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指在管理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再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
“可以被形容为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而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智库百科这样说。
可见,语文教师教学的领导力,是语文教师在管理范围内采取一系列的行为组合,让语文学习融入学生的意识,从而乐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能力。
如何让学习融入学生的意识,用知识养成学习的本领,即形成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教学有三个要素:教师,学习内容,学生。王教授说,学习内容是横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堵墙,提升语文教师的领导力就是拆墙,不让学习内容成为学习的障碍。
提升语文教师教学领导力要做好以下一些内容。
一、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即语文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给语文定性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应该以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
要做到三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二、语文的知识结构有什么?有结构吗?有层次吗?有相关内容吗?
1、语文知识结构、层次
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结构:(1)识字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
课本结构:小学语文课本12册,中学语文课本6册。编排结构“层次递进,螺旋上升”
每册书的结构:有多少个单元?每个单元主题。
单元结构: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有几篇讲读课文,几篇阅读课文,有哪些语文知识。
每篇文章的结构:铺垫伏笔渲染,起承转合等。
2、语文知识相关的内容
即三结合,“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语文学习一与学过的内容相结合。”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就是把学习语文放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学语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进行建构;与学生学学过的内容相结合,就是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在课文中就是群文阅读。
语文教学内容有什么用?即知识的价值是干什么?
王教授说是启思、激趣、强意、导行。古语有云,“读书为了明理。”我想明理就有启思,强意、导行的作用吧。
我们可能过度关注了学生的分数,答题的技巧,而忽视了知识的价值!我们知道记叙的六要素,却不知道六要素能帮我们理清作者思路,能让我们把事件表述明白。
四、教学内容的获得及语文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小学初中学生接受知识有三个层面,记忆、理解、应用;高中也是三个层面,分析、综合、创造。那么我们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化长为短法,谐音法,规律组合法,贯口记忆法等;理解的方法。诵读理解法,前后联系理解法,结合背景理解法,理清思路理解法等;应用的方法。模仿应用法,创造应用法等。
王教授说,给概念插上直观的翅膀,给原理找到生活的类比。
五、优化流程。
优化语文教学一日流程。
1、上课实行“几个比”,比读书,比写字 比说话,比倾听,比当堂完成作业。不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学习。
2、课后实行“日结日会”,当日学习,要人人有学会的结果,当日学习,个个需要不留问题回家。
3、口号:我们的课堂我做主,我们的学习我负责。
优化一节课的流程。
1导入的时间。对应《论语》中原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自主学习时间。对应《论语》中原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互动学习时间。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技术互动。对应《论语》中原理“不耻下问,学思结合。”
4练习时间。对应《论语》中原理“学而时习之。”
语文教师对教学的管理,要有目标,有要求,有落实,必有考核。布置的工作不检查,等于没有布置。明确要求各个环节不进行奖励,等于零。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就是管理的落实。
王教授说“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管理就是管出结果来,对结果进行管理。”权威就是成就,就是语文教师的领导力。
语文知识是横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堵墙,提升语文教师的领导力就是拆墙,不让学习内容成为学习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