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对这个时代有所察觉的话,就会发现,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2010年,我刚刚毕业走入社会,接触的第一份工作是出版行业。当时大家说的都是转型,传统出版行业要向数字化转型。不管当时的时机是否成熟,转型势在必行。卡位与弯道超车是当时提的最多的。那个时候,我们研究如何让用户对内容付费,但整个大环境是付费行不通,大家都喜欢免费的东西。而如今,也就是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概念兴起,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去拥抱互联网。社群经济、粉丝经济、知识经济兴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自媒体,在创造内容的同时,收取费用已成为大家公认的理所当然的事情。
网红、自媒体人、社群、粉丝、在线课程......当我们每天都被这些占据,陷入一种知识大爆炸与存储不足的恐慌当中时,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有了更多的维度与选择。互联网更深入地发展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链接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我们的生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因为这些链接,你完全可以找到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或者组织、群体。你的兴趣、关注点越广泛,你链接的人群、领域和物品就可能越多,你能获得的资源也就可能越多。这也就是如今,为何斜杠青年这个概念一出来,就被更多的人接纳与认可,我们的生活不再垂直单一化,如同互联网+一般,有了更多横向的叠加。简单的说,斜杠青年是时代的产物,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各种可能与面向。
那《斜杠青年》一书中,作者是怎样解释斜杠青年这个概念的?
“斜杠青年”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它的核心不在于多重收入,也不在于多重身份,而在于多元化的人生。它是对工业时代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模式,以及用单一职业来定义个体的一种反思与挑战;同时也是对人类好奇的本能,以及个体想要发挥与实现多种潜能的内在冲突的一种尊重有释放。
斜杠青年摆脱的是单一,固守一个职业。它鼓励好奇心,鼓励去尝试,去发觉自身可能存在的多种潜能。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以及”在某一个领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冲突。这也是一些人对斜杠青年抱持怀疑态度原因。同样的一个医院从业十几年的老医生与一个斜杠的医生,谁获得的信任更多一些?斜杠青年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人,有什么特质?他们的生活状况,职业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以及你适不适合做一个斜杠青年?
这类人有着非常明显的性格特征:他们爱好广泛、独立、有主见、不爱遵守规则、 喜欢冒险和尝试新鲜事物。
“斜杠青年”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做传统生涯规划时,你需要思考为了达到某个职业目标要做哪些自我投资。与努力一样,“斜杠青年”的发展模式同样需要规划和投入。这就要求你对自己以及未来想要的生活有很好的认知,然后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投资。
无疑,要做一个斜杠青年要付出更多。如作者所言,斜杠青年不是一个单纯地职业定位、多重身份,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去给自己的人生安排多重角色,体会多重人生。毋庸置疑,这非常美妙,但也需要你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把每一份副业都做得如主业一样棒。
斜杠青年的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稳定收入+兴趣爱好的组合
2、左脑+右脑的组合
3、大脑+身体组合
4、写作+教学+演讲+顾问组合
5、一项工作多种职能型
而以现在比较活跃的一些斜杠青年来看,他们大多是第1种及第4种模式。如秋叶、萧秋水、彭小六…..身兼多职,做自媒体、做老师、做社群、做咨询,最终大多的人有着相同的身份,他们成为了老师、培训师。
对于现在我们要不要去做一个斜杠青年。我是这么认为的。这纯粹是一种个人选择。如果你觉得这种模式适合自己,且有一些路前人已经走过了,证明走的通,而你又确定要走这条路,那都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当然你要付出更多倍的努力,而至于结果,是否会如你所愿,或者半途放弃都是个人决定。而如果自己本身是只能踏踏实实专心做好一件事情,也没有必要非把自己折腾成斜杠青年。
很多人看这本书,都是看到了我们要如何去做一个斜杠青年,如何拥有多种职业,获得多种收入渠道,这些实用光鲜的一面。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作者的精神成长。作者Susan Kuang用自己的经历,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到做自媒体,到做自己,这个过程中她体会到的,她的所思所想,关于生活的可能,生命的本质、存在的价值......在这个讲究效率,速食功利的时代里,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是更具有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不妨去看看隐藏在这本书里的一些深层思考。
当这个时代走得太快的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停下来,让灵魂跟上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