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几个月前,就在一条长微博上知道了这部电影,当时看剧透觉得这是一部挺不错的电影,而且又是男神阿米尔汗主演,主题毫无疑问是性别平等。没想到正式上映后,我开始看到有人指责影片男主其实展现的还是父权和男权的一面,也有说三观不正的。因此今天去观影的时候,就开始特别留意与之相关的部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片中的父亲并不完美,但是就像女儿们的朋友所说,至少“他把你们当自己的孩子”。
首先,关于父权。我不会说什么“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是人之常情这种话,所以当父亲发现女儿们的摔跤天赋,就开始对她们进行相当严苛的训练时,我的内心OS就和背景音乐里唱的一样,觉得这样简直就是独裁啊,太糟了。
但是,如果是非常极端的男权和父权,他会听女儿和妻子的话吗?
当妻子向他提出意见时,他说:“给我一年的时间。”如果一年之后,女儿还是抗拒,他就永远放弃。而他的女儿们,在早早结婚的好友说至少她们不必14岁就被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为妻之后,也开始转变了态度。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之后的训练,就是出自她们自己的、想要改变命运的意愿了。
我还注意到另外两个地方,让我觉得这并非一部男权或父权影片。如果影片要突出的父亲或者父女之情的话,在大女儿和父亲的那场摔跤中,就不会让女儿赢——当然也是能让观众感觉唏嘘,他年轻时也曾是国家级摔跤冠军。
以及结尾处,父亲被人关起来之后,也许很多人以为会按老套路,让人在最后把父亲救出来,然后本来处在劣势的女儿看到父亲,振奋起来反败为胜。但是并没有,吉塔最后是靠自己,找到机会,一举扭转劣势,赢得印度在这个赛事上的第一个女子摔跤冠军。
(看了别的文章发现里面唱出孩子心声的背景音乐其实也是批判父亲。男权电影才不这么干,肯定是在歌颂美化父亲了)
再一个,我们可以谈谈背景。
众所周知印度的强奸率一直很高,家暴是司空见惯的事,女性的非正常死亡率(即使不算未出生即被流产的女婴)。在这种女性普遍不被当作人看的社会,吉塔她们通过学摔跤,拿冠军,成为专业运动员,甚至为国出战,无疑大大减少了这些非正常死亡的概率。
个人认为,在这,能活下来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有尊严的活着。所以,马哈维亚的初始动机,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我觉得是能理解的。何况,如果他的女儿们没有把两个同龄男孩打得鼻青脸肿,他也不会想到要让她们受训,他的初衷也许是这样: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替我为国争光拿下世界级摔跤比赛的金牌,而女儿们正好有这个天赋。
至于他的想法之后是否有改变,影片当中展示的不明显,他对自己女儿一定能拿冠军的信心,也不好分辨是出于对她们的爱,还是对遗传到自己天赋的肯定,亦或兼而有之。只是在即将要打最后一场比赛前一晚,妹妹问吉塔爸爸和她说了什么。她说父亲说的是并非所有的事都那么完美。
马哈维亚看过录像又看了比赛,自然知道这场会很难打,虽然也有类似道德绑架一般和自己女儿说她如果让人们记住(拿了金牌的话),就会成为榜样,会激励很多女孩子。也是这句话表达出了他不仅关心自己的女儿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争光,也关心着印度所有的那些除了早早嫁人别无选择的女孩们。
同时在我的理解里,“不是所有的事都那么完美”——潜台词也许是“如果赢了固然很好,就算输了我也能接受这个结果。”我愿意相信说这句话的马哈维亚只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