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世间的一切皆是幻相,所以我愿为一切得到与有可能得到的幸福,无所畏惧地面对所有的现实。
幸福,是无畏的心在流浪;无畏,是无求的心在狂舞。
我曾经求得很多,想要一个完美的家庭关系,一群完美的朋友,拥有全面的能力,顺风顺水的生活......一个完美主义者,会渴望让一切有一个解释,希望生活平静无波无澜,希望世界永远和平。一个理想主义者,会总觉得遇不到理想的境遇,觉得自己的世界观绝无仅有,觉得无论做什么都不在最好的时机。
我觉得我病了,因为太多所谓的“理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很疲惫,不仅体会不到理想实现的美好,也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得了这样的病,于是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理想不幸症”。
我知道其实社会与人心的一切都只是人类自己的想象,且为自己深陷其中而焦虑不已;我知道世上没有所谓真理,期望越多只会让失望越大,可我仍拼命向前冲怕理想终究不会等我;我知道现实总要一件一件去面对,可依旧害怕每件事可能发生的变数。
我想要治愈自己,于是我开始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幸福感,开始用它来衡量生活。惊喜地发现幸福感真的是世界上最美好其实也最容易得到的东西,甚至有时只要起心动念让自己感到幸福,就足够了,高度的幸福感,让我变得无畏无求,却也更加坚定的地去追求理想中的生活。
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其实可以有另外一个解释——得到了的让我幸福,没有得到的反过来让我增加对得到了的幸福感,这样的命有何不好?
然而人天生爱比较,于是错过了随时感受得失之幸福的机会。
有一个提升得失幸福感的小技巧,就是把你今天想要自己做到的事情或者要求的态度列出来,写下如果做到的的奖励和没做到的惩罚。
做到了,将奖励拖延到下一个做到的事情后再执行,没有做到,就将取消惩罚作为下一个做到事情的奖励。
同样地,每天故意让自己失去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同时得到一个能马上有幸福感的东西,二者平衡。
这样在你失去一个重要东西之后,抵消掉后者,在你得到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之后,仍感恩前者。
其实,看淡得失就是看到所有的悔恨,妒忌,麻木都是心灵幻相,只是我们对世界的反应罢了,一旦改变了得失对于自己的意义,就不会再受这些情绪的控制了。
其实,在三十岁之前就懂得很多道理是很可悲的。你会以为那些就是世界的真理,然后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失去了拼搏与试错的勇气,也错过了最好的学习立身之术的时间。
曾痴迷地看罗辑思维,每当深夜室友都睡着了,就塞上耳机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上至历史风云,下至互联网商业,有时还会因为一个奇绝的观点而一语点醒,思索好几天,似乎弄懂了那些道理,就能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了。
可是,后来我发现,除了世界观在持续改变,人却变得越来越浮躁了之外,然并卵。
我想要创业,确连基本的市场规律都不知道;我想做心理咨询师,确连一个证书都没去考;我想做一个知识的分享者,却无法保证自己的观点是有事实依据的......
十字开头的年龄,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专注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二十出头,你可以尝试其他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和朋友旅行,去社会上实践体验。
但不要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试图构筑自己的小世界以打败外头的大世界。世界远不是想一想就可以通透的,你一定要去做,去尝试。
只有能在一个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才不至于漂浮在想象的世界,放弃了让自己真正幸福的机会。
如果你有看研究过大神牛人的经历,你会发现他们都是逼着自己做到了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忍受了一般人忍受不了的痛苦。每个人都在一个或多个领域有天赋和资源,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够做到呢?
他们往往是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位置之后,死磕自己达到能够随时抓住机会的优秀标准,再去选择平台,事业,途径,最后再谈运气。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但我不是心理专业的本科生,我就找来本科生的教材,学完之后通过对自己的分析定位了应用心理学方向。
然后就开始了我的死磕之路,阅读大量心理咨询师的手记和著作,想象如果是我会怎么处理,会不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测的可能性,然后再去找资料印证我的想法。
我清醒地一直到以后我会走这条路,就会在生活中多关注这个领域的消息,也会分析自己和身边人的心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我会因为一个问题困惑好几天,会坐在那发几个小时的呆。
或许我还有很多空间需要进步,但我每时每刻都在追逐理想,至少没有将它束之高阁。没有一种牛逼不是自虐死磕来的,好走的路都走不出精彩。
和自己死磕,其实就是告诉自己,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希望会很大很大,一旦我放弃了,我就少了一项为自己骄傲的资本,也磨灭了一线获得理想中幸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