淡淡影像,回忆如水墨画中湮开的笔锋。悦子推开薛定谔的门,看见死去的猫,认为自己有罪。所以,她在回忆中穿越时空,企图为佐知子赎罪。
这种写作手法很特别,全书最后的几页将这个平淡的故事化为神奇。此时回头再看,才发现作者在前文埋下许多伏笔:
●佐知子两次对悦子说“你会是个好母亲”,其实是在催眠自己、为自己坚持离开日本找借口。
●藤原太太说悦子不开心,开解她要积极地抚养孩子。这对正在怀孕、充满幸福感的悦子来说很牵强,但对佐知子来说很贴切。
●一开始万里子问悦子“你想要一只小猫吗?”,其实问的是佐知子,佐知子先是答应了她,后来残忍溺猫。
●万里子描述幻觉中的溺娃女人要求拿灯笼带她走,到后来佐知子溺猫后,悦子提着灯笼去找万里子,万里子却被吓跑--她想到了那个溺娃女人。
●悦子总梦见一个上吊的小女孩,其实那是年幼时在河边自杀未遂的万里子(景子)。
●悦子在河边劝说万里子去美国(英国)时说“我们可以去试试,如果不可以就回来”,其实是佐知子在对万里子说。可后来我们知道,悦子(佐知子)一直没有回日本,尽管景子(万里子)在房间自闭症严重。
整本书,是悦子对景子自杀的愧疚及反思。但她选择通过好朋友的故事形式将这件事讲出来。
这种方式在日常中常见,例如,有时我们不好意思打探自己身上的事,就会假装有个好朋友,“我有个朋友,她在xx方面遇到xx问题,你认为如何?”
“好朋友”这个角色让我们跳离故事主角本身,化解一定的尴尬。石黑一雄则将它当写作的媒介,创造了惊艳的作品--尽管它出版已三十多年。
很难想象这是他的处女作,其中的技巧娴熟令人着迷。
真高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这位文风似真还假、好读易懂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