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雪婷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努力当一名优质的做题机器,学生成绩和名次的重要性灌输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大脑中。对于应试教育,有人反抗,有人试图以自己的看法揭露它的可怕之处,我没有资格给应试教育扣上形容词,任何人也没有。事实上若要从应试教育回归到学习这个最根本的目的,我想也就自然明白了它的意义,学习的意义。
多数老师最擅长的是以成绩划分学生,人人都懂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学的的时候我有着“成绩不代表一些,学习好的人人品不一定好。”这样幼稚的想法,即使当时我是被划分在好学生这一堆儿里的,因为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我对语文有热情,成绩也好,可我的数学成绩很差,没有学习兴趣,自然数学老师对我有一些偏见,我也感受过老师对待成绩好与成绩不好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而现在上初中,认识一些高中朋友的时候,我第一个问题就会问,你是哪个学校的,一所学校的校风和他的成绩让我定义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这样的方式评价一个人,我如果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我早就唾弃自己了,可事实上,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学习的真正意义之一,就是划分出不同的圈子。初中无法明显地辨别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高中可以,中考成绩影响一个学生去哪所高中,在制度愈加严格的今天,成绩真的成为我们的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未步入社会前,我们最大的圈子无非是学校,成绩优秀的进入重点高中,稍差一些进入中等或不太好的普高,更差的进入职高。这时候才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是不是好学校里一定都是好孩子,坏学校里一定都是坏孩子?并不是,学习成绩无关人品,而这里所说的以好坏论圈子仅仅是指思想层面上罢了,而思想又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三观,未来。或许也有人改变了自己的道路,但确实是极少数,多数对于自己未来不明确,仅活在当下的学生,选择在自己原有的环境中“混”日子。
我学习不好,对于真正在努力拼命学习的名列前茅的学生我差的太远了,在这一点我十分惭愧,但我毫不自卑,因为我很明确自己的目标,对待很多事情我有自己的看法,以至于我与他人沟通时,从不会畏惧自己精神上的匮乏。我滑板,跳舞,唱歌,画画。我的圈子中朋友很杂很多,但我懂得该疏远哪一些人,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永远站在大局上坚持自己的交友原则。班主任曾与我的母亲沟通我的社交问题,母亲回答道:“我从不担心她在这方面的判断能力。”在此,我也十分感谢能够拥有这样一位有独立思想的女性来支持我,引领我。
像之前很火的一段话“你以后会用函数买菜吗?应聘工作老板会考你文言文吗?结婚你另一半会在乎你每次月考成绩多少吗?”我确实无法用函数买菜,但数学成绩提高会决定我以后是卖菜还是买菜;老板不会考我文言文,但学好语文关系到我有没有资格应聘工作;我的另一半不会关心我的月考成绩,但我的成绩决定了我将来会找一位什么层次的另一半。
有人发表这样的故事“七年前我高考落榜,他考入名校。如今他妈妈正在跟我炫耀他去一家很好的公司当经历,而我在考虑要不要录用他。”这样的故事存在,可落榜后主人公所付出了多少努力却没有被写出。我身边认为学习无用,自甘颓废还做着发财梦的人不在少数,我认为学习的意义,是我没有与他们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