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课上,老师问对浦島太郎(うらしまたろう)的故事有什么看法,我促狭地回了句「亀を助けない方がいい(还是不要救海龟比较好)。」
这个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渔夫浦岛太郎在海边救了一只被孩子欺负的海龟,海龟为了报答浦岛太郎的恩情,招待他去天堂般的龙宫城游玩,返回的时候他被赠予一个盒子,并被叮嘱不要打开,可他回去后却发现世上已过数百年,怅然若失之下打开盒子,自己就被变成了老头。(维基百科)①
玩笑归玩笑,为了强化观点的合理性,课堂上我追述了两点:1、海龟在明知凡人去了龙宫城再返回会发生什么,可它却做了邀请。2、海龟没有选其他不会产生如此后果的报恩方式。
首先是第一点,明知去了龙宫城,重返现世将面临物是人非之境,所以,邀请凡人去龙宫城无异于在害对方,可海龟却仍以报恩为由拉浦岛太郎去享受。
其次是方法,亦是第二点所说的,按故事内的描述,龙宫城比之天堂不为过,其富丽奢华言辞难以描摹,但凡给浦岛太郎送上一些便能大富大贵,也可以算是报恩的一种,为什么非要请他去玩呢?
最后,当浦岛太郎想要回家时,没有明言其将遇到的境况,反而给个“不可以打开的盒子”。试问,在面对物是人非、无人可依的境况时,不打开盒子找点念想的几率是多少?
从故事整体来看,海龟走的只是形式上的报恩,图的是自己心意得遂,颇有上位者不识民间苦的意味。而浦岛太郎这恩人,二十多岁的年纪,去玩一趟回来就被骤然的沧海桑田弄得惘然莫名不说,打开盒子还雪上加霜地成了糟老头一个,怎么看都惨得一B“得不偿失”。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海龟恩将仇报,还是不要救它比较好”。
原本只是课堂发言,随便聊聊。可之后越想越不对劲,既然是故事,应当有所寓意,可这个故事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说是在否定助人为乐吧,人家还是带着浦岛太郎去龙宫享受了人间没有的奢华生活,可从最终结局来看,又像是被恶魔摆了一道。要说是在提醒人不要耽于逸乐吧,浦岛太郎又没乐不思蜀。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便乘兴考究了一番,故事是按日本浦島子的传说改编的,版本多达50种以上。WTF?会写字就敢上手是不?好在已有前人归类,大致都是如今普及版本所讲的故事流程。经比对,日本室町时代『御伽草子(おとぎぞうし)』②收录的版本较为详尽,结局亦有所出入。
海龟是被浦岛太郎在海边钓鱼时钓起来的,因感龟之长寿不忍伤害,便将其放生。第二天刚要出海,就见一个女子坐着小船到来,称遭遇海难漂流到此,现在孤身一人,希望能返回故乡。见其可怜,浦岛太郎就帮她撑船,耗了十天左右才把女子送到故乡。
后面的暂且不提,光看到这里,敏感的人应该和我一样,嗅到一丝熟悉的聊斋味儿了。
接着看故事,到了女子故乡,女子的家是银墙金顶、高门大户,比天堂还豪华、气派。女子乘便以感恩为由以身相许,两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完)
才怪!
两人结为连理不久,女子更进一步,将浦岛太郎引进了可以同时玩赏四季的龙宫城府邸,两人幸福美满地生活了三年。
浦岛太郎思乡心切,便提出回乡探亲。女子并未挽留,却哭泣着说了很值得玩味的话,这话是现在的故事版本里没有的,却非常有深意。她说:“「今別れなば、又いつの世にか逢ひ参らせ候はんや。二世の縁と申せば、たとひ此世にてこそ夢幻の契にてさぶらふとも、必ず来世にては、一つ蓮の縁と生れさせおはしませ。」(这次离别后,不知哪一世才能再相遇了吧?若夫妻是两世姻缘③的话,即使今生的姻缘如梦幻泡影,也希望来世一定能再续前缘。)”(日语水平有限,已经竭尽全力贴近翻译了)
之后便坦诚自己是龙宫城的海龟,做此种种,皆因感恩浦岛太郎。然后,给了他一个“千万不要打开”的漂亮盒子。
说句题外话,浦岛太郎乐而不忘本是值得肯定的,想要归乡探亲也是情理之中,可在得知诸如此般匪夷所思的情况后仍不管不顾想要回去,就太不够敏感。三年都待了,不差这么点时间把情况摸清楚再动身吧?
回来看故事,浦岛太郎回乡后,才得知世上已过七百年。怅然失意下,他打开了盒子,三缕紫云腾起,他变成了一只鹤,往蓬莱山飞去。原来盒子里是女子帮他储存好的寿命,所以他才能三年当七百年地生活着,打开之后,便发生了这种科学难以解释的事。
之后,浦岛太郎在丹後国(たんごのくに)化现救度众生,海龟也一同化现,夫妻都被尊为神明。
故事的末尾,强调了故事的主旨为报恩,并申明鹤和龟都是吉祥长生之物的寓意。
虽然结局差强人意,但总算是比如今的版本有了些许温情。毕竟夫妻二人最终还是联袂现身了,比起那孤零零一老翁的结局有人味儿得多,勉强算是可喜可贺吧。
按理说,到此应该“结案”了,可我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源于他们分别时女子的话与结局不相匹配。
矛:两地相隔不过十来天的海路,女子却判定为今生无法再见。且不谈女子是神是妖,是否能掐会算,通过她的话,能看出她已知道浦岛太郎这一去会是什么情况。可她并未阻拦,或是明言,这就有违常理,那她不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女子对佛家的因缘之说颇有理解,世间一切皆是因缘聚合的产物,包括她与浦岛太郎的姻缘。可是因缘决定的不单单是事件,也决定了事件持续的长短。她因为看出了此世因缘已尽,挽留亦将是徒然,所以才哭得肝肠寸断,说了那番话。(注意:因缘和姻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
盾:浦岛太郎变成鹤,飞往蓬莱山,那应该是羽化为仙,换言之是祖坟都要冒青烟的好事,成仙了还不如凡人逍遥自在?再续前缘会更比之前简单得多,而且文末也提到夫妻二人已然再聚。这结局不但毫无分别之苦,反有成人之美的意思。
由此得出疑问:女子既然已知浦岛太郎回去会打开盒子,进而羽化成仙,并且之后也不是不能在一起,为何还因离别而哭,并且说是来世再相会?而结尾提及他和女子并非无法碰面,岂不是与女子的话自相矛盾?
按矛的线来推论,结局完全不合逻辑。按盾的点来回溯,与前面的内容毫无关联。
据我推测,此故事有如此多的版本,可以肯定在流传的过程中有改写和变动,而这个版本的结尾过于人为化,想必也是如此。也许浦岛太郎夫妻分别以后的部分遗失了,又或是什么原因未能再续,使得后来续写的人无法得知盒子里的玄机,便写成了羽化为鹤,出于美好的寓意匆匆在结尾简单地带了一句夫妻俩救度众生被尊为神明。
而后来的后来人也许是察觉到了此矛盾,又不知怎么接更符合原意,便改成了如今的变成一老翁。甚至1896年日本童话作家巌谷小波(いわや さざなみ)发表于『日本昔噺』的版本,侧重于打开盒子是对没遵守约定的惩罚。
现在看来,化身为鹤的结局没能顺应前文的用意,是在用自己的理解强续故事结局。而变成老翁的结局虽然避开了矛盾,却未能探及故事的原意。所以两个结局都显得很别扭,使得看故事的人始终无法探寻到其中的道理。而真正的结局如何,已然不可得知。古籍版本中亦未提及,故而故事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便也难再考究。
引用及出典:
①日文维基百科『浦島太郎』【中日文版的差别不大(废话)】
②『御伽草子』中的『浦島太郎』原文 - http://www2s.biglobe.ne.jp/~Taiju/urashima.htm
③日本两世姻缘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