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合格父母需要具备五个要素:一是现代的教育观念;二是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健康的心理;四是良好的生活方式;五是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五个要素构成了现代父母的教育素质。我把它叫作五元素质。
从一定意义上看,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比如,德国人严谨的习惯就是教育的结果。 德国人的严谨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比如,孩子说:“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爸爸不会说“NO”或“YES”,他会说:“你的计划呢?你准备去什么地方,怎么去,跟谁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有想过。”父亲就会说:“你没仔细计划的事就不要说。”由此可见,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做事有计划。这样的习惯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 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和墨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思想流派,但是有很多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墨子最有名的关于习惯的思想就是“染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这就与染丝一样。明代的思想家王廷相这样说:“凡人之性成于习。”由此,我们要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大步骤。 步骤一:提高认识。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主动养成好习惯。 步骤二:明确规范。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学生以及父母和老师都参与。要共同协商制定培养目标,三个月或半年培养一个习惯,不宜贪多贪快。 步骤三:榜样教育。一般来说,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而少年儿童最崇敬榜样,用各种方式进行榜样教育是有效的。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10分钟的,这就是好习惯。 步骤四:持久训练。行为习惯一定要长期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大家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形成一定要训练21天到90天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步骤五:及时评估。习惯培养过程需要用各种方式评估、表扬、引导,孩子一定要及时地表扬。 步骤六:形成环境。要形成良好的集体和风气,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在班里或家里都会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会批评帮助,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六大步骤,把每个步骤都做细化,良好习惯就养成了。
在我看来,成年人读书如同品茶,而童年时代的读书犹如吃奶一般重要,因为它会长成人的血肉和骨骼。我甚至认为,一个孩子如果养成读书习惯,等于在心里头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一辈子不会寂寞;养不成读书习惯的人,一辈子都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