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讲:“曾参,我的学问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曾子答到:“是。”
孔子出去了,其他人问曾子:“是什么啊?”曾子答到:“老师的学问,忠恕两字足矣。”
曾参不愧是孔门早期的最得意的弟子,对孔子的学问的理解的准确且深入。忠恕二字概括儒家的学说真可谓言简而意骇。
“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
人与人虽然是不同个体,但在儒家看来人的情感是相似的,对于事物的喜恶无大差别。故孟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他人也不喜欢,所以不要给人带去那些不喜欢的东西,这便是“恕”;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希望做的事情自己做了之后再来让别人做,这便是“忠”。忠和恕表面虽是对人而言,而实质还是从己而发,很容易流于“自我主义”的弊端。
儒家假设的前提“人与人的情感是相似”衍生了一套“忠孝仁义”的道德理论来约束人的行为,这也正是从五四运动以来各路“批孔”知识分子所抨击的“弊病”。
但事实上人与人之间不仅身体是独立不依赖的,情感也会不尽相似,相互之间甚至独立存在。一切的文化教育和文明驯化过程都是试图在将人的情感相似化,人与人之间介由这种大家共同的情感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种约束。所以从儒家的忠恕的发展成为儒家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必然演变。
我们如今再提忠恕二字,不仅仅需要从情感的相似性上沿承,而且要考虑情感的独立性,尊重个体的自我存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拒绝被情感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