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年多的影评,时常在想什么样的影评是大家爱看的,或是影评它应该是什么样的,放在以前纸媒的时候,影评是和书评、乐评一样的随笔的一种,既然是属于随笔这样的一种文学体裁,那它至少应当像一篇文章,不止有想法和见解,还要讲究有文采,想法和见解固然十分重要,但该怎么行文是开始写的时候就会首先想到的问题,写文章是如何言说的方式,文笔应该是首要的,这是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它首先得是一篇好看的文章,其次才是影评。
当然放到现在公众号写作的时代,归因于碎片化的阅读,大家似乎已不在乎它是否符合一篇文章的基本样式,也不大在意于慢下来耐心地欣赏文笔,而是看它能否最快的告诉你什么有用的信息,或者最简单的有什么好笑的段子可以迅速分享至朋友圈,于是为了迎合读者,公众号文章变成千篇一律的给重要句子字体加粗,用同样加粗字体的段落标题概括主要信息点,还要用上多种不同颜色的字体,再把多张搞笑GIF动图和表情包插入文章的不同段落间,最后取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一切都是为了快速获得社交传播,不用说这样的文章其审美趣味和品位如何,能否算是起码的写作都是一个疑问。
写作自然要有其本身的范式,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随意拼凑一些段子和搞笑图片只能算是文字垃圾,公众号打开率持续下降就是因为这样的文字垃圾实在是越来越多,不管有没有审美,总是会疲劳的,趋之若鹜的流行过后,大家一时间不知该看什么来打发下班后的闲暇时间,对优质内容的渴望重新变得强烈,肤浅的娱乐和社交并不能真正有效克服无聊和空虚,只会令原本滋生的无聊更显得无处打发,但新媒体已无法满足这种需要,于是纷纷回归阅读经典,或许纸质书销量连续上涨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个,电子书虽方便但目前大多制作粗糙阅读体验一般,另外对美好东西和更优质生活的向往是人的本能,什么载体和形式能提供这种美好的感觉,什么就会被认为真正值得去花时间,毕竟时间对现在的人来说,比以往显得更为宝贵。
公众号对一般的写作者来说曾是最好的平台,自由、灵活,但如果正经好好写文章,不如随意拼凑段子的,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个好的生态,一开始公众号能成为移动互联网上最大的优质阅读内容源,是因为一大批能提供这种内容的好的写作者从PC的博客迁移过来,慢慢地,随着越来越多哗众取宠的劣质内容充斥平台和朋友圈、微信群,这些人大多不再更新,用户被这些垃圾内容搞得很厌烦自然会选择离开。
说回影评写作,大概分为三种:
一是剧情分析式的,在我看来这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影评,却是被最多电影类公号所采用的,既然是影评,重点当然在于评,而不只是简单的分析剧情;
二是随笔式的,有着不同的文笔和风格,可以不单只是分析电影本身,有更多外延的联系和拓展,这种应该算是最常规的影评了;
三是运用电影理论作文本分析的论文式的,我觉得对大多数读者意义不大,属于电影研究和教学的范畴,用一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的专业术语具体拆解一部电影,有助于电影理论研究和更深一层地看透一部影片,但如果文章全由这样的专业术语堆砌,反而妨碍对电影真正要表达的丰富内涵的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像一层纱,隔断了观众跟电影所要传递的情感。
好的影评是让读者能感受到你对影片独特而新鲜的体会与见解,以便让读者产生兴趣看完后还能达成某种共鸣,更好的理解作品和受到启发,理论只是分析的工具之一,那些鲜活而独特的感受与情感激发更为宝贵,“作者的知识、品味、热情、学问及敏感性才是决定评论价值之所在。”
如果小说的意义是对不确定性存在的探询和诗意思考,那么电影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不论是对现实的凝视和观照,还是无尽的浪漫想象,或许,电影最大的功用是作为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