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让我聊聊怎么给孩子择校的话题。询问自己孩子选择读公立学校好还是私立学校好?
还有一个读者问我:“是不是真的国内的私立中学好,而美国的私立大学好?”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意思。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讲我听说的美国名校就读体验吧。
01
有一年我去意大利旅行,我带着熊孩子选择从重庆出发,在飞机上,我旁边坐着一对50多岁的夫妻。长途飞行中,聊天让我们慢慢地熟悉起来。
这对夫妻是到英国看女儿女婿,算是第一次去英国,因为选择了两次转机他们的飞行时间是相当的长。
让我惊讶的是,传说中世界顶级的大学,竟然都被这对夫妻的女儿女婿读了。
女儿是耶鲁大学的硕士,女婿是剑桥的在读博士,他们学习的都是和建筑学相关的专业。
我平时最喜欢听人介绍教育经验,有这样的机会肯定要好好请教一番。
大概在几年前,他们女儿在耶鲁的学费就达到了30多万人民币一年,算上生活费、租房等开销,一年要花个小50万。(而最新消息是这两年美国的大学都在全面涨价,尤其是这些名校)
我感慨这真花不少钱啊。
没想到这对为了买便宜机票还选择两次转机的夫妻,竟然不约而同地告诉我:“真不贵,性价比太高了。“
他们告诉我,耶鲁给研究生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当好。
我问:“具体怎么好啊?“
提到这个话题,连稳重的丈夫也积极的参与,夫妻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向我描述了一些细节。
比如说,学生们使用的都是最新款的苹果电脑,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老师带着学生,去世界各地看各种建筑实地学习,而机票钱和住宿费用都是学校提供。
耶鲁所在的区域与美国黑人集中居住区非常近,相对来说,社会治安让人担心。
我想大家应该也没少从新闻里看到,美国经常发生枪击案啥的,真是怪吓人的。
很多学生为了节省些费用,选择了在学校周边租房、自己做饭。
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耶鲁的保安是24小时无间断服务。
不管你在学校自习室学习到多晚,只要打个电话,保安马上就会开车把你送到校外租房的地方,保障你的人身安全……
这一对夫妻如数家珍,看得出女儿给他们传播的正能量,让老两口很是放心与自豪。
至于女儿为什么去了英国工作?老两口更是感慨万千。
除了女儿和女婿是中学同学,两人已经恋爱长跑多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是基本的客观前提。
还有女婿研究生是在剑桥读的,向美国的多家公司投放简历,好像英国的签证没法在美国用作工作签证,但美国这种留学签证就可以去欧洲。两个人为了不再分开,选择在一起,所以女儿就去英国。
而女儿的这份工作,竟是耶鲁校长给介绍的。
那一天大概是毕业前的一个舞会活动吧,校长也来了,聊到了最近一些知名公司的用人需求,校长问:“你们有想去英国工作的吗?”
女儿两个好朋友知道女儿男朋友的情况,马上跟校长说:“这里有一个。”
也是在那一天,校长和女儿仔细的聊了很多情况,第二天就写了一封推荐信,很快女儿就接到了英国一家全球知名的建筑事务所的offer。
我好奇地问他们,是不是女儿特别优秀所以校长才会认识?他们说倒真没有,因为耶鲁优秀的孩子太多了,此前,校长并不特别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女儿。
因为这段独特的经历,让夫妻两个觉得,学习和工作一条龙了,这钱花得太值了。
听说不只是女儿,耶鲁的学生想找校长聊天,还真是家常菜。
夫妻二人对我说,耶鲁这样的学校,真正是把教育当成服务,和女儿得到的服务相比,他们从局外人的眼光来看,觉得这样办学校是要亏钱的。
02
诚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这个中国重庆女孩的好运气,还能意外获得校长亲自推荐工作的机会。
但了解了美国大学的历史和发展,就知道为什么全球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排名,前20所有16所来自美国,前100所有一半来自美国。尤其是私立名校,更是在榜单最显著的位置闪耀。
最近美国万古网站的有篇文章《意想不到的成就》向我们全面展示了这种成绩背后的原因。文章恰好说的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是怎么崛起的。
作者大卫.拉巴里是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教授,还曾经担任过美国教育研究会的副主席,这篇文章选自他今年出版的新书《完美的乱局:美国高等教育意想不到的崛起》。
03
文章追溯19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讲了起初美国办大学时,欧洲早就有了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谁都没把当时没有任何办大学经验的美国放在眼里。
最早美国办大学,的确因为没钱没人没生源,办大学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一些被誉为“投机分子”的商人,为了让土地赋予文化价值,他们寻思着,把自己手里的一部分土地捐出来建大学,大学周围的土地不就升值了吗?
因为经济效应的刺激,这种模式很快流行起来。当时美国的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且普遍都在土地便宜的偏僻之地。
文章说,到了1880年,光是美国俄亥俄州,就建了37所大学,而当时整个法国一共才有16所大学。
当时的美国没那么多生源,大量的学校都是教会学校。虽然生源不多,但教派的信徒总还是有的,也就保证了生源稳定性,而牧师成为了教师,他们本来就是教养程度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群人。这样就有了生源和老师。
在这个基础上,没有政府拨款的美国大学,靠的是自下而上的自由生长,美国的大学校长更多的责任是为学校找资源、找资金、找机会、找赞助,一开始就把教育当成一种服务。
为了保证毕业生有很好地出口,美国大学在专业设置上也更偏重于实用性。
而且这种私立模式的学校非常注重校友文化,注重口碑传播,再加上优秀的校友不断捐款,对于选拔学生的标准又是宽进严出,让每个人都能学有所获,所以在用人公司得到了广泛好评。
慢慢地名气有了,全世界的优秀学生都聚集在这里,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04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一流大学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相对来说大学校长没有如此大的生存压力,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恰好是自上而下,与美国自下而上恰恰相反。
所以说美国的私立名校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看似“野蛮生长的路径”,这种大学模式要想在其他国家复制,其实还是很难的。
聊完美国大学,再来回答文章开头读者提问的前半部分。
相比于国内的基础教育,恰好各个城市的私立学校,尤其是外国语类的学校,一开始只不过是为了丰富教育资源,一直都是公立学校的有益补充。
有意思的是,这些私立学校的起点恰好与美国大学一样,也是以营利为目的。他们没有政府拨款,一般位置都比较远,也是因为那些地方的土地更便宜。
相对来说,他们这种模式在教学上面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尺度,所以这一类的学校,一开始就瞄准了国外一流大学所需要的学生能力,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
说白了,他们给孩子更多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虽然我们都不喜欢唯分数论,但目前只有考试是最公平的境界,不通过考试,按什么来选拔人才?
如果说你想让孩子未来在更多的考试中,拥有脱颖而出的能力,私立中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私立学校招生的灵活性,虽然学费较为昂贵,但对于优秀的孩子减免学费发放奖学金,相对来说,生源的质量很高。
当然,竞争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慢慢地,优秀的老师学生都聚集在了这样相对小众的环境里。
所以目前来看,国内的是私立中学普遍教学质量高。
想一想,要是没有成绩这个关键指标的比拼,这样的学校恐怕也早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敲黑板时间:
但如果你更多的希望孩子拥有人文情怀和更多思考人生大量阅读的时间,希望孩子离家近、可以每天与孩子见面,或者你孩子本身的学习习惯非常好,那么公立学校这种更自由更宽松的土壤环境,反而能给孩子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我一直都觉得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是自己的事儿,别人给的都只是参考意见。
我相信了解到这些差异,这个问题在你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对于自己该怎么给孩子选学校,有了更多深刻的思考。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