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考:聊聊脱贫,今天看了《半月谈》的一篇文章【一些地方扶贫资产为何成了“死资产”?】,还挺有感慨的~
里面有一个案例,看着着实让人心酸,唏嘘不已
说记者在西南地区某镇调研时曾了解到,该镇之前跟随政策共种植8000多亩刺梨。
去采访时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刺梨树挂果后没有人到村里收购,“刺梨是长周期产业,需要持续管护和投入,可大家并没有资金追加投入,加上一直未有收益,还不如砍掉种玉米”。记者在另一农户家中看到,8个塑料袋装着百余斤刺梨干。该农户告诉半月谈记者,因不忍心看着刺梨烂在树上,将之采摘、晒干屯放在家里,但终究是卖不出去。现今村里的刺梨树成了无效资产。
文章里 总结了八大类型,我概括了一下
类型一:盲目上马型:未对市场进行详细考察的情况下,就“招商引资+投入扶贫资金”,大力扩建,可惜市场并不买账,然后“建成”即“倒闭”,最终沦为闲置资产。
类型二:长期吸血型:很多扶贫是农产品,是果树种植是畜牧养殖,属于长周期产业,需要持续管护和投入,可后续并没有资金追加投入,也无法立马转化成产品输出,最终沦为“吸血虫”,消耗当地的经济成本。
类型三:大水漫灌型:上面号召,下面就大范围的做,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干某个产业,但也同样投资人力物力干了,后面效果不理想,上面换产业,又开始大面积干另一个产业,之前投资的产业就成了无效资产。
类型四:撒胡椒面型:经营性扶贫项目往往需要到户,所以不少地方直接发东西设备如:鸡、鸭、猪等禽畜,或者制面机到农户家,但大部分农户没有持续经营下去,或者也是没有能力,也不知道怎么经营下去,一段时间后这些产业便不复存在,成了“一阵风”撒胡椒面式的扶贫,根本无法长久!
类型五:技术短板型:有些扶贫项目是一项精细化的农业产业,比如播种施肥的时期和用量、定期的整形及修剪,都是需要一定的操作规范才能有好的产出结果。可惜,当地群众甚至一些相关领导干部根本不懂技术,也没有引进相关的人才进行培训引领,最终导致产业失败,扶贫资产也化为“泡影”。
类型六:花瓶盆景型:这里面典型的就是乡村旅游+农家院民宿,大量金额的投入,人力设施的布置,房屋景点的规划建设,成本花费了却没有换来对应的收入,加上疫情肆虐,出游人数的大量减少,只能闲置,成为花瓶,供自己观看了。
类型七:“人走茶凉”型:帮扶单位帮助贫困地区开疆拓土,帮助寻找市场销路,后来他们又有其他任务,离开这了,从此再无人问津,很快陷入了困境,最终还是“人走茶凉”。
类型八:“产业孤岛”型:资金扶持的产业完全从零开始,当地或者附近没有对应产业的加工企业,也没有相关销售网络,形成“产业孤岛”。在毫无某项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就大刀阔马的干,却大多因产业链“掉链”,难以为继,投入的扶贫资金最终产生“低效资产”。
所以,上述这8种原因使得欣欣向荣的扶贫最终变成“半死不活”甚至“彻底玩完”的产业;
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未知原因呢,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组织专业人才去快速的探寻,发现问题,寻找适合可行的解决之法,贯彻落实的执行下去,否则扶贫资产逐渐变味确实是让人忧心忡忡!
《桃花扇》里说:我见他起高楼 我见他宴宾客 我见他楼塌了
这并非我的嘲讽,嬉笑,而是一种无奈和悲伤~
目前,我觉得社会仍然处于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在这个时间段如何处理上述问题,将会影响后续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和未来规划,希望大家都有所了解也多多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