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把《追风筝的人》看完了,前后大概花了1个月的时间。
地铁、公交、图书馆、西综,穿梭在学校到驾校的路上,也沉浸在又一次被小王爽约的课堂里,几度夺眶而出的眼泪被活生生的逼了回去,看到结局让我长叹了一口气,又陷入无可名状的悲怆里。
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相对自由、供我衣食无忧的国家,这种幸福和安逸让我有一种全世界都和我一样的错觉。以为在任何地域、任何国度,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荣也好,辱也罢,个人的结果全看个人造化,不得怨天尤人。
而小说让我几度落泪的情节也正是在此,它冲击了我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原本和我们过着一样的生活,简单自在,甚至有如贵族阿米尔,也因为暴风式的内战和其它国家的袭击化作飘零在风中的树叶,有家不得归,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连交学费正常读书都成了一种奢望。而普通小孩,更是想都不敢想:“高高的绿色草丛里到处都是被炸死的小孩尸体。”我好喜欢哈桑,这个可爱的阿富汗小孩,他简单,真挚,善良,勇敢,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好多现代人缺少的。他是千千万万阿富汗小孩的缩影,一想到那么多可爱的小哈桑静静地趴在哪里,他们红扑扑的小脸蛋埋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却也再没办法用好奇的眼睛去探索世界的美丽,我心痛。
我一向对人事判断比较极端,所以阿米尔对哈桑的背叛,在我看来无论他做了什么,即便是冒着生命危险救了索拉博,他也无法弥补,无法获得灵魂的救赎。从头到尾,他都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在一切懦弱、伤害、逃避造成对哈桑,阿里的无法弥补的创伤后,几经犹豫才踏上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但只需想一下他行为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他过去的行为让他深受折磨,让他无数个夜晚彻夜难眠,让他身心俱疲。而知道自己和哈桑血浓于水的手足纽带关系不过是一个辅助因素。所以即便作者在后半场大伏笔描述阿米尔在生死关头的心理变化,与塔利班搏斗的情景,受伤后的疼痛,将索拉博带回美国的坚定,我还是不能感受到他的人性魅力,可能也在于作者前半部分种下的恶人种子太深,拔不出来,甚至在我的思想里发芽开花,让我一度怀疑阿米尔又会因为一点自身的利益因素弃索拉博不顾,就像当年对哈桑一样。
总体来看,很喜欢小说的前半部分,阿富汗的平和、与世无争,各处美丽的景色,热闹世俗的街道,让我恍惚想起童年的小城小镇。勇敢坚定的阿米尔父亲,单纯善良的阿里,和紧紧跟着阿米尔的小哈桑。后半部分不免落入了俗套,刻意设置了过多与前半部分相呼吁的情节,呼应是件好事,能激发读者内心的情感,但这样做未免过犹不及。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出现了太多次,阿米尔徜徉于回忆里时,这句话完全被用烂,法里德帮助阿米尔也用“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搞不懂。我还是觉得,这句话用在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的部分,以及结尾阿米尔为索拉博时就够了,无需刻意反复拨弄提醒读者,本身一句很有震撼力的话就是该精简的挑选,用在最恰当的部分,才最能表现文学效果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