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史记》。不过最近有点不一样的感触。
出得这句话觉得这句话不免太势力,所有人的往来都只不过是利益交织而已,而不是仁爱道德等高尚的理论支撑,讽刺的意味非常明显。但是,忽然我发现,这句话的意思变了,不对,是我的理解变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爱和自私心,但是爱随着距离递减。我们在一个圈子,一个地方或许可以小爱,仁爱、德化育人等,但是放之四海不准。你看乡邻饿了,你可以接济几次,若是常年供着呢?若是一个国家有了充足的国力,想施以大德,国家会将钱分摊给所有人吗?不能。
现在国家的政策。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甚至很多人嗤之以鼻,觉得没有什么用。若是你有钱让你去帮助两个人,一个穷且笨,一个穷且聪明。你会给哪个?我觉得应该给聪明的人,让他先富起来,因为这样才能最快的让钱的用途发挥出来,看到效果。同理,国家只能出台政策,变相的将钱给那些聪明人,聪明人拿到钱快速的致富,社会快速繁荣。
若是分摊给每个人会发生什么?
1.让有利可图者趁机捞好处。发钱肯定是由上至下,经历的层数越多,施德影响越大,中间的猫腻也越大。
2.造成懒汉效应。一旦穷就给补助、就发钱,那么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拼搏奋斗,而是坐享其成。很多人力争下游,国家会更加积弱,市场失去活力。
3.更好的市场反馈。做事最怕做好事反做错事。发钱给穷人最后越来越穷,真实反馈弊大于利。
人们只能爱很少的几个人,爱心没办法扩展到小圈子以外的范围。仅靠爱心不够,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场协调。
人际互动法则: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只有市场才能够以一种更加合理,看不见的手去调节这个杠杆去协调各方利益。
利益分配的关键词:稀缺。越稀缺利益分配比例越高。难道先人早就看到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理解了经济和现实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