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诈骗短信看起来是如此的愚蠢以至于被大家当成段子看,甚至还衍生出多个版本。这让人不禁在想:真有这么诈骗的吗?这样的诈骗能骗到人吗?
其实除此之外,看上去愚蠢的骗局还有很多,我曾经和一位朋友很认真的聊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么明显的电话诈骗和短信诈骗都能骗到人?当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一,确实有一些常识缺乏、贪图小便宜的人在;二,这或许是骗子筛选目标人群的一种方式,因为诈骗往往不是一步完成的,要先诱惑上钩,再实施诈骗,对于如此低端的骗术能上钩的人,可以大大提升骗徒后面实施诈骗的成功率。
我们当时的猜测确实解答了那时候的一些疑惑,直到最近看《魔鬼经济学》,才完全搞明白这种骗局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此类骗局并非中国所独有的,这是一种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国际流行的行骗手法。该骗局通常是某富豪或某政府高官,由于遇到了某个困难,需要借助你的账户作为资产转移,并将转移资产的某个比例作为报酬,最早起源于尼日利亚,骗局也是骗徒以尼日利亚为名而设,因此称为“尼日利亚骗局”。该骗局有多个版本,再往前推可以推到西班牙囚犯的版本,骗子佯装成被剥夺财产、误判入狱的富翁,丰厚的奖金等待着将为他保释的英雄。
这些看似愚蠢的骗局,背后是什么经济学道理呢?首先说一个概念叫分离均衡,是指拥有信息的一方主动发布信息,从不同类中分离出来,这样才有利可图。也就是说在不确定的市场中,通过主动发布一条信息,来筛选出目标用户,因此这个信息必须能够使不同接收者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尼日利亚骗局中,骗徒就是利用一条看似极其愚蠢的信息来筛选出那些更容易被骗的人群,将目标人群和非目标人群进行分离,这是一个低成本的实现分离均衡的方式。
那么实现分离均衡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降低成本。假设骗徒发出10000条这样的信息得到100个上钩者的回复,那些没有回复的9900人浪费的仅仅是你几分的短信费,并没有其他费用,现在可以“重点培养”那100个人,对这100个人的培养,才是支出成本更多的环节。而这里每当有人变得聪明、因害怕而退缩或仅仅是失去兴趣时,骗徒的成本会浪费,潜在利润会降低。假设最后只有一个真正付款,那另外99个就是统计学中的假阳性错误。
因此看似愚蠢的诈骗短信,其背后的骗徒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懂得经济学知识,知道如何为自己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其实分离均衡模型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使用场景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首先说说招聘,一般公司的招聘会在JD中描述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工作经验满三年,学历硕士,虽然符合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但可能性更高一些,可以将不符合条件的一部分人筛选出去,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筛选成本。说到招聘,让我想起几年前谷歌的一次招聘是一段代码,代码可以解译出招聘相关信息,因为在谷歌看来,能够解译出代码的人说明技术能力过关,愿意去解译这段代码的人说明愿意去挑战,喜欢琢磨,这也是谷歌推崇的文化,因此这种方式可以更低成本招到他们想要的人。
再说说分离均衡在互联网产品寻找种子用户方面的使用。比如说简书最早一批种子用户据说是简叔在Twitter上拉过来的,国内能够使用Twitter并长期活跃其上的人往往是一些对新事物感兴趣的人,因此在这里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B站早期用户注册需要答题,通过一系列题目筛选出是否适合成为网站的种子用户。以上提到的Twitter和B站的注册题目都是制造分离均衡的方式。
这篇分析就写到这,通过现象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再去考虑如何将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