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细节并不陌生,一个不易察觉的小动作,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运动场上的某一次搀扶,医疗室里的某一个微笑,地铁车站的某一个招手,剧场里的某一次掌声……都流露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
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绘,或对事件发展中某一小事的形象描写。作为文章中的“细节”,需要经过概括、提炼,或有独特的个性,或有美妙的意境,或有生动的生活情趣和鲜明的时代色彩;缺乏典型意义的繁琐细节对写作则是无益的。
须知,优秀的作品,总是出自现实生活,离不开对世态人情的细致观察。
细节要典型,富有表现力。常言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细节虽小,但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常常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腻复杂的情感世界。
俄国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讲述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观看歌剧时,打的一个喷嚏,“只因切尔维亚科夫前排坐着交通部门任职的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便疑心唾沫星子溅到将军脸上,怕引起将军的记过。主人公的过虑和多种形式的道歉,扰乱了将军的正常生活,这位将军从原本不在意直至最后愤怒。仅仅一句“滚出去”!切尔维亚科夫心理更加扛不住,最后只得身心俱惫,以死收场。文中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深刻地揭露了俄国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优秀的作家总是能够通过细节的描写,使叙事从形式到内容,从主旨到意境都变得曲折有致。曹雪芹可谓是细节描写的高手,《红楼梦》中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给人带来不尽的遐想。如第31回,作者这样写道:“众人听了都笑道:‘果然明白。’……不由得也笑了。”这一个细节,写了五种不同的笑:众人的笑是对湘云的赞赏;宝玉的笑是对湘云的亲热;黛玉的笑是对湘云的妒忌,也是对宝玉的不满;宝钗的笑显现其坐山观虎斗的心态;宝玉见宝钗笑了也跟着一笑是自我解嘲之笑。如此,不但成功地刻画出复杂的众生相,同时,也使叙事更加曲折而富有变化。
细节要真情感人。读一篇文章,最令人难忘的往往是细节,好的细节令人睹之生情、闻之心动,只因为浓浓的情感蕴涵其中。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作者选写了三位可亲可敬的女性的三个事件,其中对祖母的回忆,作者选取了她的三言三行,一为“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二为“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三为“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寥寥数语,看似平淡却渗透了祖母对孙儿通过读书光宗耀祖的无限期望。一个轻轻的带门动作,尽现了祖母对勤奋读书好学的孙儿的爱怜;望孙成龙的祖母仿佛看到勤奋好学的孙儿学业有成、振业兴家有望,激动之余,竟取来先祖曾经使用过的笏板激励孙儿努力读书,殷切之语,期盼之情,令人为之动容。
可见,生活中最真挚的感情大都蕴藏在细节之中,只不过很多人不善于去发现,不善于去捕捉罢了。如果一个人常常用善心、爱心、真心去观照生活中的细节,那么必然会陶冶其性情、高洁其情操、美丽其灵魂,其意义和价值可谓大矣!请看这样一个作文片段: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牙牙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长大……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您,您无言,叹了口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得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半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买下的青绿的菜。看着您走进灶房操持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看到菜比以前明显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您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的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您收拾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您要体检了,于是我就去灶房找您。可是,我分明看到,您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您说些什么!幸亏您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常常就在那一瞬间,可能是一种声音,可能是一种色彩,可能是一种状态,甚至可能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易被人忽略的场景,会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弦,给我们恒久的思想顿悟与强烈的情感共鸣。本文作者再现这样的时刻、这样的体验。文章视角独特,抓住母亲啃西瓜皮的细节,这是一个用浓烈的真情浸泡过的细节,透过作者真切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母亲在艰难的境遇中支撑家庭的毅力及对儿子的关爱。
细节要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必须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的细节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力量。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的再现,更是对生活的提炼。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来塑造人物的。李甲与孙富长谈之后,李甲回到自家舟中。他满怀心事,难以割舍的复杂的内心活动通过“颜色匆匆,似有不乐之意”,“摇首不饮,一言不发,竟自上床睡了”,“叹息而已,终不启口”,夜半醒来,“又叹一口气”,“拥被而起,欲言不语者几次,扑簌簌掉下泪来”,“含泪而言”,“说罢,泪如雨下”等细节微妙地表现了出来。
好的细节可写活一个人,比如有人写鲁迅,只举了这样的逸事:有一次鲁迅先生给学生讲课,讲到《红楼梦》时问学生:“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学生反问:“周先生,你爱不爱?”鲁迅先生坦然回答:“我嫌她哭哭啼啼。”学生们都笑了。先生的民主爽直由此可见一斑。
细节要新颖独特,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联想和想象。细节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体察和敏锐捕捉。它看似平淡无奇,却又常常出乎意料;它总能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思,让人或愉悦或惊叹。如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试想,在花红柳绿、风筝竞天的和风煦日里,黄莺经不住春天的诱惑,在树上呼朋引伴、婉转啼唱,鸟语与花香的结合不就是春天美好的图画吗,女主人公却为什么要“打起黄莺儿”赶它走呢?只有读到“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时,才会令人恍然大悟:原来黄莺的鸣叫,吵醒了一位多情的少妇的美梦——她正在睡梦中与辽西守边的丈夫相会。也只有这时,我们才理解了这位女子对黄莺的嗔怪,对春天怨恨的理由。”打起黄莺儿“这个新鲜独特的细节描写,将一位女子对守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含蓄而贴切,合理又合情。
巴尔扎克曾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因为细节是文章的血液,没有细节,就不会有文章的生命活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了“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如果我们在日常作文训练时,借助写作与现实生活中富有诗意的细节,就一定能写出内容具体、内涵深刻的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