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听了两遍,触动感受的点很多。
匆匆忙忙中,我们需要经常想想当初为什么出发。
欲望、焦虑、各种负面情绪让我们丢失了心灵世界原本应有的美好境界~~~~
这本书会让我们静下来,重塑心灵世界的力量。
一、承认痛苦的普遍性。
痛苦之所有痛苦,并不是由于他本身,而是自己纠结在那个痛苦的情绪当中了。
人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增加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够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在愤懑、在生气,在觉得为什么要对我这样,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东西。当你的脑子里边不断的想着这事对你不公平,这事不应该发生,你会发现你大量的精力都耗费在了不接受痛苦这件事情上。
当我们知道了痛苦发生是必然的,那么当他发生的时候,它就只是发生了,你就该干什么干什么,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就好,怎么使得它往好的方向发展,就怎么样让他发展就好了,而不要纠结在那个情绪中。这样实际上是大幅减缓了我们的痛苦,你越直面它,痛苦就会变得越简单,而你整天希望它没有发生,它就会拼命纠缠你,会让你变得更加痛苦和纠结。
记住一句话:问题如果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寂天菩萨
二、克服恐惧和焦虑。为什么我们会长期恐惧和焦虑?
焦虑和恐惧的核心就是我们拒绝无常的发生。
什么叫无常?这个世界上的事是成、住、坏、灭。它是会不断变化的。比如这个物体现在在这里,过一段时间就会没有了,到最后可能彻底消失了,这叫坏灭掉。比如人必然会变老,身体也会越来越糟,最后一定会长皱纹,一定会走不动路了,这都是一定会发生的,但是你明知道它一定会发生,但是心中拒绝他,你就会焦虑,你就会觉得我很难受,我怎么才能让自己安全。
所以,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存着在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个误解就叫做——知患为实。意思就是我们把一个幻化的东西当成了一个实在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的,因此不具有固定性和恒常性,固有性就是无我,不具有恒常性就是无常。
所以,生活中造成痛苦的并不是无常,而是你对于无常的恐惧。
当你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无常的,每个人面临的世界都是一样的,熟悉无常能够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和开阔,所以克服恐惧的方法是了解无常。
三、放下执着就会安乐。那什么才是执着,怎么才算是放下?
说到底,安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有时候人们并不是不快乐,只是自己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的消失就是快乐。如果人们能够像观察自己的皱纹一样去熟悉自己心念活动的话,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
如果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们的刺激,那么快乐是可以延长和扩大的。
人往往会陷入拥有什么才快乐、那你的快乐就会非常少,你的安乐感就会被外在的刺激不断左右。当你能时刻保有对当下淡淡的喜悦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是轻安。
轻安是所有修行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痛苦源于我执和法执。什么是我执呢?我执就是对自己的执着,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很强大,自己不能够被侵犯。法执是对周遭事物的执着。当一个人不能放下我执与法执时,就会不断感受抗争后的徒劳感以及它带来的挫败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快乐。
所以,总结一句话,人要学会不断的向内求,而不是不断的外求。
四、自律是一种修行。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就是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故意夸大,加重你的感受。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不是伤害。就如佛法所讲的戒律,实际上戒律不是约束,而是为了保护你,戒律是为了使得你给这个世界造成的伤害尽量减少。
有的人居无定所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皈依的仪式不是修行的起点,真正的皈依是一生的修行。
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对你的生活放松一点,不要总想着掌控一切,这时候你的心态会变得更平和、更舒服,你才能够感受到一天一天当中的快乐。当一个人把生活抓的太紧了,他希望这个生活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的实现,让大家都安全,这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但是这种巨大的惯性会把他带动进去,让他永远都不可能体会到当下的喜乐。
我们普通人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让我们心头一紧,然后我们就必须立刻判断出他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天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顺境如此,逆境就更加可怜。
修行只是让你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在不确定性当中安住的感觉。这个也可以叫做自在。
五、什么叫自在?
自在就是能让自己在任何不确定环境下安住下来。趋利避害是众生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上这样做却是使用另一种痛苦来替代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真正的出离不是到庙里出家才叫出离,真正的出离是愿意当下改变,这叫出离。
佛教徒其实就是那些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的观察自己的身(身体)、语(语言)、意(意识),观察身语意的所有活动。第二个是柔和的对待自己,慈悲不仅仅是针对他人的,也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并且首先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当我们缺少对自己的慈悲时,很难真正的对他人慈悲。因为只有自己不放弃自己,你才不会放弃他人。只有学会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你才会学会体验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你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能力,这都是由己及人的。
人要学会先慈悲自己,再慈悲他人。
六、精进与勤奋
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的去做事。勤奋是为了结果不得不去做事,比如不勤奋你就会失业。而精进是我并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的去做事。比如求知,需要一辈子,我就一辈子欢欢喜喜的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叫精进。
七、最后的智慧——波若空性
它是比较接近内心的一种极度开放的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波若的感觉。
次第花开整本书告诉我们:修行对于每个人来讲是次第而行的,修行是次第而行的,是平凡而具体的,每天你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是修行,就跟我们吃饭睡觉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