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即“所谓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美”。
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底蕴形成的中国式审美,体现在建筑、哲学、雕塑、器皿、诗书、戏曲、书法、绘画等方面。由这些传统文化滋养所产生的美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式审美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意象造型的独特造型方法。
在传统文人士大夫眼中,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故宫建筑群,古朴雄浑、音域宽广的曾侯乙编钟,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莫高窟石塑,抑或插科打诨、雅俗共赏的戏曲杂剧,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高超画技,淡泊雅致、宁静致远的士人品格,皆是“美”的具体物化。如此种种,随物赋形、活色生香的中国式审美怎能不令世人惊叹?
中华艺术中的天人合一是如何营造的?生生不息、朝气蓬勃的“大象之美”有着哪些具体表现形式?谦谦君子、比德于玉的典故出自何处?有宋一代,文人士大夫不断变幻的山水画风抒发了怎样的家国情怀?平民文化中的吉祥意识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流变、包含着哪些丰富的内涵?
以上种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审美记忆,皆藏于《中国人眼中的美》一书,从艺术精神中的思、气、神、意四个方面切入,通过天人合一、礼乐传统、大象之美等十讲,鲜活生动地唤醒了蕴藏在每一个传统中国人骨子里那割舍不掉的对于“美”的极致追求……
封建时代,“天人合一”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终极追求的境界,呈现了古人独特的文化观和宇宙观。同时,它也宣扬人的生命精神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和谐统一。
最早关于“天人合一”的出处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道家经典《庄子》,该书涵盖了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上,都提出了鲜明、深刻、发人深省的超越当前时代的哲学观点,后经汉代思想家董仲舒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完善的哲学思想体系。
今天的故宫建筑群按字面意思来讲,意为以前的宫殿,它的旧称正是“紫禁城”。当然这并不是说它的整体色调是紫色的,或者紫气东来的意思,实则紫禁城这个名字的来历恰恰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关。
古代中国天文著作《观象玩占》有云:“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由此可见,通过古代占卜学的诠释,具有帝王之相的人,其命宫主星正是紫微(北极星)。
出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整座皇城正是围绕“紫微正中”的格局而修建,紫禁城就建在北京城的心脏地带,可谓城中城,这种建筑模式无疑将古代帝王的威严与权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礼记·玉藻》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子贡曾请教孔子为什么人们重玉而轻石,孔子答曰:“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这便是君子比德如玉的典故。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玉有“五德”,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仁、义、智、勇、洁。
众所周知,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就在于礼乐的彻底崩坏。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毕生致力于恢复商周的礼乐制度,今人关于用玉、佩玉、玉德这一套完整的礼玉体系皆出自儒家。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玉石一直被赋予身份地位的象征。上至王公贵族士大夫,下至籍籍无名的读书人,皆会选择与其身份相符的玉佩来标榜自己高洁的个人品行。
始于周代的君子佩玉之风,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降至冰点,这是中华玉文化的一个断层。隋唐时深受上层社会追捧的组玉佩再次兴起也是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目前已发掘的隋唐高等级墓葬中时常可见组玉佩的身影。
当今社会,许多人依然沿袭着古人佩玉的习惯,会选择一块质地温润、寓意美好的玉佩相伴。当然,今时今日的玉佩早已脱离了身份等级的范畴,只是寄托了佩玉者一种朴素的美好祈愿和对于古老玉文化的深深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