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世界思想史)》读书笔记
作者:[英]彼得·沃森
译者:张凤,杨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从芭蕾舞剧《小夜曲》的诞生,来看美国是怎样在20世纪30年代后全面超越成为世界第一的。
一、柯尔斯坦
林肯·柯尔斯坦 (Lincoln Edward Kirstein, 1907年5月4日-1996年1月5日)是一位居住在美国纽约的作家、艺术收藏家和慈善家。也是纽约市芭蕾舞团创建人之一。
二、芭蕾舞迷
柯尔斯坦身材高大,非常富有,也非常早熟。他出生在纽约罗切斯特的一个犹太家庭,从10岁起就开始收藏艺术品,12岁时第一次观赏芭蕾舞剧(由帕夫洛娃主演)。
给柯尔斯坦的生活带来改变的是芭蕾。他从9岁开始就深深迷上了这种舞蹈形式,当时他父母不让他去波士顿观看佳吉列夫的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天方夜谭》。
后来,22岁的他前往威尼斯参观时,巧遇了一场东正教教堂举办的葬礼。一艘船体涂满黑色和金色、富有异国情调的驳船停靠在教堂的台阶下,等候将死者的遗体送往“圣伊拉兹马斯”,即潟湖中央的死亡之岛。在教堂里面,柯尔斯坦的目光越过哀悼的人群看到了棺材,“覆盖着一朵朵鲜花,停放在一个巨大铮亮的青铜圣障之下”。在哀悼仪式结束后,人们走出教堂来到阳光下,其中一些面孔柯尔斯坦觉得似曾相识,但不能肯定。三天后,他偶然间读到了一份《泰晤士报》,并从中发现他之前溜进的教堂是希腊圣乔治堂,而这场葬礼正是谢尔盖·佳吉列夫的葬礼。
三、抱负
1930年,柯尔斯坦从哈佛大学毕业,接受了父亲给予的一大笔钱,他对芭蕾的热情变成了明确的抱负。
他认为,美国的芭蕾不应当仅仅依赖“巡回演出的俄国人”,或者巡回演出的任何团体。自己的天职是把芭蕾带到美国,使之成为一种本土艺术形式。
30年代初,音乐剧刚刚被搬上银幕,它向全美国证明了美国人民是会跳舞的,但需要假以一定的舞蹈形式。对于柯尔斯坦来说,芭蕾是舞蹈的最高形式,而他本能地感觉到,只要抓住机会,美国将在这个领域大放异彩。
他通过研读芭蕾历史。明白知道自法国皇帝特许成立第一家芭蕾舞团以来的三百年中,芭蕾只被成功地移植到少数几个国家。
他认为美国需要在现代舞领域得到提振,而只有一个人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四、乔治·巴兰钦
柯尔斯坦先到了巴黎,就像一个追星族。因为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就住在巴黎,巴兰钦是在世的最好的芭蕾舞编舞家。
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对巴兰钦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但问题是巴兰钦的健康状况不佳。可能活不过三年。
再有就是他喜怒无常的个性以及他在某些领域出了名的缺乏品位,比如穿着(他常戴着一枚蝶形领结)。
柯尔斯坦没有望而却步。所有真正的大师都很难相处,他自己就在两个人身上深有体会,至于巴兰钦的健康状况……好吧,他在日记中透露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在三年内完成”。
尽管经历了这些踌躇,他没能在巴黎见到巴兰钦,因此被迫跟随巴兰钦去了伦敦,即他舞蹈团的下一个演出地点。当他们终于在柯尔斯坦下榻的酒店见面时,柯尔斯坦用法语讲述了他来到欧洲的原因。
两人的这次见面颇为不协调。柯尔斯坦身材高大,富有且态度诚恳,而巴兰钦则身份低微,身无分文且天生对一本正经的人和事抱有怀疑(他常说:“芭蕾就像咖啡,闻起来的味道要好过实际品尝。”)。
柯尔斯坦精心准备了他的说辞,口齿伶俐且充满激情地赞美巴兰钦的编舞,歌颂美国精神,并承诺巴兰钦能够在并不遥远的将来拥有芭蕾舞团和剧院。
巴兰钦也适时地回应说他将很高兴能够前往造就了金吉·罗杰斯的国度。柯尔斯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就是这位编舞大师表示同意的方式。
五、美国芭蕾舞
巴兰钦于同年10月抵达曼哈顿。
对这样一次大胆的冒险来说,当时的前景颇为黯淡。大萧条正处在最深的低谷之中,人们也希望艺术能够顺应形势,或者至少不要因为票价过高或毫无意义而增加人们的烦恼。
柯尔斯坦一直希望将芭蕾舞团设在康涅狄格州安静的偏僻角落,巴兰钦可以在那里训练舞者。但巴兰钦完全不接受这样的想法。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城里人,对于圣彼得堡、巴黎和伦敦等大城市都如鱼得水。他从没听说过柯尔斯坦计划中的小镇,并表示他宁可重返欧洲,也强过“在这个叫哈特福德的地方失去自我”。
所以柯尔斯坦只得在纽约麦迪逊大街和第59街交会处的一栋老房子里找了一间教室。1934年1月1日,美国芭蕾舞学校正式开业。首批招录了25名学生,其中只有3名女生。教学方式让这些美国青年大吃一惊。一般情况下,舞蹈老师绝不会动手打学生,但巴兰钦永远对学生“打着、推着、拉着、敲着、戳着”。通过这种方式,他让学生做出了他们从未想过能够完成的动作。
六、芭蕾舞剧《小夜曲》的诞生
巴兰钦在新大陆的首部芭蕾舞剧《小夜曲》于1934年6月10日首演,立刻成为经典之作。
作为一名天生的表演者,他意识到要让自己的第一部芭蕾舞剧一炮打响,这部戏必须是关于美国和舞蹈本身的。他需要向美国观众展示的是,尽管有着不断传承的经典,但芭蕾是一门不断变化的重要当代艺术,不是亘古不变的,也不仅仅只有《吉赛尔》和《胡桃夹子》这样的剧目。
所以巴兰钦进行了即兴创作。“排练的第一天晚上,一共有17名年轻的女性舞者到场,于是他按照17人的规模编排了开场。有一次,一名舞者摔倒哭泣,后来这成了剧中的一幕。另一天晚上有几名舞者迟到了,所以那也成了该剧的一部分。”
《小夜曲》中蕴含的故事是关于缺乏经验的年轻舞者如何实现对技艺的掌握,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她们在此过程中是如何完善自己并赢得尊重的。他所展示的是艺术的高贵力量,以及为什么因此有必要首先建立一个芭蕾舞团。
对于芭蕾舞评论家爱德华·邓比来说,《小夜曲》的关键是所有年轻舞者之间齐心协力的“甜蜜”。邓比认为,美国人与身上流淌着芭蕾舞血液的俄国人不同。美国文化更加偏重个人主义和理性,缺少一些感性,也更加缺乏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感情可以借由芭蕾舞团的成员来创造。邓比认为,这正是巴兰钦有争议的做法的基础(这也是他始终坚持的做法),即在现代舞蹈中,舞蹈团队比任何个人舞者都更加重要,不应该存在舞蹈明星这种说法。
七、小夜曲的剧情简介
摘自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25867952/#versions
《小夜曲》是一出四乐章的交响芭蕾,属于美国现代芭蕾的中期代表作,1934年6月10日由美国芭蕾舞学校的学生首演于纽约州怀特普莱恩斯的FM沃尔伯格庄园,音乐P.I.柴科夫斯基,编导G.巴兰钦;同年12月8日在康涅迪格州哈特福德市的阿弗里纪念剧院首次公演,并加上了G.隆尚设计的布景和J.卢尔卡特设计的服装;1935年3月1日由美国芭蕾舞团首演于纽约的阿德菲剧院;1936年以后的演出抛弃了布景,而1964年演出时则请B.卡林斯卡重新设计了服装。
作为一部无情节的交响芭蕾,作品的标题取自柴科夫斯基的《C大调管弦乐小夜曲》,并按照《小奏鸣曲》、《圆舞曲》、《俄罗斯主题》和《悲歌》这四个乐章的顺序编导和演出,尽管结尾的那个乐章带上了某种浪漫而感伤的情调,尤其是那位两次被少年抛弃的少女最终倒地死去,然后又被三位少年高举过头,挺起腰杆,张开双臂,迎着朝阳前进的处理,令人禁不住联想到《吉赛尔》或《天鹅湖》及其生与死的永恒主题。按照编导家自己的话来说,《小夜曲》其实没有玩儿命地去讲什么故事,如果你非要说它在讲故事,那也只是音乐和舞蹈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已;它简简单单,不过是一群舞者在皎洁的月光下,随着一首美妙的小夜曲翩跹起舞而已。对于观众来说,它在视觉上,是28位舞者身着淡蓝色的纱裙在蓝色的背景下翩跹作舞;它在听觉上,是作曲家的第三和第四个乐章颠倒了顺序;它在动觉上,则先后出现了一位女舞者姗姗来迟,然后步履匆匆地走到自己那个非常显要的位置上手舞足蹈,而另一位女舞者则一不留神,跌倒在地上这两个意外的刺激,原来是巴兰钦以现代艺术家随遇而安的惯有心态,将排练中出现的真实事件如实地搬进了作品之中,但却在不经意中为这个并非戏剧性的芭蕾平添了几分戏剧性和可看性。此外,十七、九、六位等不同数量女舞者的表演规模,以及男舞者的不期而至等等处理,也一直在国际舞坛上传为佳话,因为这一切也都不是巴兰钦的刻意追求,而是根据每天到场排练的舞者人数和性别来自然确定的。
1987年,中央芭蕾舞团在卡林·冯·阿罗丁根的排练下演出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