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整个成长过程来看,陪伴和抚养学龄前儿童对家长来说,挑战最大,需要付出的精力最多,而那些常常让家长们崩溃的问题也比较集中,比如不爱起床、不爱吃饭、攻击他人、乱扔东西等等。
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太小,沟通困难,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于是很多事情听之任之,很多问题也直接代为解决。
但专家指出:0~6岁是培养孩子各种技能和习惯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大包大揽,错过了最佳时机,日后再去培养和纠正,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也未必好。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能在最佳时候完成对孩子的基本教养,美国实战派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总结自己40年的育儿经验,写成了一本书——《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
这本书以多种心理学策略作为理论基础,借由一套完整的问题解决流程、32种有效引导孩子的方法和百余种解决生活难题的技巧,为家长们提供了一套全面详实的教育指南。这本书因为它的实用性,在日本和美国大受欢迎。
书中明确指出:要想掌握好的教养法,与其把目光全部聚焦在如何改变孩子身上,不如先开始改变自己……
下面,我将书中内容划分为三部分,帮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主要流程和方法——
第一,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问题就是问题,改变角度也是问题啊?
其实这一步非常重要。当你发现一个问题,想要让孩子去改变时,请在行动前先自问以下几个思考点:
1、这个问题是指向具体行为吗?
很多家长描述孩子的问题时,会这样说:
我的孩子不听话;
我的孩子太磨蹭;
我的孩子太懒
……
请注意,“不听话”、“磨蹭”、“懒”都不是具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判断。但判断会让问题变得模糊。就拿不听话来说吧,它的具体表现有很多种,比如不按时睡觉、不想穿衣服……这表明一个判断可能暗含了诸多问题。
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那问题呢,也要一个一个地解决。所以描述问题时,请一定要说明具体的行为,而不要使用判断。
2,这个问题是谁的烦恼?
这个思考点很有意思,可能很多家长从来没想过。
比如一个孩子在墙上乱写乱画,这会影响家居环境,是个问题。可是,这是孩子的烦恼吗?孩子画得那么开心,他还不懂得去考虑其它更多的事情,所以这不是他的烦恼,而是家长的烦恼。
如果此时,家长强行不让孩子写画,就会给孩子带来烦恼,如果孩子再一哭闹,又反过来给家长增添了新的烦恼。
而如果你为孩子专门准备一个让他可以随意画画的本子,或者干脆把一面墙留出来就让他去乱画,这样就保护了孩子绘画的乐趣,也解决了你的烦恼。
由此可见:不同人的烦恼,解决方案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你所意识到的那个问题,究竟是谁的烦恼。
3,问题是否真实存在?
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是通过比较才显现出来的,其实根本不存在。
比如别人的孩子6个月就能扶着东西走路了,而你的孩子都8个月了还不会这个技能。此时,你就焦虑了,觉得这是个问题。
但通常孩子在掌握一项技能时并不是在一个节点上齐刷刷地都能够掌握。就拿“能扶着东西走路”这个技能来说吧,只要是在一岁多一点之前能够掌握,早点晚点都是正常的,根本不用担心。
此时家长这种多余的担心是因为自己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没有一个总体认识。不过,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书中提供的这张图表请收好(见下)。
像这种表格其实是育儿父母应该具备的基本工具,它可以帮我们减少犯错的几率。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反面的例子:
几年前,我一个同事的儿子已经两岁多了,却一直没说过话。同事虽然也有点担心,但一直没采取过任何行动。直到后来在越来越多宝妈的提议下,她才带着孩子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孩子是因为听力有问题,影响了开口说话的能力,而且由于确诊得晚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
这是现实生活里的一个真实悲剧,由此我想提请各位家长:重视这张儿童技能发育示意图,让它辅助您做好孩子育儿期的监督工作。
相信完成以上三个自问思考点之后,你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原来你一直担心的问题可能根本不是问题,而是自己育儿知识不够而已(你只需要降低不切实际的期望值来减少焦虑就行了);
原来你一直纠结孩子的个性缺陷,可能只是诸多问题的集中表现而已(你只需要针对单个问题,逐个击破就好);
原来你一直喝斥孩子不听话,那只是你个人的烦恼而已(孩子乐在其中,你只要改变环境或者方式就可以)。
当你明确了问题所在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步了——
第二,改变思考方式,探索更多解决方案
通过完成第一步界定问题之后,我们发现: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改变的方面其实存在两个,一个是改变自己,一个是改变孩子。
如何改变自己在第一点中我们已经说过了,接下来我们聊聊关于改变孩子的具体方法。
家长们公认的崩溃时刻就是:当你要赶时间,“万事俱备”只欠出门时,一扭脸却发现孩子已经把一切搞得一团糟!不少父母都表示,每天早上的“出门大战”天天上演,剧情雷同,孩子哭,大人吼,最后两败俱伤,可状况却丝毫没有改变!
为什么?“因为孩子不配合呀!”家长们苦笑着说。
既然孩子不配合,为什么你还一如既往呢?还记得本书作者的观点吗——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也就是说,想改变孩子还是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而这里的改变自己是指改变思考方式,通过打开脑洞,想出更多备选的解决方案来寻找适合孩子的方法。
其实说到具体的方法,因为家长和孩子的不同,自然答案也有千百种。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众多的方法归结为以下几种:
1、改变状况:
具体说来,包括调整环境,改变日程安排等等。
比如:不想让孩子碰到电器,就直接把它们安置在孩子够不到的高处;想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就把收纳玩具的篮子放在孩子方便拿放的地面上。(这是调整环境)
再比如:孩子一到晚饭时就哭闹着要睡觉了,那就把他的午睡时间向后退一个小时。(这是改变日程安排)
2、鼓励良好行为:
具体说来,包括关注互动、表扬和奖励等。
人天生喜欢被认可,当家长想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时,要多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强化。
比如:在孩子自己穿上了衣服之后对他微笑,就是通过表情来表达你对他的关注;用话语表扬是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对他进行鼓励:“你竟然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真是太棒了!”
所谓习惯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需要长期重复才会养成。但孩子的注意力很分散,情绪也不稳定。也许昨天自己穿衣服,他只是一时兴起,到了今天他就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这样做了。
此时,家长可以尝试奖励法。比如:“只要你能够自己穿上衣服,我会奖励你一张小卡片”。
在运用奖励法时,家长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所奖励的方式一定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否则没有吸引力;第二奖励方式要常常变化,否则孩子容易失去兴趣。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
鼓励虽然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但孩子往往会过分依赖大人的认可,如果没有得到表扬,他们就没有动力去做。因此,在孩子已经渐渐养成好习惯的后期,要有意识地逐步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不是一下子终止关注。
比如:将次次都表扬变成每三次表扬两次、隔一次表扬一次,隔三次表扬一次,慢慢让它变成下意识的行为。
3、抑制不良行为
具体说来,包括转移注意力、忽略法、替代法等。
有时孩子不知道在哪儿学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说脏话。如果是偶尔为之,家长可以采取忽略法。因为大惊小怪地去制止,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强化了这种不良行为。
但有时候,孩子的不良行为来自内心,比如用木槌槌墙是因为他喜欢听那种声音,此时忽略法就不合适了。家长可以采取替代法,比如选择改变地点(让孩子去敲打小鼓),也可以给他一个带哨的充气玩具(作为替代工具)让他敲打……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家长们,作者很贴心地在附录里提供了针对孩子普遍存在的10大问题解决技巧的使用范例、以及150个常用的点子,供家长们参考和使用,同时他更鼓励家长在探索解决方法时尽量地发挥想象,列出更多的备选方案。因为选择余地越大,家长会越有信心,找出适合孩子方法的几率也更大。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最关键的是找到孩子更容易接受,更愿意配合的那一个。
第三,改变执行习惯,通过评估和复盘圆满解决问题
就像学习一样,养育孩子也需要总结。所以,无论采取怎样的方法,请在尝试一周左右的时候做个评估和复盘,适合的自不必说,无效的则需要变换方式,或者求助亲友与专家。
这一点好执行,却常被忽视。其实,总结的目的除了检验和改善当下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总结和回顾加深对孩子的了解,探索出真正适合自家亲子关系的方式。
所以,如果你在探索的路上被卡住了,千万别放弃,改变一下以往的行动习惯,通过反思来发现问题,做出调整吧。
好了,以上介绍了《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书中完整的育儿教养法的流程,把它细化了就是下图。如果你认真阅读了我前面的文字,那么再看这张图,就不会觉得太过繁琐。
可能有些家长看到这张图,会心有疑虑:不就是养个孩子吗,犯得着这么复杂吗?
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家长先期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问题的本质,找到适合的方法,并不断改进,就能尽早地摸索出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日后就轻松了。
实际上,很多中国父母总是习惯于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就冲出去帮助解决。深究起来,说孩子小只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怕麻烦。与其自己花时间教授,让孩子费劲完成,如果没做好反而更费事,倒不如自己直接帮他做了省心。
但是,这种看似直接、快速的方法却剥夺了孩子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变得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脆弱,害怕失败等等。等孩子成长了,家长再意识到问题时,则悔之晚矣。
总之,读过《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书后,家长们会真正明白,教育的原则和基本框架大同,但具体到不同个性,不同年龄的孩子,并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长期有效的。所以为人父母不一定要完美,却一定要富有爱心,懂得关注、尊重孩子;持之以恒,始终保有耐心;不怕失败,愿意与孩子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