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读书日,总得说点儿什么。
关于各种读书的励志故事,关于书的各种典故,名言警句,以及各路写手的关于读书的鸡汤文,今天一打开各种公众号、专栏,早已扑天盖地而来。一时间,仿佛这世界人人热爱读书,书是人类的宠儿。真热爱也好,应景的热度也罢,总之,在读书日里说些与书有关的话题,也算凑个热闹吧。
正值周末,一整天都是阴雨绵绵的,正是窝在家里读书的好时候。阴雨天只适合做两件事:一是睡觉,一是读书、看剧。
上午睡到自然醒,中午吃了午饭又小睡片刻,下午,自然是一杯咖啡,一本书,享受悠闲。
窗外淫雨霏霏,行人稀少。这样的下午,适合读什么书?阴沉的天,细密的雨,这样的天气不宜苦读,费尽脑仁的大部头或者思辩文章就算了。来点儿轻松惬意的,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刚刚好,从书名到內容,都切合。
最近才认识舒国治这么个简淡、散漫的台湾文人。这么一个人好像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的行事,如闲云野鹤,他的文字,透着清简的古风。
前些日子一日下午在书城闲逛,本想找陈丹燕的旅行文字,瞥见这本,先是被书名吸引,又瞄了几段梁文道写的序,就入手了。想来奇怪,我买书常就是看了某位自己喜欢的作者写的序文对胃口就买了。
就像书名写的,这是一本关于旅行关于晃荡的书。
现在关于旅行的书太多了,多到泛滥成灾,好像是个人去趟西藏、尼泊尔、印度之类的,就能出本书,什么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都来了,或者是极琐碎的旅行路线,吃食玩乐介绍。舒国治在美国浪迹七年,打工、游历,带着一点儿嬉皮精神,讲起来却是轻描淡写,寥寥数语。不同于一般的旅行文字,舒国治将自己的眼界、学识、锐利以及独到的眼光,转化为精简、淡泊带着古风的文字,
比如,他说纽约太抽象,洛杉矶干焦空荡,日本是气氛之国,英国是萧简的,这样的写城市的形容词我是第一次看到,足见舒国志的眼光独到。
写瑞典,冷冷幽景、寂寂魂灵。说斯德哥尔摩的水是无远弗届的水,是“去”的。说斯城是平铺直叙,自行车水平滑行看景之城,是无声无臭的,说瑞典人在咖啡馆聊天,是“冷聊”,“死聊”。这样的文字,光是让人耳目一新,再细品之下,其精准,如信手拈来般点中要处,令人叫绝。
对于旅行指南的书籍以及指南的写法,惊叹于作者阅读之广,那些生僻的旅行类书籍、作者,舒氏竟如数家珍。
关于晃荡,可能就是这晃荡二字吸引我的吧,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一本正经去写晃荡,真的不像是这个时代的。
作者竟然专为赖床写上一篇文章,让我这个从小喜欢赖床的更有了赖床的㡳气。“早年的赖床,亦可能凝熔为后日的深情。”哈哈,听听,赖床的好处,叫我如何不赖床?“要赖床赖得好,常在于赖任何事赖得㚥。亦即,要能待停深久。譬似过日子,过一天就要长长足足地过它一天,而不是过很多的分,过很多的秒。那种每一事只蜻蜓点水,这沾一下,那沾一下,急急顿顿,随时看表,到处赶场,每一段皆只一起便休,是最不能享受事情。”喜欢他说要长长足足过它一天,现在人们常常忙碌着到处赶场,似乎不这样便是浪费时间。
写理想的下午,“理想的下午,当消使在理想的地方,通常这地方是在城市。”“理想的下午,宜于泛看泛听,浅浅而尝,漫漫而走,不断更换场景,不断移动。”最特别的,是说“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阵雨。霎时雷电交加,雨点倾落,人竟然措手不及,不知所是。”读到此处,我望向窗外,正细雨斜织,织出一个䑃胧的世界,这算不算一个理想的下午?
在这个闲㪚的下午,遇到舒国治这个闲㪚的人,就像遇到一位老友,聊聊闲话,拉长雨天的下午。
“我对眼下的真实,从不想立即抓住。我总是愿意将之放置到旧一点。”
“不想每天时候到了便去摸取报纸的真正理,我多年后慢慢想来,或许是我硬是不乐意被这小小一事打坏了我那原本最空空荡荡的无边自由。”
“人要任性,任性,任性。如今,已太少人任性了。不任性的人,怎么能维持健康的精神状态?他随时都在妥协,随时在抑制自己,其不快和隐忍究竟能支撑多久?
自己要做得了主,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听着舒国治的这些话,句句击中心底,我们总是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让自己一步步妥协,退让。我们总是在说这般任性是无法生存的,生存的理由,活得更好的理由,为了下一代的理由。总之,周围的人们,以及我们自己,都一向认为,不妥协无生存。遇到舒国治这个老头,才知道,竟真有这般任性的人,过着这般随处安然的日子。